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我們離卓有成效到底有多遠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 03:34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黃建東 北京光華管理研修中心 培訓總監有調查材料說,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年9個月。在一個連續多年以10%的速度增長的經濟區域中,企業壽命卻如此短暫,在發誓要把企業做強做大的背景下,這個調查的結果幾乎令人難以置信。 一方面是管理者在追求“卓有成效”,另一方面是中國企業活不長,活不好。中國的企業現在離開“卓有成效”到底有多遠呢? “效率”不等同于 “有效性”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問:“效率”與“有效性”是否相同?辦事“效率”高的管理者可以是一個高效的管理者,但不一定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追求 “卓有成效”,首先要分清 “效率”和“有效性”。否則,“卓有成效”就根本無從談起。 《戰國策》所載的“南轅北轍”的故事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季梁給魏王講了一個關于趕路人沒頭沒尾的故事,把魏王都說得笑了,遂取消了攻打趙國的想法。難道世界上真有這樣糊涂的趕路人嗎? 這個故事實際上很好地詮釋了“效率”和“有效性”的區別。這個糊涂的趕路人帶了足夠多的路費,又有跑得快的好馬,還有高明的馬夫。這三項條件足夠讓他把馬車的“效率”高度發揮出來。但問題是,他要到南方的楚國,卻朝著往北的方向快馬加鞭。結果當然只能是離開他要去的目的地楚國越來越遠。 “效率”說的是“把事情做對”的能力,而不是“做對的事情”的能力。這是不能相提并論的兩回事。對管理者來說,首先要決定的是如何去“做對的事情”,然后才有可能做到“卓有成效”。離開了這個基本條件,企業也只能像寓言中的趕路人一樣,離開目標越來越遠。 “做對的事情” 接下來要問的是,中國的企業在“做對的事情”上的能力怎么樣? 企業要“做對的事情”,首要的是戰略決策:我們的企業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中?市場如何?銷售渠道暢通嗎?行業中的技術發展跟得上嗎?客戶是誰?客戶在哪里?產品如何定位?客戶需要什么樣的價值?能夠為客戶提供什么樣的價值?競爭對手是誰?有什么地方比人家有優勢?競爭力體現在什么地方?企業要往什么方向發展?發展道路上有什么障礙需要克服?現在的企業環境中有哪些有利因素?有那些不利因素?怎樣把長處轉化成為持續的競爭能力?等等。這個問題單子可以一直列下去。但是如果我們用德魯克的問題來問一下自己,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簡化為下面這三個問題:我們的事業是什么?我們的事業將是什么?我們的事業應該是什么? 有人在總結迄今為止的中國企業發展歷程時說,中國80%的企業破產,是戰略的問題。在企業發展的問題上,中國的企業管理者近年來強調的是“細節決定成敗”,是“執行力”,是“沒有任何借口”。我們不否認“執行力”、“細節”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細節”之所以有意義,必須要在正確的戰略指導下;“執行力”之所以重要,必須要在方向正確的前提下。否則,管理者豈不成了故事“南轅北轍”中的那位趕路人? 但是,對企業戰略性的大方向,我們的企業考慮得太少了。有些企業認為戰略是大而空的東西,不容易見效,因此也就不實在。因為我要賺錢,因為我要把企業做強、做大,所以我需要具體的招數,最好立竿見影。而執行上的細節,卻是見效快的、操作層面上“實實在在”的“真家伙”。這種認識,使得我們有的企業陷入了“細節決定成敗”、“執行決定成敗”等似是而非的“流行”的理論中。 敗于戰略失誤的例子舉不勝舉。 德隆在18年里從一家小企業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成為控股6家上市公司、跨越14個產業的大型民營企業。然而,隨著德隆系的崩盤,“德隆王國”轟然倒塌,一個巨大的股市神話傳奇不再。 1998年,旭日升集團銷售額達到了30億元,2000年總產量達到了103.6萬噸,在中國大陸飲品行業十強中位居第二,距中國飲料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僅一步之遙。但這個曾經獨領中國冰茶市場風騷的“旭日升”卻隕落了。 以軟件起家的巨人集團,在其輝煌期,業務曾橫跨電腦、保健品和房地產三大領域,最終陷入資金危機不能自拔。巨人總裁史玉柱在檢討失敗后調整戰略,重新站了起來。 曾經獨占中國火腿市場鰲頭的“春都”花謝了,當年稱雄一時的三株、愛多、秦池、銀廣夏、沈陽飛龍、百龍礦泉壺、亞細亞……現在幾乎都成了歷史名詞。 這些企業,顯然都不是“卓有成效”的。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