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元的哥不可復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4日 10:40 解放日報 | |||||||||
一篇題為《出租司機給我上的MBA課》的個人博客廣為傳播,“一個月可以賺8000元”的司機引起了各界的關注。昨天,大眾出租汽車公司證實了這位“神秘的哥”是該公司的老駕駛員臧勤,大眾出租還表示,將請他對全公司司機進行業務培訓。 對此,不少網民卻表示擔心:這位的哥的“生意經”說來說去就只有兩個字———挑客。假如每位出租車司機都像臧勤一樣精明,避開高峰時段拉客,或者挑選地點拉客,那么
會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筆者認為,不會! 在上海的出租汽車行業,駕駛員平均月收入在2000元到3000元之間。臧勤能月賺8000元,應該歸功于他從業17年積累的職業水準。有人說,所謂職業水準,應該是80%的精湛技藝,加上15%的特立獨行的認知與堅持,以及5%的靈光閃爍,缺一不可。如果沒有長期對一份工作的專注投入,就不可能掌握做好它所需的技能,沒有必備的技能就談不上特立獨行的認知,沒有特立獨行的認知,就不會靈光閃爍。因此,臧勤所擁有的本領是其智慧和實踐經驗的結合,同行不可能輕易“克隆”成功。 退一萬步說,即使所有的哥都能掌握臧勤的“挑客生意經”,也不會加劇“打車難”狀況。眾所周知,市場是一只看不見的手,具有自然調節的功能。假設所有“的哥”都學會了臧勤的經驗去挑選“長途業務”,那么“長途業務”勢必供不應求。這就會出現一個新的“機會成本”選擇問題:是繼續苦苦等候“長途業務”,還是轉而“跑量”搭載短途客?相信大多數駕駛員都會選擇后者,市場也就會重新回歸理性平衡。 筆者擔心的是,“8000元的哥”的故事會影響一些出租車駕駛員的心態:“人家能月賺8000元,為什么我只有2000多元?”對于缺乏職業水準的駕駛員而言,快速增收的途徑就是“加班營業”。筆者曾經有過一次乘坐“疲勞車”的驚魂經歷:駕駛員連續營業近20個小時,一邊開車一邊瞌睡,額頭撞上方向盤仍渾然不覺,險釀事故。在此,筆者要勸告各位的哥,月賺8000元的臧勤只是個別現象,以他作為攀比對象,實不可取。 陶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