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藝術與科學都是世界性語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7日 04:43 經濟觀察報

  Luca Zordan/文 實習生 呂英博/譯

  馬力諾·戈里奈力(Marino Golinelli)先生是一位從事制藥生意的意大利化學家,又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著名收藏家,他的工作室分布在意大利博洛尼亞、美國紐約和中國北京。

  1988年至今,馬力諾·戈里奈力一直擔任戈里奈力基金會(Golinelli Foundation)主席,此基金會主要致力于科學的研究和傳播。2006年6月,享譽國際的瑞士盛事——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邀請他帶著他的基金會和有關藝術與科學的藏品前來參展。

  最近馬力諾·戈里奈力為了一個與

意大利教育大學研究部(MIUR)和北京科學技術協會合作的項目再次來到了北京。在此之前,他與妻子Paola和一些當代藝術家朋友們剛剛參加完三場在亞洲的藝術雙年展。

  Luca Zordan(以下簡稱LZ):在我們這個特別注重宣傳的社會,藝術和科學是被截然分開的兩個世界,是為普通人難以理解和接觸的東西。您能談談它們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嗎?

  Marino Golinelli(以下簡稱MG):在我看來,互動性、情感性、娛樂性和關聯性這些都是構成藝術和科學體驗的基本元素。另外一個共通點就是:藝術和科學都是世界性的語言。因為當你用它們與人溝通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再去學習另外一種語言。更重要的是,它們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教會我們如何生活,而生活無疑是我們最關注的東西。

  LZ:自從1988年創立了戈里奈力基金會,您一直對教育特別關注,為了讓年輕一代具有責任感,您組織了座談會和相關活動,還為學校做演講。

  MG:我原來研究化學,后來轉向了生物工藝學和遺傳學等其他不同的學科。我們有一個教育項目,叫“廣場上的科學”。目的是借助臨時的露天科學中心把科學帶到城市、鄉鎮和農村去。學校和公民將可以接觸到展覽、多媒體秀和戲劇演出。藝術家也會被邀請參加到這樣的活動中來。這樣的項目可以愉快順利地進行,依靠的是不斷地探索和鼓勵激發人們的互動。我相信廣泛的參與才能達成共識。

  LZ:那么藝術是什么時候并且怎樣進入您的生活的呢?

  MG:我曾經研究過原子結構,我為那種抽象化的過程而深深著迷,我的意思是那是種抽象藝術。從那時開始,我喜歡上那些用科學的形象和表達方式來反映我們的感知的藝術品并開始了收藏。比如,大衛·拜恩(David Byrne)在1996年創作的《通往天堂的星光道:藍血》(Starway to Heaven: blueblood)。它把英鎊的樣子以DNA螺旋結構的形式展示在一個盒子里面;安尼詩·卡普爾(Anish Kapoor)的作品“無題”(Untitled)出色地用發光的雪花石膏、顏料和流動的反光面表現出了人類的血;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吉爾伯特和喬治組合(Gilbert&George)用巨大的帆布描繪精液、糞便和尿液的分子結構的作品——褻瀆小便(Piss on Piss )和1996年的一幅名為“血在威尼斯”(Blood is in Venice)的攝影作品。照片中,一對結晶狀的尿液懸掛在米蘭的一所房子的墻上。

  LZ:您這次來北京是為了與意大利文化部合作的一個科學項目?

  MG:是的。這次,我和戈里奈力基金會的副主席Lanfranco Masotti教授受邀來展示我們的遠程實驗室。這是一個在教授活體科學知識方面應用遠程控制實驗室的項目。通過這個遠程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便可以控制在意大利進行的活細胞試驗。

  LZ:您剛剛從三場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亞洲當代藝術展回來。其中哪個最有趣呢?

  MG:坦白說,我最感到震撼的是韓國的光州,那里的展覽和配套的眾多文化活動擁有不可思議的藝術力量。我沒想到可以看到那么多的藝術館、博物館和數量驚人的新藝術以及富有創造力的相關活動。

  單說雙年展,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新加坡的那場。展覽被分散在城市的中心地帶,我們得步行去各個展點,向路人詢問方向。為了看到一些藝術作品,我們還要進入一些宗教建筑,其中包括一個穆斯林清真寺、一個基督教堂、一個佛教寺廟、一個印度教寺廟,還有一個猶太教會堂。在舊市政府大廈上演的一場演出中,刺激的原動力和與城市之間有趣的互動使人們也成為了當代藝術作品的一部分。

  LZ:您最喜歡的作品是什么?

  MG:馬修·瑞奇(Matthew Ritchie)的策劃(Mastermind)。那是一個多層次的極富視覺沖擊的作品,正如他作品中常見的復雜繪畫和裝置,這個作品中有著大量的創造物及雜亂不定性的輪廓。吸引我的是它通過一系列的色彩、線條、顏料、金屬和光線來表現的那種宇宙哲學的原始材料。

  LZ:在中國有沒有您特別感興趣的藝術家?

  MG:我知道很多的中國藝術家。我非常欣賞陳箴的作品,那里面有一種哲學的暗示。我也非常喜歡王慶松的大幅攝影作品,喜歡他用當代的模特和布景去再現歷史的感覺。現在我比較關注馬六明的東西——黑色的主色調和稀疏的粉色垂直線條,看起來很抽象,但事實上那就是藝術家的臉。他是一直在用身體來進行藝術創作。

  鏈接

  大衛·拜恩(David Byrne)

  1952年出生于蘇格蘭,現居紐約。從大學開始,他便受邀在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博物館和藝術館展出他的攝影和設計作品。

  安尼詩·卡普爾(Anish Kapoor)

  1954年出生在印度的英籍印度人。其作品表現的主體與形式總給人一種空靈、變化和無形的視覺沖擊。1991年榮獲由倫敦泰特(Tate)藝術館頒發的特納獎。

  吉爾伯特和喬治組合(Gilbert & George)

  吉爾伯特,1943年生于意大利的南蒂羅爾;喬治,1942年生于英格蘭。二人以“吉爾伯特和喬治組合”(Gilbert & George)聞名。2005年,他們代表英國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

  馬修·瑞奇(Matthew Ritchie)

  英國人,1964年生人。現居住、工作在紐約。他以繪畫和裝置聞名于世。

  陳箴

  1955年生在上海,2000年去世。陳鐘情于全球跨文化的社會動力。過去十年里,他的作品被廣泛展示在亞洲、非洲、歐洲和南北美洲的各大展館。

  王慶松

  1966年生于中國湖北,畢業于四川美院。現工作和生活在北京。他的很多知名攝影作品中,模特都是用當代的重建手法來演繹西方名著中的人物。

  馬六明

  湖北黃石人,中國最早用身體從事

行為藝術的藝術家之一。他的表演是赤裸著身體,臉上畫著濃重的女性妝容,即馬六明的女性形象——芬·馬六明。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