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王永慶200元起家 締造臺塑2.5兆新臺幣資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7日 06:57  東方早報

王永慶200元起家締造臺塑2.5兆新臺幣資產
王永慶昆仲家族表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傳奇史

  200元起家,締造臺塑2.5兆新臺幣資產

  早報記者 周玲

  出身微寒的王永慶于1917年生于臺北縣新店,小學畢業后未再升學,16歲向父親取得200元開米店起家,逐漸嶄露頭角,1954年首創臺塑公司,隨后創建南亞、臺化、臺塑化等石化企業,號稱臺塑四寶,再擴及醫療、生化科技、火力發電、汽車、電子、硅晶等產業,建立臺灣制造業龍頭、總資產達到2.5兆新臺幣的臺塑王國,該集團生產的一些石化產品目前的生產量在全球位居前列。

  臺塑集團旗下擁有約10家上市公司,包括臺塑、南亞、臺塑石化、臺化、福懋、南亞科、南亞電路板等,在臺灣政治界與企業界均有極高的影響力,臺塑集團在去年躍升為臺灣資產總額最大的制造業集團,并在前10大集團中排名第二,估計今年產值約新臺幣2兆元。

  王永慶晚年也曾投資高科技及汽車產業,先后成立南亞科技、華亞科技、南亞電路板、臺朔汽車等。只可惜,碰上電子業不景氣,制造汽車又未能取得國際大廠技術援助,表現都不如他在傳統產業來得順遂。

  近年來臺灣科技業創造許多富豪,使王永慶失去了臺灣首富的地位,但是長期以來王永慶的名字在臺灣,幾乎被當成企業富豪的代名詞,在臺灣企業界擁有崇高的地位。

  雖然家財萬貫,不過他的公眾形象相當節儉。他秉承“勤勞樸實”的作風,除了反對浪費奢華外,流傳的許多故事包括其西裝與皮鞋老舊,但還是舍不得丟棄換新。

  王永慶的家庭醫師吳德朗回憶道,王永慶相當好學,想學東西,入門前短時間會請教多位專家,三星期后就非常了解、變成專家;“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正是王永慶的最佳寫照,也不曾在他口中聽到自夸“得意”的談話內容。

  長壽秘訣

  練毛巾操,吃有機蔬菜,抱奇木精髓

  早報訊 王永慶的養生法向來讓外界相當好奇,其實是從外到內,他都很重視,不管是毛巾操、還是吃有機蔬菜,都是讓他能夠這么長壽的原因。

  王永慶三房長女婿楊定一現任長庚生技董事長,不少人慕名前往學養生操,因為這個養生操連王永慶都跟著做。簡單幾個動作,里面卻有大學問,強調拉直伸展,和王永慶練了幾十年的毛巾操有些類似。

  楊定一曾在2007年12月17日說過:“有人講我年紀太大了,我說那你到一百歲都需要做,你一定要長肌肉,長肌肉它可以帶動一切身體的代謝。”臺塑王家強調身體要動不停,也難怪每年運動會5000米,全家都會下場跑。王永慶三房長女王瑞華也是每天都跑差不多3500米,就連王永慶也一直到80幾歲高齡之后,才停止這項激烈運動。

  重視養生術,只要能延年益壽,王永慶都很舍得,他還有一個巨大化石叫做奇木精髓,是新西蘭的南貝殼杉化石,就算要價上億元新臺幣,他也毫不考慮買下來。

  這么大手筆,看準的就是這個化石的能量,外傳王永慶跟三娘李寶珠之前起床都會抱抱這個奇木精髓,借此吸取日月精華,讓身體充滿活力,甚至還傳出三房李寶珠的親戚,在島內南部的廟里祈福,就為了幫王永慶延壽。

  但是要高齡長壽,當然還是靠飲食,年輕時他就在頂樓菜園自己種菜,非有機不吃,還要喝能量水排毒,隨時補充營養品,90多歲他還能常常出境考察,身體硬朗,讓不少人對他的養生之道很佩服。

  草創期

  爺爺一句話促動15歲王永慶走出山區

  “你是讀過書的人 還是出門闖天下吧”

  早報訊 王永慶1917年1月18日出生于臺灣省臺北市,原籍福建省安溪縣,父親王長庚。

  祖父留下一條“教訓”

  王永慶剛剛學會走路,就跟著母親出外去撿煤塊和木柴,希望能換點零錢,或者供自己家燒水做飯。童年的小永慶常常是饑一頓飽一頓,有時他餓極了,只好偷偷地摘路邊的番石榴吃。

  王永慶的祖父勞苦了一輩子,最后只給孫子留下了一條教訓。他對王永慶說:“種茶這一行,看來是難以為生的。就是餓不死,也吃不飽。你是讀過書的人,希望你不要再困在這里,還是立志出門闖天下吧!”

  15歲的王永慶,聽了祖父的話,決心走出山區,去尋找一個能掙到錢的地方,幫助母親養活一家人。他一個人孤零零地來到臺灣南部的嘉義縣縣城,在一家米店里當上了小工。聰明伶俐的王永慶,除了完成自己送米的本職工作以外,處處留心老板經營米店的竅門,學習做生意的本領。第二年,他覺得自己有把握做好米店的生意了,就請求父親幫他借了些錢做本錢,自己在嘉義開了家小小的米店。

  挨家挨戶推銷大米

  米店新開,營業上就碰到了困難。原來,城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熟識的米店,而那些米店也總是緊緊地拴住這些老主顧。王永慶的米店一天到晚冷冷清清,沒有人上門。

  16歲的王永慶只好一家家地走訪附近的居民,好不容易,才說動一些住戶同意試用他的米。為了打開銷路,王永慶努力為他的新主顧做好服務工作。他主動為顧客送上門,還注意收集人家用米的情況;家里有幾口人,每天大約要吃多少米……估計哪家買的米快要吃完了,他就主動把米送到那戶人家。他還免費為顧客提供服務,如掏出陳米、清洗米缸等。

  他的米店開門早,關門晚,比其它米店每天要多營業4個小時以上,隨時買隨時送。有時顧客半夜里敲門,他也總是熱情地把米送到顧客家中。

  經過王永慶的艱苦努力,他的米店的營業額大大超過了同行店家,越來越興旺。后來,他又開了一家碾米廠,自己買進稻子碾米出售,這樣不但利潤高,而且米的質量也更有保證。

  搶先轉向經營木材

  抗日戰爭勝利后,臺灣的經濟也開始發展,建筑業動得最快。王永慶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便抓住時機,搶先轉向經營木材,結果獲利頗豐。這個赤手空拳的農民的兒子,居然成了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商人。

  這時,經營木材業的商家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王永慶看到這一點,便毅然決定退出木材行業。

  50年代初,臺灣急需發展的幾大行業,是紡織、水泥、塑膠等工業。當時臺灣的化學工業中有地位有影響的企業家是何義,可是何義到國外考察后,認為臺灣的塑膠產品無論如何也競爭不過日本的產品,所以不愿向臺灣的塑膠工業投資。

  出人意料的是,這時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商人王永慶,卻主動表示愿意投資塑膠業!消息傳出,王永慶的朋友都認為王永慶是想發財想昏了頭,紛紛勸他放棄這種異想天開的決定。當地一個有名的化學家,公然嘲笑王永慶根本不知道塑膠為何物,開辦塑膠廠肯定要傾家蕩產!

  建島上首家塑膠公司

  其實,王永慶作出這個大膽的決定,并不是心血來潮,鋌而走險。

  他事先進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雖然他對塑膠工業還是外行,但他向許多專家、學者去討教,還拜訪了不少有名的實業家,對市場情況做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甚至已私下去日本考察過!他認為,燒堿生產地遍布臺灣,每年有70%的氯氣可以回收利用來制造PVC塑膠粉。這是發展塑膠工業的一個大好條件。

  王永慶沒有被別人的冷嘲熱諷嚇倒。1954年,他和商人趙廷箴合作,籌措了50萬美元的資金,創辦了臺灣島上第一家塑膠公司。

  再也沒有人敢小看王永慶,連一貫以經營業績傲視世界的日本企業家,也對王永慶衷心欽佩,把他與被稱為日本“經營之神”的松下電器的創始人相比,稱他為臺灣的“經營之神”。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訂制滾動快訊,換一種方式看新聞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