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2006年教育新聞另類盤點 名校失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2日 12:52 北京晚報

  ——對2006年教育新聞的另類盤點

  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剛剛過去的2006年,對這些堪稱全國一流的高等學府來說,可謂流年不利:苦心引進的海歸大師被質疑為“水貨”,精心樹立的“高、大、全”的學生典型在一夜之間被顛覆,向來只習慣被考生擠破校門卻遭到高考狀元的無情拋棄,畢業生從來“不愁皇帝女兒沒人嫁”卻因為找不到工作而跳樓……在一輪又一輪的爭議和漩渦中,籠罩在名校頭頂的光環正慢慢消散,代之而來的是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漢芯”造假

  卷入高校:上海交通大學

  關鍵引語:“漢芯一號在問世3年時間內,向國家各部門成功申報項目40多次,累計騙取無償撥款突破1億元。”——神秘舉報人

  事件回放:1月17日,一位神秘舉報人在清華大學BBS上發布的一則神秘帖子,揭開了漢芯造假的黑幕:2003年2月,在摩托羅拉公司做測試的工程師陳進,將一片從美國買來的MOTO-freescale 56800芯片,雇人磨掉原有標志再加上自己的LOGO,“研制”成了“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漢芯一號”,并借此當上了上海交大教授、博導、微電子學院院長。5月12日,上海交大通報對“漢芯”造假事件的處理結果,陳進被撤銷各項職務和學術頭銜。

  周刊觀點:對于中國的黃禹錫,僅止于組織方面的處罰,而至今為止,沒有人因漢芯造假事件受到任何法律上的追究,如果制度不健全,類似的事件還會上演。

  “水貨海歸”

  卷入高校:北京大學

  關鍵引語:“有消息說北京大學40%的引進人才都是海外的,但你去美國調查一下,我擔保大部分是假的。”——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著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教授

  事件回放:“北大引進的很多海外學者拿著全職的錢,但一年中大半的時間仍然在國外大學擔任全職。”7月,丘成桐教授一句話,引爆了北大的信譽危機,網絡上甚至出現了北大從海外引進的學者大名單,并公布了他們的海外任教履歷,稱這些教授大都是“有海外全職的”。北大對此回應說:“北京大學引進的海外人才質量是高的,不存在虛領報酬的問題。”

  周刊觀點:北大與丘教授的“口水戰”雖然暫時平息,但圍繞此事的爭議卻難有結果。對此,有人建議,應引入公正獨立的第三方對事態進行調查和處理,方可正明視聽,明辨真偽。

  高校愛上“

高爾夫

  卷入高校:北京大學、廈門大學

  關鍵引語:“我不打高爾夫,對高爾夫一竅不通。”——北大校長許智宏事件回放:8月,有媒體披露:北京大學計劃把高爾夫球列為選修課,并在未名湖畔的校園東操場修建高爾夫練習場;10月,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在一論壇發言時又出驚人之語,2006級廈大學生都要上高爾夫球課。他表示,培養精英是高等教育公益性的最高體現。

  周刊觀點:在輿論的聲浪中,北大修建高爾夫練習場的計劃最終夭折,而廈門大學,卻只是以媒體的報道不準確加以解釋,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狀元“改嫁”

  卷入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關鍵引語:北大清華淪為二流學校——眾多媒體

  事件回放:高考狀元放棄北大清華轉投香港高校成為2006年高校招生的一大熱門話題,據不完全統計,6所在內地招生的香港高校共錄取了包括北京市文、理科狀元在內的15名內地各省市的高考狀元。

  周刊觀點:2007年還會掀起香港高校和內地高校之間的“狀元大戰”嗎?這是不少人關心的問題。據媒體報道,幾乎每一所香港高校都明確表示,不會再集中關注狀元了。“有香港高校因為這樣而和內地高校鬧得很不愉快。”一位香港高校的招生負責人透露了其中的秘密。

  “觀光”電梯

  卷入高校:中國人民大學、聊城大學

  關鍵引語:“我們承載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教育,這種客觀現實不容許奢華。”——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

  事件回放:8月初,媒體報道中國人民大學耗資百萬給學校三層食堂修建了豪華觀光電梯;10月初,有網友更是在網上貼出了自己搜羅到的“高校豪華校門”,其中尤以山東聊城大學校門為“高校最大、造價最高的大門,造價居然達8000萬元”。(后來聊城大學證實,該校校門造價300萬元。)

  周刊觀點:事件發生后,很多人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每年大學新生報到時,總有因交不起學費而放棄入學的事件被報道出來,為什么還有這么多高校對此熟視無睹,依然熱衷于花巨資裝點門面呢?

  “失業”研究生跳樓

  卷入高校:清華大學

  關鍵引語:“不明白清華的為什么還跳樓,我們這些做夢都想讀清華。”——水木清華網站上的網友留言事件回放:10月30日,一名清華大學化工系畢業班的碩士研究生,在福建泉州姑姑家附近的一座學生公寓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警方在他身上找到一份遺書,上面寫著“爸爸媽媽,兒子不孝,找不到工作……不愿意成為家里的拖累。”

  周刊觀點:一方面,大學生就業難仿佛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另一方面,最新的一項社會調查卻顯示:六成高校大學生寧可失業也不愿意下基層。

  “陪聊”創業風波

  卷入高校:北京大學

  關鍵引語:“光華畢業,求職受阻,自謀生路,多謝支持。”——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畢業生高健

  事件回放:10月25日,剛從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畢業的男生高健,在北大三角地擺出招牌招攬“陪聊”生意。11月6日,央視名嘴馬斌在其主持的《馬斌讀報》中指責高健不好好學習,“無所事事,不學無術。”一場口水大戰就此開戰。

  周刊觀點:我們的大學培養的是精英還是普通的社會勞動者?“陪聊”創業是不務正業還是一種應該激勵的自主解決就業難的方式呢?似乎這才是這場口水大戰的實質。

  “少女總裁”

神話

  卷入高校:北京師范大學

  關鍵引語:“百年名校鬧出這么個笑話,換做誰都不好受。”——一名北師大學生

  事件回放:跨國公司亞洲區副總裁、年薪不低于50萬、編程得國際大獎、擁有100項發明、3項發明獲國家專利、舞林高手……這一系列成績都是由一位21歲的大四女生所取得的。2006年12月7日,北京師范大學主動向媒體發布了這一“重磅新聞”;然而,有網友指出,該名女生簡歷寫著“擁有百余發明,三項國家專利”,而在中國國家專利檢索網站上僅能檢索到一項專利記錄;另外報道中提及其“擔任ACM亞洲區執行主席”的細節也遭到網友質疑。

  周刊觀點:從學術造假到“造星”,我們的高校也終究逃不出名利的誘惑。本報記者 丁肇文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