尾巴搖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7日 17:15 21世紀經濟報道 | |||||||||
人造天堂 前一陣,有位朋友和他的同事周末一起去塘沽海邊吃活蟹,正在大快朵頤、暢快淋漓時,賣蟹的老農突然冒出來一句:“花這么多錢來吃螃蟹,不如去麥當勞吃點好的。”大家這個狂暈啊。
如同藝術人士所謂生活在別處,塘沽的這位賣蟹大叔顯然有更多機會吃海鮮,就和白領民工們,天天加班叫麥當勞、肯德基外賣一樣,早已食不知味。但我很懷疑這位大叔是否常吃麥當勞,吃一兩次還覺得不錯,但多吃幾次,實在沒什么可說地。那么他的“好”印象是怎么來的呢?多半是廣告。 曾幾何時,去吃麥當勞,對于一家人,可以作為某種鄭重的慶祝儀式或家庭活動。當我們還年輕,過著幸福的校園時光,男生請女生吃麥當勞,有意無意間已經代表著某種純真的企圖。據說某西方評論人士將麥當勞的大M標志比做基督教的十字架,向第三世界傳播西方的生活方式。 而如果“專門”去吃飯,有很多更好、更特別的選擇,中國的八大菜系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五大洲的特色佳肴也大舉進軍中原,全國人民吃得不亦樂乎。問題就在于,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西式快餐已經從某種接近奢侈品降到了大眾消費品。但在快餐巨頭的廣告中,卻看不出這種變化。 在肯德基的一則中秋廣告中,一家三代其樂融融,分享葡式蛋撻。首先,在這樣的節日,這種中西結合的食品有點不倫不類。也許是澳門的分公司開發的新品。最可樂的是居然在廣告的一角標有價錢,好像是26塊8。我總“覺得”這個場景是女婿拜見岳父岳母。換作我這樣的俗人做老泰山,一定把這個沒眼色的姑爺踢出門去,養了這么漂亮的女兒都給你了,你就帶26塊8來看我。這種本土化的努力精神可嘉,但不太靠譜。 上述的問題都反映了長久以來困擾公司營銷團隊的一個問題,他們的創意很好,活做得漂亮,投放也很有效,惟獨沒有解決最重要的問題:營銷要為真實的業務服務,而不是相反,“尾巴搖狗”。 在上面的案例中,當產品和服務已從高端降到中低端,營銷卻還高處不勝寒。產品和服務以標準化為訴求、營銷卻在鼓勵差異化的價值。變革的難度就在于,產品的質量并沒有下降,甚至有所提升,但是環境,包括消費者的需求和競爭對手的能力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企業沒法控制環境,只能控制自己。也許根本的解決方案是改進產品和服務,甚至顛覆整個商業模式,營銷的轉型還只是“尾巴”。但正是這種標準化的模式奠定了快餐巨頭們過去的成功,改變起來非常困難,所以只能在營銷上精心修飾了。 相當多的外企都存在類似的問題。但有一個轉型成功的榜樣,就是摩托羅拉。手機最早的老三家都專注于“高端商務人士”,但是本土廠商異軍突起,還有日韓系旁敲側擊,短短兩年就丟失了半壁江山。摩托羅拉面對這樣的挑戰,迅速地調整了研發和渠道等環節,更多、更快地推出更時尚的產品,上山下鄉和國貨肉搏。相應也在營銷上推出更簡潔的MOTO標識、一改廣告風格。到目前為止,做得還不錯,遏止了本土廠商進一步的攻勢。 有趣的是,這種營銷和業力的脫節在本土企業更普遍和嚴重。和部分外企營銷“落后”的情況相反,他們的營銷團隊往往超前于大部隊。年輕的本土企業與外企的百年老店競爭,往往是從低端開始仰攻市場。做得是低端,但說起來氣勢不能饒人。 而且本土企業和外企經常雇的是同一批廣告公司,最后出的東西就是那么神似。以中國市場之大,自然決定了中國企業領袖們的雄心壯志。以中國的傳統文化,消費者也更容易接受“大氣”的宣傳,說的不好聽是忽悠。綜合上述種種,中國企業的營銷都氣象磅礴,但產品和服務卻經常差強人意。 但是最近李寧的幾個廣告卻很獨樹一幟,顯示出與過去的某種決裂。有一個“跑出輕的意境”,結合了現代的健身文化和傳統的水墨畫。而另一個“世界杯期間非友即敵”,我看到的兩個故事都發生在校園中,暗示李寧在本土商業體育市場缺乏像NBA和足球這樣強勢競技項目支撐的環境下,將希望放在“下一代”的身上。而且圖書館占座和可愛又可恨的食堂師傅這樣的情節,都很有“中國特色”,曾經親身經歷,倍感親切。 能想起來的,有一段時間,央視的《對話》和東方衛視的《決策》欄目的第一個廣告都是某個牌子的抽油煙機。我當時就有些詫異,不知是這家廠商好大喜功,投錯了地方,還是這兩個欄目做偏了,理論上是為高端商務人士定制,實際上只吸引到有閑的在家族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