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道中國·吳伯凡專欄·
2007年3月2日,中國信息產業部發布了中國聯通公司申請停止30個省市自治區尋呼業務的公示。經過20個公示日后,2007年3月22日信產部正式批準聯通的申請。
對絕大多數曾經使用過尋呼機的人(他們以為早已沒有人使用尋呼了)來說,這個公告勾起的是回憶和感慨。它讓人想起了上個世紀90年代初摩托羅拉尋呼機的那個著名的廣告。中國人差不多是從這個廣告中知道了摩托羅拉這個名字。在此之前,只有極少數的中國人知道這個名字——因為他們使用一種當時是奢侈品如今已經是文物的通信工具“大哥大”(其售價相當于普通人100個月的工資)。
摩托羅拉品牌強大的知名度就是在那個時候建立的。盡管摩托羅拉作為無線通信老大的位置早在1998年就已經喪失,讓位給諾基亞,但在中國人的感覺中,摩托羅拉仍然是這個行業的“大哥大”。
其實,如今的摩托羅拉已經焦頭爛額。今年年初,摩托羅拉公布了去年第4季度的業績:利潤同比下滑48%。為了削減支出,促進業績增長,摩托羅拉將于2007年上半年裁員3500人。 3月21日,摩托羅拉宣布,由于手機銷量下滑、價格環境不利以及3G產品缺乏,該公司第一季度將出現虧損。“利潤下滑甚至出現虧損”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行業中算不得什么重大新聞,這對于摩托羅拉來說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問題在于,摩托羅拉拿不出可以扭轉頹勢的解決方法,兩年來為它的業績立下汗馬功勞的豪華型產品RAZR的售價從500美元降到了不足50美元。蘋果公司推出的iPhone手機給摩托羅拉繼續以超薄型手機獲取高額利潤的策略造成巨大挑戰。何況iPhone不僅僅是“超薄”,它還擁有眾多擁躉的iPod向通信工具的延伸,既有RAZR遠不及的彰顯個性的外觀,更有強大的多媒體功能,最重要的是,與iPod一樣,它與互聯網(iPhone之“i”,也指Internet和IP)有著密切的聯系。
摩托羅拉面對的不僅僅是蘋果這個“空降”的對手。現在對它形成更大威脅的是它的宿敵,即奪走它老大的位置,并把它遠遠拋在后頭的諾基亞。
如果說蘋果是沿著便攜式、功能局部化、時尚化、多媒體的“PC”(即iPod)以及多媒體、網絡化、時尚化、具有PC功能的移動電話(iPhone)的路徑進入未來手機行業的話,那么諾基亞則是沿著相反的方向——從手機、多媒體智能手機、互聯網終端進入未來手機業的。二者殊途同歸。這就是說,下一步的個人移動終端的形態已經“在那兒”,各個企業攜自己特有的資源和能力,從不同方向進入這個領域(甚至Google也要推出自己的手機),設計和生產從內涵和外延皆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的手機——作為“萬能遙控器”和“數字化瑞士軍刀”的手機。
這種手機與作為移動電話的傳統手機在功能效用上具有質的差別。但它既不同于收音機和電視機——收音機和電視機是在一個以信息發送端為中心的“單向的一點對多點”的廣播網中運行的“啞終端”,也不同于電話(無論是固定電話還是移動電話)——電話是互動終端,但其所在的網絡是一個一點對多點的網絡。這種手機具有以前所有媒體和通信工具的功能——既可以作為單純接收信息“啞終端”來使用(內置收音和電視功能),也可以作為雙向互動的一點對多點的終端使用(像目前的手機一樣可以進行語音通話和收發短信、郵件)。
在這個意義上,它是一種多媒體移動終端。但這些都不是其實質性功能。它的革命性源于兩個因素。一是它所在的網絡是一個“雙向互動、多點對多點”的網絡,即互聯網。傳統的手機克服了“啞終端”(只可接收信息)的缺點,讓使用者(電話用戶)成為信息的“生產者”,但你在同一時間只能對一個人“生產”和“消費”內容,而在多點對多點傳輸的互聯網中,你既可以面對一個人也可以面對無數人同時“生產”和“消費”內容,每一個移動終端都同時是一個與電臺、電視臺、報社等傳統媒體一般的信息生產和發布平臺。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多點對多點的網絡里,每個接收者可以互聯互通(傳統媒體的接收者彼此隔離,是無法通音信的),形成一個個交往社區。這就是Web 2.0,其特點是讓所有在傳統媒體下只能作為毫無區別的、被動接收信息的“受眾”成為彼此互動的信息生產者。相對于Web 2.0的網絡,傳統的手機網絡只是一種技術意義上的網,其功能只相當于萬維網尚未發明之前的互聯網(只能用作收發電郵),只是方便了彼此熟悉的個人與個人的實時溝通,而不能實現“自由人的自由溝通和自由聯合”。
Web 2.0能實現自由人的自由溝通,但只是有限的。因為人一旦從電腦桌前走開,這種溝通就會終止。這就是說,以PC為主要終端的互聯網的互聯度太低。可以無線上網的筆記本電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互聯度,但其體積和重量讓互聯度的提高相當有限。1991年,時任施樂公司首席科學家的馬克·威舍爾指出,人們要的不是計算機,而是計算,甚至要的不是計算,而是他們要完成的任務和實現的愿望,因此他提出了“無所不在的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設想,強調把計算機嵌入到環境或日常生活中去,讓計算機本身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讓人們注意的中心回歸到要做的事本身。(待續,詳情請見《21世紀商業評論》4月刊,本文作者為《21世紀商業評論》執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