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國企業家全球最年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 13:27 南方周末
□本報記者 胡天舒 英國卡斯商學院最新一項研究發現,在全球大幅度跑贏大盤的上市公司中,45歲以下最年輕有為的前10名首席執行官(CEO)中,有8名是來自中國。是什么原因使中國擁有那么多的年輕企業家? “在全球范圍內,中國上市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最年輕。” 上個月,英國卡斯商學院(Cass business School)在一份全球少壯CEO榜單中得出上述結論。他們從2005年8月開始,對全世界主要股票市場的上市公司進行了連續52周的追蹤。 令他們感到吃驚的是,在全球大幅度跑贏大盤的上市公司中,45歲以下最年輕有為的前10名首席執行官(CEO)中,有8名是來自中國。 如果將這個排名放寬至50位,那么45歲以下的CEO有近一半是來自中國。比如排名第一的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斌,年僅34歲;第二位是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40歲的總經理陳進;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39歲的總經理王晉定緊排其后…… 卡斯商學院隸屬倫敦城市大學,在英國《金融時報》2006年全球商學院100強中排名第47位。 主持本次研究的卡斯商學院學者NeilBeasley在報告中毫不掩飾自己的驚訝:“在項目一開始,我沒有想到中國CEO的表現如此強勁,會在年輕CEO中占據冠軍位置!” 傳統觀念里的“年齡等于智慧”在當今中國商界無法劃上等號。據卡斯商學院提供的數據顯示,上海證交所上市公司CEO的平均年齡只有47歲,而全球500強企業的CEO平均起始年齡在2004年為55歲,日本日經指數公司CEO的平均年齡則為62歲。 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早就令外界震驚,現在,又多了一項令人震驚的內容。英國人并沒有研究那些遠離股票市場的中國民營企業。在它們中間,年輕的CEO也比比皆是,他們是在短暫的中國經濟轉軌時期抓住了各種各樣的商業機會,或是從海外帶回了先進的管理經驗,但他們的機會來自于在中國缺少更成熟的競爭者。 時勢造英雄 “我在國內的課堂上見到了很多年輕的CEO,而且他們的企業做得都相當不錯。”閻愛民說。他是美國波士頓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在美國生活了20年,近幾年來他開始執教于中國的長江商學院,為中國的CEO和高級管理者上EMBA課程。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李秀娟也有同感。她從家鄉新加坡來到中國工作的這幾年,僅僅在小小的長三角地區,就已經看到了太多年輕有為的CEO。因此對于卡斯商學院的研究榜單,她并不感到驚訝。“榜單上的都是上市公司的CEO,其實中國還有很多民企臥虎藏龍,”李秀娟說,“那些CEO因為公司沒有上市所以不為人所知,但我覺得他們非常有潛能在未來做出大成績。” 全世界前50名少壯CEO里面,中國就占了23位。這說明什么?中國的年輕CEO比外國同行更能干?伊 利集團董事長、38歲的潘 剛認為,這并不能說明中國CEO的個人領導力比國外同行更出色。 胡潤富豪榜創始人胡潤也表示,歐美的企業一般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中國改革開放剛剛20多年,涌現出一批年輕的創業型CEO是必然的。 也正因為如此,在胡潤百富榜上,平均年齡是47.8歲。 換言之,中國經濟持續的高速成長,給青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快速成長的平臺。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整體環境的變化和市場化進程快如中國,在這里生存,管理者必須擁有迅速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各種不同的企業比如外資、國企、民企之間激烈的競爭和混戰,以及國外信息的進來和我們的企業管理者們走出國門,都使得他們的決策能力在短時間內得到大提高。”閻愛民教授說。 中國特殊的經濟發展階段,大大縮短了企業管理者學習曲線的時間跨度,使他們可以在職業生涯上迅速地躍升。閻愛民教授介紹說,現在歐美國家有很多人都認為,中國是觀察宏觀改革和企業微觀變化的天然實驗室,中國的CEO們都屬于“經驗壓縮”型的管理者。 “我覺得是時勢造英雄。”中歐教授李秀娟說,“中國是一個新興市場,新興的企業就比較多,肯定會造出一批管理者,45歲以下的這批人,在接觸面和成長背景上面還是有很大優勢,被市場催化出來,形成了這樣的一組人。” 觀念的差異 在中國這一“天然實驗室”的背景下,中國年輕企業家的崛起也并非全靠機遇,其中很多人迅速地完成了市場的歷練過程。 很多人認為伊 利集團董事長潘 剛是一個相當幸運的人,但很少有人知道潘 剛做市場那會兒,在火車上睡座位底下的經歷。 已逝的上海均瑤集團前總裁王均瑤在進入長江商學院時,正好碰上閻愛民教授面試。閻教授給他的面試分數打得很高。 “面試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不錯的管理者。”閻愛民說,“很年輕就從溫州打到上海,他去世以后,兩個弟弟也把企業做得非常好。他們確實有摸爬滾打的精神。”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卡斯商學院評選出的中國上市公司CEO多半出自國有企業。中國在1993年就出臺了干部年輕化的政策,為國家公務員限定了60歲(男)和55歲(女)的退休年齡。這樣做的原因可能是,在領導者仍然由行政任命產生的國有企業中,并沒有證據表明,年紀大的管理者比年輕人更有經營能力。相反,年輕人可能知識更新更快,也更愿意接受市場經濟這一新事物。 選拔干部的年齡限制,也反映了中國和歐美在“年齡”觀念上的差異。例如“五六十歲”的年齡,在美國可能是一個經驗豐富、體力充沛的事業黃金時期,如果因為年齡問題把一個60歲的CEO趕下臺,在美國是不可思議的。 但是在中國,一說到了五六十歲,政府官員也好、企業領導也好,基本上到了“強弩之末”,沒什么上升空間了。 此外,選拔企業管理者機制的差別,也導致了中國CEO的年輕化。閻愛民發現國內很多學生都是讀完了高中讀大學、讀完大學接著讀研究生這么一個“校門到校門”的過程。但是美國人大學畢業以后,一般是直接去工作,少則三四年,多則五六年,然后再去讀研究生學位。 “畢業以后他們憑借著工作經驗、學歷再重新起步,到企業里面做一個中層或中層以下員工去發展,在一個行當里慢慢耕耘,最后要爬到CEO的位置確實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閻愛民說。 期待“全天候飛行員 ”美聯儲前任主席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60歲的時候甚至還沒有進入職業高峰期。后來格老以80歲高齡退休,即使這樣,他似乎也沒有“領會”退休的概念。 中國少壯CEO占據主要席位,并不代表中國所有的行業的領導者都是年輕的。相反,“經驗”在很多行業非常寶貴,比如汽車制造業、金融業,爬到CEO的位置上可不是那么容易。這些行業的經歷是不可以壓縮的,必須非常老到的、年齡大的人來擔當CEO重任。 年紀輕輕做上CEO固然令人羨慕,但有多少中國的CEO可以在這個位置上持續地做下去呢? 韋爾奇33歲成為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經理,44歲成為CEO,并在這個位置上待了二十年。在他的管理下,GE贏得了600%的收益增長。 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一個CEO像韋爾奇做得這么久、這么成功的。 拋開政策性的因素,中國的CEO們都是在某一個行當中做得比較深,但是橫向比較窄。閻愛民教授打了一個比喻,好像航空業中有的飛行員只能飛747,有的只能飛777,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飛機都能開的“全天候的飛行員”卻非常少。 蘋果電腦公司就是敢請來百事公司的CEO斯庫利做自己的CEO,中國有這樣跨行業駕馭的企業家么? 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在10年之內還看不到放緩的趨勢,但是這個經濟體最終會走向成熟,那個時候大批量制造黑馬的事情或許就不那么容易了。 感謝卡斯商學院Martin Zhu對本文提供的資料和采訪支持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