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大部分人對巴菲特的崇拜,其實都沒崇拜到點上
走進任何一家書店,在證券投資書架前,總有這個大腦門、粗邊黑眼鏡的人沖你咧嘴微笑。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投資者,在他的名字前面不用加任何修飾詞,如果要加,用得最多的一個詞是“股神”。
多年以來,巴菲特在中國擁有數(shù)不清的擁躉,甚至多位著名的投資界人士干脆被冠以“中國巴菲特”之稱。
但目前的情況是,巴菲特在眼下這場席卷全世界的經(jīng)濟危機中的投資失誤,是否會造成這位股神的倒掉?
創(chuàng)紀錄的虧損
去年10月初的一期《福布斯》公布了“美國富豪400強榜”,“股神”沃倫·巴菲特個人凈資產(chǎn)在33天內增加80億美元,擊敗微軟公司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重新登上首富寶座。
巴菲特的名言之一是: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2008年9月份,“金手指”巴菲特逆市而動,在市場信心崩潰、華爾街搖搖欲墜之時,大手筆砸出280億美元,高調出手購買高盛、比亞迪、通用電氣、美國銀行、美國富國銀行等公司股票,擺出一副抄底世界的架勢。
但是就在9月中下旬,次貸危機全面升級惡化,演變成為百年難遇的經(jīng)濟危機,并且像病毒一樣蔓延全世界。
11月份中,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發(fā)布三季報,利潤縮水77%。巴菲特抄底的兩只最受矚目的股票股價慘遭“腰斬”:高盛股價跌至55.18美元,相比巴菲特注資時的115美元,暴跌近55%;通用電氣股價跌至14.45美元,創(chuàng)下11年新低,相比巴菲特注資時的22.25美元也損失了超過35%。
國內輿論和投資界首次對巴菲特公開懷疑。此時經(jīng)濟危機才開始不久,巴菲特的厄運遠沒有結束。
2009年2月底,按照伯克希爾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呈交的文件,去年第四季度,該公司所持資產(chǎn)價值從2008年9月末的698.9億美元,下滑至 518.7億美元,跌幅達25%。
2008年全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業(yè)績較上年下跌62%,創(chuàng)6年來新低;公司虧損了115億美元,公司賬面價值比上年下跌9.6%。這是自巴菲特1965年接手該公司以來,賬面價值第二次下跌,而且創(chuàng)了紀錄。
綜合來看,巴菲特的大部分虧損緣于去年大幅加倉全美最大煉油企業(yè)康菲石油,以及固執(zhí)地保持對金融股的高倉位。目前美國基本面距離轉勢尚遠,伯克希爾的業(yè)績恐怕還將繼續(xù)惡化下去。
國內對巴菲特的質疑達到又一個高峰,百億虧損、泥足深陷、44年業(yè)績最差等等不絕于耳。
偶像的終結?
但是巴菲特仍然不乏支持者。
首先,這究竟是什么樣的“44年最差”?在過去44年中,巴菲特只虧損過兩年,2001年虧損6.2%,加上這次2008年虧損9.6%,其余42年全部盈利。“對這樣的投資業(yè)績記錄,你如果是持有人,應該會滿意吧?”
其次,這是在什么樣的市場環(huán)境中取得的成績?2008年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下跌37%,是過去44年中最嚴重的一年,巴菲特虧損近9.6%,實際上是超越指數(shù)27.4%!順便提一句,巴菲特給自己定下的任務是每年超越指數(shù)10%。
但是不能忽視的是,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的狂跌,已經(jīng)從2007年12月底峰值的15000多美元,跌至目前的7000多美元。“不論如何,只要股價跌去50%,就是股東的惡夢。”
關于抄底,巴菲特的又一名言是:不問買入時機,只問買入的價格。
《超級金錢》一書中提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運通公司被卷入一起后來被證實純屬子虛烏有的色拉油集資案件,運通公司股票從1963年的62.375美元高位跌至35美元,很多機構損失慘重。
“‘美國運通——僅僅是這個名號就意味著一筆很大的特許權。’巴菲特走進奧馬哈的羅斯牛排屋,坐在收銀員后面觀察晚飯后有多少美國運通的賬單。他走遍奧馬哈的各家銀行,以弄清那樁丑聞是否影響到美國運通旅行支票的發(fā)售。‘美國運通占據(jù)了全國旅行支票市場超過80%的份額,這樣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隨后巴菲特在運通灰暗的時候買下了它,并且一度擁有這家公司5%的股份,在接下來的5年里,美國運通股價從35美元攀升到189美元。”
在巴菲特的投資生涯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他在1973年投資《華盛頓郵報》,買入后不久便跌2成左右;1987年買入所羅門兄弟公司優(yōu)先股,買入兩年后幾乎因公司丑聞全部虧光;1988年股災后買入可口可樂,在買入之后不久就下滑了30%;即便是為中國投資者津津樂道的中國石油H股,其初期的賬面虧損也達3年之久。
可也正是上述幾只被“套牢”的股票,在多年后帶給了巴菲特令人艷羨的豐厚回報,成為其成功投資的經(jīng)典案例。
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這一切在這場百年難遇的經(jīng)濟危機中,能否再次上演?巴菲特取得巨大成功的過去50年里,美國沒有經(jīng)歷過一次經(jīng)濟危機,這次經(jīng)濟危機對巴菲特來說,究竟是偶像的終結,還是過去成功的再次復制?
在1950-2000年,美國有33年是穩(wěn)定向上的牛市。細數(shù)巴菲特歷經(jīng)的兩次危機,1987年股災時的美國實體經(jīng)濟根本就沒有出現(xiàn)危機,道瓊斯股指在1988年就已經(jīng)恢復到股災以前水平,并開始了90年代的一段黃金歲月。
2000年網(wǎng)絡科技股泡沫破裂,但在格林斯潘持續(xù)降息的調控下,美國實體經(jīng)濟反而是迎來了繁榮。
加拿大TD資產(chǎn)管理公司副總裁吳雅楠說:“巴菲特自1965年開始所投資的價值股票在這次50年難遇的全面經(jīng)濟滑坡中不能幸免,特別是金融和消費品行業(yè),如美國運通、富國銀行和可口可樂。”
而國內一家大型券商主管投資的高管鄧先生(國內一位2008年業(yè)績頂尖的機構投資者)則不承認巴菲特是“股神”,他的理由很簡單:如果巴菲特是個股神,就不應該看不出這是一場經(jīng)濟危機。
究竟在經(jīng)濟危機過去的數(shù)年之后,巴菲特持有的這些股票會否給他重拾光榮?每個人都等待著時間和事實做出的回答。
伯克希爾·哈撒韋神話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巴菲特并不像現(xiàn)在這樣家喻戶曉。
巴菲特的合伙企業(yè)于1956年開張,注冊資本為10.5美元,大多數(shù)來自于他的叔叔、嬸嬸和其他親戚。這家企業(yè)于1969年停業(yè),當時的資產(chǎn)已經(jīng)達到了1.05億美元。
師從于“投資教父”格雷厄姆的巴菲特嚴格按照他老師的教導,購買“平淡無奇、簡明易懂”的股票。
但20世紀60年代是投資的黃金時期,具有增長潛力的股票逐漸為人們所發(fā)現(xiàn),這些股票暴漲,巴菲特逐漸感覺到來自合伙人的壓力。但他不肯改變以前的做法,認為這種瘋狂的行為很可能導致“資金的永久性重大損失”,因此解散了合伙企業(yè)。
1965年,巴菲特收購瀕臨破產(chǎn)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紡織公司,在經(jīng)營紡織品失敗后,他不得不將紡織品業(yè)務廉價賣給了別人。由此開始了一段人們可能永遠無法復制的真正傳奇投資經(jīng)歷。
1967年3月,伯克希爾出資860萬美元購買了奧馬哈的兩家頭牌保險公司——國民賠償公司和火災及海運保險公司的全部流通股,其合計擁有2470萬美元的債券和720萬美元的股票組合,開始了保險帝國的營造。整個70年代,巴菲特一共購買了3家保險公司,并另外組建了5家保險公司。
1968年,國民賠償公司保費浮存金收入2000萬美元,稅后利潤達到220萬美元。浮存金是一項保險公司持有但不屬于保險公司的資金,在保險公司的營運中,浮存金產(chǎn)生的原因在于,保險公司在真正支付損失理賠之前,一般會先向保戶收取保費,這期間保險公司會將資金運用在其他投資之上。巴菲特利用保險公司穩(wěn)定的現(xiàn)金流進行證券投資組合操作。
今天,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生意名目繁多,從經(jīng)營保險到制鞋,從生產(chǎn)飛行模擬設施到生產(chǎn)吸塵器等等,其中包括投資上市公司。
自伯克希爾1967年全力投資保險業(yè)以來,伯克希爾的浮存金每年以20%多的復合成長率增加。從1968年底的2000萬美元,到2006年底的509億美元,這些浮存金大部分時間的成本為零,甚至是負的,2002年伯克希爾的浮存金成本只有1%。如此低的資金成本成就了巴菲特的投資夢想。
在2009年2月底公布的2008年年報以及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說:“正如去年年報預期的,我們的保險業(yè)務在2007年實現(xiàn)的非同尋常的承保盈利在2008年是不可復制的。不過,保險集團實現(xiàn)了連續(xù)第6年的盈利。這表明我們的585億美金保險‘浮存金’(這部分錢不屬于我們,但是由我們來持有和投資,并獲益)對我們的成本是0。”
數(shù)額龐大且成本為零的保險浮存金是理解巴菲特投資風格的關鍵因素。
在迄今為止的44年中,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0.3%,公司的每股賬面價值從當年的19美金上升到70530美金。
很難想象時間跨度如此長的復合增長率是怎樣的結果,簡單地說,如果1965年投資1萬美元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那么這個人現(xiàn)在擁有3400萬美元!
有趣的是,對那些幻想將5000美元一夜之間變成25萬美元的人來說,格雷厄姆的理論并沒有為他們做出多少貢獻。巴菲特牢記老師的教導:不必為了非凡的結果去做什么非凡的事。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神話建立在業(yè)績穩(wěn)定和復利的基礎上。
就像當年格雷厄姆堅持不選擇IBM股票一樣,巴菲特堅持不投資高科技公司,他也不喜歡高成長公司。“對于微軟和英特爾這樣的公司來說,我們不知道10年后的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因此巴菲特錯過了上個世紀90年代的網(wǎng)絡熱潮。
其實,作為比爾·蓋茨的密友,他當然可以從微軟的股票上賺錢,但是巴菲特認為,“危險不一定存在于他可能誤買一兩只股票上,相反,它是存在于他可能由于買對了一兩只股票而隨后越買越多所產(chǎn)生的風險上。”“世界上再沒有什么可以像大筆的飛來橫財一樣可以令理智麻痹的了。”
“大約99%的美國經(jīng)紀機構認為,如果他們做一件事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他們做其他事時也會獲得巨大的成功。他們就像下雨時池塘里的鴨子——他們在這片世界里隨水的上漲而上升,他們開始以為自己是使得自己上升的原因。于是他們來到一個并沒有下雨的地方,他們只是坐在地上,但什么也沒有發(fā)生。”
麥當勞的CEO?
投資界頂禮膜拜的天才有兩個,一個是巴菲特,一個是索羅斯。巴菲特的特點是長期持有不動,索羅斯則是多次進出。
香港一家對沖基金的合伙人林杰認為,國內大部分人對巴菲特的崇拜,其實都沒崇拜到點上。
“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廚子和麥當勞餐廳的廚子你會佩服誰,米其林餐廳每年收入1000萬美元,麥當勞每年收入100億美元?很多人認為敬佩巴菲特,是把他當成麥當勞的廚子看,其實他的角色是麥當勞的CEO。”
“國內很多人把巴菲特當作投資經(jīng)理看,認為他二級市場水平比其他人高很多,這就是把他當成麥當勞的廚子了。索羅斯才是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大廚。”
這位去年業(yè)績在香港名列前三的人士認為,CEO的工作不是管理,而是決定公司的投資,把資金用在什么地方收益最好。巴菲特把實業(yè)投資即股權投資與二級市場投資相結合,其實二級市場投資只占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投資的一小部分,他更該是個成功的股權投資家,即實業(yè)投資者。
林杰認為,巴菲特的投資收益不是很高,但是絕對值很大,這是因為巴菲特公司經(jīng)營著非常特別的業(yè)務,就是保險。“100元購買了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給他提供了1000元資金,如果索羅斯的投資回報率為50%,巴菲特為10%,但是索羅斯只有100元成本,因此,索羅斯得到了50元回報,而巴菲特得到了100元回報。”
林杰認為,巴菲特的資金量如此龐大,必須放長時間,“以時間換空間”,獲取較低的穩(wěn)定收益。巴菲特的過人之處在于,將安全收益與所能控制的資產(chǎn)量之間的平衡掌握得非常完美和精妙,“多大規(guī)模的資產(chǎn)、多長時間里獲得多少收益,巴菲特是心里有數(shù)的”。
詹姆斯·奧洛克林(James O'Loughlin)所著的《沃倫·巴菲特傳》中寫道,就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經(jīng)營模式而言,這是一種完全不可能的經(jīng)營方式。“保險業(yè)只是在理論上很有吸引力,但是公司并不具有產(chǎn)生低成本浮動所需要的承保規(guī)則;高度多元化的公司是極其沒有效率的……”
但是巴菲特的公司像不可能飛行的大黃蜂一樣飛起來了,詹姆斯·奧洛克林認為,真正的沃倫·巴菲特絕不僅僅是個簡單的投資者,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成功也絕不僅僅是巴菲特本人的股票魔術的成功。
需要回答的問題不是“巴菲特投資成功的秘訣是什么?”而是“沃倫·巴菲特是如何把這么一種本該失敗的模式變?yōu)槌晒Φ哪J剑俊?/p>
資產(chǎn)放大、長期持有、穩(wěn)定收益造就了巴菲特。但這一模式是否更適用于讓巴菲特取得成功的美國經(jīng)濟50年穩(wěn)定向上的環(huán)境中?去年巴菲特的投資成績是虧損將近10%,而索羅斯的成績則是正收益8%。
也許,對于投資界來說,能否賺錢是衡量一切的標準,對天才來說,衡量他們的額標準則是能否長時間地賺錢。
中國能否復制巴菲特?
在2001年開始的歷時4年的大熊市之前,中國股市盛行坐莊、內幕消息、炒作等等,艱難的大熊市促使投資界反省,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之風在這段時間里逐漸深入人心并且盛行。
他們將巴菲特的理念概括為幾個簡單的要點:第一,在便宜的時候買進一個好公司,然后長期持有;
第二,集中投資,“巴菲特也曾經(jīng)投了近百個股票,但他最賺錢的還是可口可樂、吉利、華盛頓郵報、運通、富國銀行等,就這六七個公司為他賺了近300億美元;”
第三,在沒有合適的令人驚喜的目標出現(xiàn)之前,完全可以按兵不動,一年兩年都可以。他們認為這是 “睡得著覺的投資”,是一條快樂而富有的路。
尤其以一些陽光私募為代表,他們的業(yè)績在05-07年的這輪大牛市中非常令人矚目,似乎也證明了學習巴菲特和復制巴菲特是一條康莊大道。
但在2008年股市殘酷下跌70%的情況下,這些曾經(jīng)對價值投資侃侃而談的人士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敗。
國內被冠以“中國巴菲特”之稱的最有名的有兩位,一位是但斌,一位是李馳。但斌管理的“東方港灣馬拉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在2007年最高時凈值已經(jīng)翻倍,但2008不但跌掉了原來的漲幅,而且大幅跌破凈值,更傳說有客戶到辦公室鬧事,老拳相向。李馳在2008年8月8日才成立的同威1號,11月20日公布的凈值竟然也跌去26.22%。
“中國巴菲特”08年業(yè)績的滑鐵盧使得投資界深刻反思:中國能否復制巴菲特?
但斌雖然不愿意對記者多說,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理念,他反問記者,“為什么現(xiàn)在價值投資就不行了?”在自己的博客上,但斌堅定地說:現(xiàn)在才是考驗誰是真正堅持價值投資的時刻。
上海鑫獅資產(chǎn)管理公司總裁邁克·吳認為,巴菲特的發(fā)展和美國20世紀后50年的高速經(jīng)濟發(fā)展,特別是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發(fā)展密不可分。這50年里,美國股市有33年牛市。
“但再看美國1900-1950年,期間的經(jīng)濟也是全球發(fā)展最快的市場,此時巴老若買進不動,結果很可能是頭破血流,因為在這頭50年中,大牛市只有7年,猴市斷續(xù)有13年,而熊市貫通長達30年。”
中國股市的發(fā)展階段,相當于美國20世紀初期的市場,波動非常劇烈。
謝國忠認為,美國股市現(xiàn)在擁有10000多家上市公司,監(jiān)管透明嚴格,巴菲特有很大的挑選余地。中國股市只有1400多家公司,股市運行形態(tài)是齊漲齊跌,現(xiàn)在還不是巴菲特理念在中國實施的時候。
巴菲特經(jīng)常用棒球術語為自己的投資理念打比方:“在股票市場上,你就是擊球手,市場就好比是投手,市場不停地擲出各式各樣的球,但是除非其中有一個是好球,否則你沒必要揮棒。你可以兩年都不揮棒。”
這個理念深入中國巴菲特們的心里,他們認為,只要抓住一個像沃爾瑪那樣的公司,就可以把虧損完全都補回來。
“但如果你是客戶,你是希望不斷上壘,還是等一個不知道何時發(fā)生的全壘打?”林杰質問,“巴菲特的資金來源是零成本的保險資金,可是如果你有100萬,交給別人打理,你能忍受50%不見了嗎?”“在私募基金行業(yè),客戶是你的上帝。”
在2008年收益大幅下跌的情況下,有人對中國巴菲特們質疑——其實不過是在合適的時間入市,然后趕上了大牛市而已——他們根本無法證明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適合在中國展開。
不管怎樣,和中國年輕的市場一樣,中國的投資界也還有很長的摸索道路要走,巴菲特也許只是他們選擇的信仰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