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全球化歷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04:52 第一財經日報
專訪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副院長Mark E. Zmijewski教授: 陳雪頻 編者按 新加坡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全球商學院的眼光,也在吸引著那些亞洲經理人的眼光。這座城市的商學院在經歷怎樣的全球化?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就是一個很好的范本 壽玉瀅每月都會從上海飛新加坡一次,并在那里待六天。她是一家跨國公司上海分公司的總經理,她去新加坡的目的不是商務旅行,而是去讀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EMBA課程。 像壽玉瀅這樣的職業經理人還有很多。每月下旬,就會有88位來自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等24個亞洲國家的職業經理人,齊聚在位于新加坡的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亞洲校區,參加為期六天的高度密集的EMBA課程。他們參加的EMBA課程和芝加哥大學全職的MBA課程完全相同,拿的也是芝加哥大學的MBA文憑,強度要遠超過國內的那些EMBA課程。 雖然在上海也有一些很不錯的EMBA課程,壽玉瀅舍近求遠,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金字招牌”。在2006年的《商業周刊》全美商學院排名中,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排名第一,有六個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任教。更重要的是,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也是唯一一個在亞洲設立分校的美國頂尖商學院。 六年前,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買下了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古宅,內部翻修一新,改造成了一所商學院。這座古宅原本是一個華人鹽商所有,后來被收歸新加坡政府所有,和新加坡總統府隔街相望,這幢“古宅”已被認定為國家級遺產建筑。除了新加坡的亞洲分校區之外,芝加哥大學還在倫敦有一個歐洲分校區,這兩個分校區都主要從事EMBA教育。 商學院的全球化 Mark E. Zmijewski是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副院長,他這個月的日程安排是這樣的:前兩周在芝加哥大學本部校區教學和作研究;第三周飛到新加坡,在那里待一周,給那里的EMBA學員上課;第四周,他又將飛到英國倫敦,給那里的EMBA學員上課一周。 這位副院長的行程幾乎是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全球化的一個象征。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創立于1898年,是美國第二所商學院(第一所是沃頓商學院),目前擁有3000名學生,包括500名EMBA學員,這500名學員分布在美國、倫敦和新加坡等三個分校區。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現在的近500名EMBA學生來自大約50個不同的國家。其中亞洲校區的學生來自24個不同的國家,歐洲校區的學生來自20個不同的國家。Mark E. Zmijewski認為,這種多元化的學生背景保證了學生來源的國際化,方便培養學生們的國際視野。 芝加哥大學的全球化開始于1994年,那一年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設歐洲校區。2004年,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將歐洲分校從巴塞羅那遷到了倫敦,Mark E. Zmijewski認為,這是因為倫敦的商業氛圍和媒體環境更適合設立商學院。據《金融時報》報道,倫敦也是EMBA項目的一大熱地,全球前15名的EMBA項目有7個項目在那里有教學點。 1997年,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開始計劃在亞洲設立一個分校區。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亞洲校區總裁巴貝斯(Beth Bader)透露,當初也曾考慮過香港,后來還是決定將亞洲校區設立在了新加坡。 雖然幾乎所有亞洲的一流商學院都在謀求和歐美的一流商學院合作辦學,但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還是決定獨立辦學。用Mark E. Zmijewski教授的話來說,就是要給學員一個“純粹的芝加哥大學文憑”,“我不認為那種發兩個文憑的項目優于只發一個文憑的項目,關鍵在于這個文憑本身的含金量。” 巴貝斯認為,很難在亞洲找到和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同樣好的教授,而且這種方式能夠保證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幾大校區的EMBA教育的水準保持一致。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也和全球其他商學院有學生交換的計劃和研究合作的計劃,但是沒有合作頒發文憑的計劃。 全球化的教學方式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共有16門核心課程,每門課程持續6天時間。去年的學費為9.6萬美元,這就意味著每個學員要為這里的教育支付每天1000美元的學費,這還不包括16次往返新加坡的交通費用和差旅費用。據悉,今年的學費則漲到了10.2萬美元。 劉偉覺得這是一筆劃算的投資。他是上海人,目前在日本工作,出任IBM事業轉型外包顧問,每個月都要從日本飛到新加坡念書。劉偉的同事都是美國一流商學院的MBA,他覺得能夠在不放棄目前工作的情況下,這依然是一個值得投資的選擇。 在這里,他要和來自24個國家的87個同學一起上課和交流,其中包括8位中國學生。Mark E. Zmijewski教授表示,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有意提高在中國的比例。這88個EMBA學員的行業背景、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因此思考問題的方式也完全不同。 “中國人大都以問愚蠢的問題為恥,而許多歐洲人則認為不問問題是愚蠢的。”壽玉瀅在描述她眼中的文化差異時說。這88個學員平時聚在一起上課,上完課之后則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5~6個人,這些人來自不同的國家,思維習慣差異很大。 壽玉瀅坦言,她一開始并不適應這種高強度教學和如此多元化的討論,并很擔心自己能否堅持下來。不過幾次課程之后,她終于適應了這種多元化的討論背景,“就像我們的客戶來自不同的國家一樣,我必須適應不同背景和個性的人,這種訓練對我是有幫助的。” 這也是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在全球設立分校區的主要目的,Mark E.Zmijewski教授認為,通過這種高強度的訓練和多元化文化的磨合,可以使得學員更具國際化的視野,而且具備在多元文化的團隊中協作。 為了加強課程的實踐性,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還定期邀請企業家人士過來為EMBA學員授課。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教授也和企業之間有緊密的合作關系,保證教授能夠真正了解那些高層經理人和企業家在想什么,從而為EMBA學員提供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