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奈集團副總裁鄭萊莉:在繼承中創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9日 14:30 新浪財經
在繼承中創新 ——訪康奈集團副總裁鄭萊莉(EMBA三期) 2003年,長江商學院第3期EMBA班里來了一位嬌小、秀氣的江南女子。在這個平均年齡35歲以上的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班上,年輕的她異常顯眼,特別是那張娃娃臉,加上簡單樸實的穿著,使她看上去更像是一位質樸的大學生。盡管她略顯靦腆,但只有30歲的她還是比同齡人多些矜持、沉穩和冷靜。就是在這樣的年齡,她已經成為“2004中國十大經濟女性年度人物”之一。她就是中國皮鞋行業龍頭企業——康奈集團副總裁兼營銷中心總經理鄭萊莉。 “冠軍”是這樣成長的 1975年,鄭萊莉出生了。因為出生時,父親鄭秀康正在觀看一場體育比賽,最終奪得世界冠軍的名字就叫“萊莉”,于是父親就給女兒取名“鄭萊莉”,希望她長大以后也能拿冠軍。這是30年前尚未下海經商的鄭秀康對女兒最樸實的期望。在鄭萊莉眼中,父親鄭秀康不僅是位優秀的企業家,更是一位慈愛的父親和優秀的導師。 在鄭萊莉的記憶中,鄭秀康對子女的教育慈愛勝于溺愛。直到現在,鄭萊莉對童年的一件小事仍難以忘懷。那還是在萊莉蹣跚學步的時候,有一次想自己爬到床上去,父親看到后不是把她抱上去,而是拿來一個臉盆在充滿好奇心的女兒面前示范,他把臉盆倒扣在地上,讓小萊莉先站到臉盆底上,再從臉盆上爬到床上。小萊莉很快就學會了這一招。一次,臉盆裝滿了水,小萊莉把臉盆一掀,倒過來就爬上去了。父親回來看著一地的水,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還樂了。鄭萊莉現在回想起來,父親當初交給自己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方法,而是影響自己一生的思維方式——創造性的思維。這也是今天的鄭萊莉有那么多創造性舉措的根源。 除了重視女兒的智力開發以外,鄭秀康更重視女兒的品格培養。在康奈,不論何種級別的員工,初入康奈的時候必須經過三個月的車間實習,而負責出口和產品開發的員工實習時間更長。作為康奈繼承人的鄭萊莉也不例外。 1998年,鄭萊莉畢業于天津財經學院國際會計專業。畢業前,她曾到深圳一家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因表現出色被事務所選中留用。鄭萊莉當時也想通過努力開創自己的一份事業。一次利用出差的機會,父親找到她,并語重心長地對她說,現在康奈也同樣急需人才,如果連自己的女兒都不肯回公司做,那自己以后如何說服別人加入康奈呢?再說,遲幾年回公司,會損失很多做企業的經驗。就在父親這樣的勸說下,鄭萊莉加入了康奈。 進入康奈后,她并沒有直接進入管理層,而是從基層做起。幾乎是與改革同齡人的鄭萊莉,雖然在成長中沒有經歷太多磨難,反倒是加入康奈后,從車間工人到管理員,讓她嘗盡了每個崗位的辛酸。在下劃料車間,她每天要拿著一把大剪子剪鞋幫片料,一干就是幾個小時,讓從未干過粗活的她手上磨出了水泡。經過一年多的基層鍛煉,鄭萊莉不僅掌握了皮鞋的生產流程,也對質量管理有了初步的體會和認知,并開始進入企業的管理層。 探路國際鞋業市場 2000年5月10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視察了康奈集團,并對公司提出了“立民族志氣,創世界品牌”的殷殷希望。鄭萊莉聆聽著江總書記的一席話,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作為溫州的“新生代”,她思維敏捷。此后,在多次前往歐美發達國家考察時,她發現,中國是一個年產皮鞋80億雙、年出口創匯達到40多億美元的制鞋大國,但中國皮鞋的平均出口價格還不到6美元/雙,國際市場也沒有中國的品牌。究竟該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如何讓在國內知名的康奈走出去,在全球市場上與國際著名品牌同臺競技,并在競爭中站穩腳跟? 對于進軍海外市場應具備的條件,鄭萊莉有著清醒的認識。在她看來,明確的發展規劃、有效的品牌戰略和優良的產品品質是企業實施“走出去”的關鍵所在。為此,康奈集團陸續投入上億元資金,引進了世界先進的設備和工藝,大大提高了產品制造水平和質量。同時,康奈還在海外設立了研發中心,密切關注國際皮革市場動態,聘請國際著名設計師參與產品設計。在實施名牌戰略方面,康奈也同樣付出了巨大努力。如今,康奈皮鞋是首批“中國名牌”之一;康奈商標也于1999年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康奈皮鞋在國內中高端皮鞋市場已經開始與國際品牌分庭抗禮。 經過調查和思考,鄭萊莉向父親提出了“開拓海外市場、實施品牌專賣、打響民族品牌”的海外品牌戰略思想。她的這一想法和父親不謀而合。最后經公司董事會研究決定,占領國際鞋業中高端市場成為康奈新的追求目標,已經執掌康奈營銷工作的鄭萊莉則立志要當中國鞋業品牌躋身國際市場的探路人。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國外開專賣店,讓外國顧客“零距離”地認識中國產品成為鄭萊莉走向國際市場的具體操作方案。2001年1月15日,康奈在世界時尚之都——巴黎開設了一家50多平方米的皮鞋專賣店,專門銷售康奈高檔次的皮鞋。皮鞋上不僅全部標注康奈商標,產地標明中國溫州制造,而且該專賣店完全按照國際先進的專賣連鎖經營理念進行管理。2001年6月17日,在鄭萊莉的精心策劃和組織下,康奈集團又在美國紐約以同樣方式開出了第二家專賣店,每雙皮鞋零售單價超過50美元。 此后,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國家的一些主要城市也相繼出現了康奈專賣店的身影,而且一改以往低調開業的策略,主動邀請海內外的媒體、當地政府官員和社會名流,舉行隆重的開業典禮。到目前為止,康奈的海外專賣店數量已達到90多家。按照鄭萊莉的計劃,今年康奈在海外開設專賣店的總數將超過120家。 目前,康奈海外專賣店的消費群體也從剛開始的八成華人加二成老外,逐步變為二成華人加八成老外。隨著康奈在海外市場的良好表現,海外消費者正在逐步改變中國鞋業在國際市場上價格不高、檔次不高的形象。 創立“破壁”新思維 西班牙焚燒溫州鞋、俄羅斯沒收溫州鞋、羅馬尼亞扣留溫州服裝,阿根廷立案調查溫州眼鏡反傾銷……鄭萊莉在國際商務活動中強烈感受到,中國入世后,溫州乃至浙江的輕工產品仍受到世界范圍內各種貿易壁壘的限制——反傾銷、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可謂層出不窮。特別是技術壁壘的出現,更加促使鄭萊莉深入地思考有關中國鞋業如何理性地面對國際市場挑戰,以及如何跨越各種技術壁壘等問題。 正因如此,近年來,康奈集團一直保持與國際著名權威鞋類檢測、認證、研發機構SATRA(國際鞋業貿易商組織研究協會)的密切合作。SATRA是一家組建于1919年的全球性鞋類認證機構,它代表著世界鞋類認證的頂尖水平。許多品牌公司,如阿迪達斯、耐克等均使用或參考SATRA的技術標準,并要求其供應商采用SATRA標準服務。此外,SATRA還能確保遵照歐洲健康與安全、環境服務等最新立法,協助各國設置ISO、SA(包括SA8000標準)等系列認證系統,在進口國設置有關技術壁壘時,SATRA是其立法調查獲取法律證據的重要對象。 在康奈集團與SATRA的合作過程中,鄭萊莉產生了一個靈感。她告訴《長江》,既然SATRA是歐盟有關貿易技術法規的制定者之一,SATRA的檢測認證標準能夠國際通用,而康奈也是SATRA的重要會員單位,那么,作為中國皮鞋行業的龍頭企業,康奈有理由、也有能力通過這一渠道由被動應對國際貿易技術壁壘,變為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者行列中。一旦成為“游戲規則”的制定者,貿易壁壘的障礙自然不攻自破。 經過鄭萊莉的精心策劃(背景?),SATRA終于向康奈集團伸出了合作之手。2004年9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康奈破解國際貿易壁壘新思維”論壇上,康奈集團與SATRA簽署了《技術服務合作協議》,康奈決定投資1000萬元在國內建立鞋類研發設計中心,研發世界最新鞋類技術、工藝,積極嘗試參與國際鞋業貿易“游戲規則”的制定。 鄭萊莉以創造性的思維“破壁”成功,開創了中國民營企業主動融入國際貿易規則之先河,受到國家商務部官員及著名國際貿易專家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評價。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局長王世春對此評價道,康奈變被動為主動的做法對國內行業破解技術性貿易壁壘起到了示范作用。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中國入世談判首席專家龍永圖在評價康奈新思維時強調了三個“新”:一是新在主動性,主動與國際接軌;二是新在科學性,是一種科學的態度;三是新在可操作性,有自己具體的措施與行動。商務部研究員、中國國際貿易壁壘專家梅新育博士則認為,康奈的做法是國內企業在國際貿易中變被動為主動的典型案例。 信息化改造傳統產業 作為康奈的“新生代”,鄭萊莉不僅繼承了父親這一代創業者的勤奮、吃苦耐勞和孜孜不倦的鉆研的精神,而且能夠超越父輩,利用先進的技術和理念不斷創新。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信息化建設成了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舉措。作為中國民企的新生力量,鄭萊莉從2002年3月開始在集團導入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大膽改造康奈的系統結構,讓康奈這樣龐大的家族企業走上了信息化發展之路。 迄今為止,康奈已經在ERP項目改造上投入了資金500萬元。該系統通過科學的方法,把企業各種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合理計劃、組織、控制和調整企業的產、供、銷及人、財、物各個環節;特別是用ERP對康奈在全國設立的2000多家專賣店和海外的90多個專賣店實行即時管理。該系統實施后,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消除了生產經營過程中許多無效的勞動和資源浪費。不僅簡化了生產管理程序,提高了效率,同時也簡化了訂貨程序,加快了物流速度。ERP系統的實施最終提高了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效率。 眼下,鄭萊莉提倡的信息技術已在康奈集團的生產、設計、商務、行政辦公、資源管理等各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如采用三維CAD軟件進行鞋樣的輔助設計,改變了傳統的鞋樣設計靠手工放樣的歷史;采用CAM軟件技術進行輔助制造,為生產優質、高檔皮鞋奠定了基礎。如客戶訂貨只需把貨號、數量報到公司,由程序員輸入電腦,后續流程馬上顯示出來,從接單到生產,只需幾分鐘便安排就序,僅生產部工作人員就減少40多人。還有,建立企業辦公自動化系統,提高了公司行政管理水平。 這兩年來,鄭萊莉不僅要忙于公司的業務,每月還抽要時間到北京參加長江商學院的EMBA課程。如果有機會她還將會推薦父親來長江商學院學習。如今,這對父女間正逐漸形成一種在繼承與創新之間的和諧與默契。 采訪至此,你也許才會了解,年僅30歲的鄭萊莉為什么能在今年1月15日揭曉的“2004年中國十大經濟女性年度人物”榮膺大獎,而且是入選人物中最年輕的一位。“年輕而富有創造性,具有國際化戰略眼光,擅長運用信息技術改造和發展傳統產業,主動融入國際規則的制定。”這就是評委會給予鄭萊莉的評價。(原載于《長江》)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