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霍金:他為什么來中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7日 16:31 精品購物指南 | |||||||||
乍看到斯蒂芬·霍金的名字,很多人一定會眼花看成斯蒂芬·金,那個著名的美國恐怖小說家。而我們的主人公叫斯蒂芬·霍金。這個人,是曾預言“未來的中國必將領導世界科技”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斯蒂芬·霍金,和斯蒂芬·金最大的不同是:后者制造我們對未知世界的深層恐懼,而前者,孜孜不倦地在用畢生心血來解開這些未知。
斯蒂芬·霍金,這個現在全身上下只有眼皮能動的人,第三次來到中國,6月19日在人民大會堂做了一堂“科普”演講。有不少人沖著霍金的大名不遠千里趕來了,不惜重金買到一張門票。進場后如聽天書,當然大師的東西確實深奧,聽不懂很正常,不過聽不懂不應該是竊竊私語或呼呼大睡的理由吧,畢竟,我們應該尊重科學和科學家。 還有不少人,因為霍金的確難得一見,也因為這有可能是霍金有生之年最后一次來中國,所以,一下飛機,霍金就被團團包圍。其護理人員一再強調其不愿在這種場合被人照相,仍擋不住鎂光燈的“狂轟濫炸”。而這次在會場上,更是幾百人同時狂拍,主持人勸了7分鐘仍然無效,不得不搬出保安來“恐嚇”——與名人合影,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嗎?為什么總是舍不得丟棄這樣的習慣? 霍金來了!霍金的確是來了,可是霍金為什么來? 霍金為什么來:國人普遍熱愛科學? 恐怕未必,各地舉辦的科普展覽、科普講座等本是通俗易懂的活動確實門可羅雀,而國人的科技認知程度也普遍不高。這說明了什么?只能說很多人愿意出高價聽大師的演講不過是附庸風雅罷了,實際是一種很膚淺的“追星”行為。國人對科學的熱愛和強烈需求,正和國人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的嚴重匱乏成正比——二者的真實性都不容懷疑。也正因此,在國人對霍金及其《時間簡史》追星族一般的狂熱炒作,就早已遠離了科學精神。霍金的確是當代世界級的科學大師,盡管他的許多研究尚屬于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科學推想,也無損他的地位。《時間簡史》作為一部集中反映他的學術成果的科普著作,內中思想之深刻、洞見之深遠,更是毋庸贅言。但問題是:我們能懂嗎?看了書,你是否懂了“強德拉塞卡極限”、“光錐”、“裸奇點”、“無邊界條件”這些抽象的概念? 疑問:霍金是科學家沒錯,而且還是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明星。他用中國一句老話說就是:身殘志堅。而且,他是科學明星。既然是“星”,我們現在請出這顆星的目的何在?這也就引出了我們下一個問題—— 霍金為什么來:媒體炒作科學明星? 首先要問的是,我們為什么沒有自己的科學明星?有沒有科學明星先要看我們是否需要,任何事物都是“應運而生”的。我們是否有人群和機構需要科學明星?比如科研單位,比如廣大青少年、媒體、政府部門? 文體明星可以打造,可以炒作。科學明星當然也可以,所以之所以沒有自己的科學明星,那是因為傳媒還不覺得需要。這次霍金不遠萬里,辛苦奔波地來中國做講演,初衷未必來自他自己:這說明我們的社會和時代,開始需要科學明星了,開始在思考用科學明星來帶動新一輪的追星熱潮了。對于青少年來說,什么也沒有明星對他們的影響大,或者潛移默化,或者立竿見影,效益都是顯著的。而從《時間簡史》的出版商啟動對霍金的炒作,已經有十多年了。霍金的賣點在于他的輪椅和他的愛情——曾有傳言說他被妻子虐待,身上的傷痕可以作證。未知真假,卻惹得八卦的老百姓對科學明星的私生活起了無限的興趣。 疑問:明星效應帶來的影響,不可小覷。用科學明星帶動科普潮流,絕對高明。而要想找出一個科學家的賣點,可沒那么容易,我們的科學家們準備好了嗎? 霍金為什么來:促進科研機制改革? “霍金這樣的前沿科學大師出現不是偶然的,它跟教育體制有關,跟優秀人才是否有展示的舞臺有關。”中國社會科學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長李和風坦言。李和風對媒體說:“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科技投入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的科技創新落后于西方國家,科研機制落后是最大的原因。” 科研機制落后,需要改革不假。我們目前能做到的,就是用先進帶動后進,所以請出霍金。可是霍金的科研基金最早來源于英國皇家學會的支持,以及少量一些基金會的贊助。隨著霍金研究領域的加深,以及知名度越來越高,許多基金會都主動上門提供其科研經費。霍金的科研基地——“應用數學和理論系”大樓就是由各基金會出資建造成的。 疑問:就從這簡單的一點來說,這些科學基金會的建立還是任重而道遠。而我們國家的科研經費捉襟見肘,遠遠達不到科學家們的需要。霍金的來訪,能夠牽一發而動全身嗎?我們的科研機制準備好改革了嗎? 霍金中國行 1985年 霍金首次訪問中國,分別在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演講。 2002年 霍金二次訪華,他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發表演講時引起轟動。當時的江澤民主席還特地會見霍金。霍金在會面中說,相信再過50年,中國有望成為領導世界科學的國家。 2006年 這次是霍金第三次來到北京,但人們也遺憾地聽到這樣的消息:“本次訪問可能是霍金教授最后一次來北京。”因為據2006年國際弦理論大會主席、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此前透露,目前霍金教授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現在只有眼皮能動”。 霍金簡歷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曾先后畢業于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并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在大學學習后期,開始患“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運動神經元疾病),半身不遂。 霍金的成名始于對黑洞的研究成果。在愛因斯坦之后融合了20世紀另一個偉大理論——量子理論。他認為,宇宙是有限的,但無法找到邊際,這如同地球表面有限但無法找到邊際一樣;時間也是有開始的,大約始于150億到200億年前。1985年霍金喪失語言能力,表達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臺電腦聲音合成器。他用僅能活動的幾個手指操縱一個特制的鼠標器在電腦屏幕上選擇字母、單詞來造句,然后通過電腦播放聲音,通常制造一個句子要五六分鐘,為了合成一個小時的錄音演講要準備10天。1988年寫成科普著作《時間簡史》,至1995年10月該書發行量已超過2500萬冊,譯成幾十種語言,中譯本也已出版。 1990年與結婚25年之久的妻子簡·懷爾德離婚。1995年9月16日,與他的護士伊萊恩·梅森結婚。 本報記者 聞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