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思MBA教育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7日 15:30 經濟觀察報 | |||||||||
馬浩 MBA教育危機:管理學者的自我批評 最近,正當MBA教育在中國剛剛走過起步階段并開始穩步發展的當口,國外管理學界和有關媒體上,出現了幾起頗為引人注目的事例,對現行的以美國模式為代表的MBA 教育方法
杰夫瑞·菲佛,圍繞“權力”為核心研究管理學的明星學者,在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和組織理論等領域提刀走馬30余年,是建樹宏大的學界宿匠,在美國管理學會——世界上最大和最權威的管理學研究者學會——2002年所出版的《管理學會學習和教育》創刊號上,以聳人聽聞的《商學院的終結?成效不足,養眼有余》為題,對MBA教育的功能和效果首先發難,指出管理人員的MBA學位(尤其是不知名學校的)以及讀MBA時的分數成績都與職業成就沒有多大相關性。商學院教授的研究對管理實踐既沒多大關系,也沒多大影響。現有的頂尖學校是在現有游戲規則下勝出的,他們不會自掘墳墓。因此,商學院徹底的洗心革面,基本無望。盡管如此,他希望商學院能夠向醫學院、法學院和工程學院等職業院校學習,力圖與為管理這一“職業”進行服務的使命更加相關,而不是向文理學院那樣更看重自己的學術地位。 亨利·明茨伯格,以研究管理者的角色和工作特點出道,在戰略過程、組織結構和組織中權力政治等研究領域貢獻卓著,以闡釋“自生戰略”和強調管理的藝術性一面著稱,學識淵博,著述甚豐,于2004年再掀波瀾,以故弄玄虛的《要管理者,不要MBA》為題,對現行的MBA課程體系和運作方法大加挑戰,前半部批判現實,后半部鼓吹解決方案。其中對現有MBA項目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兩點:在訓練和提供管理技能方面非常沒有成效;給學生灌輸的對理性分析的盲目崇拜和輕信以及管理者只對股東負責的謬論是MBA教育失敗的不可否認的根源。可以說,現有的MBA項目,是在錯誤的地點用錯誤的方法培訓了錯誤的人選從而導致了錯誤的結果。什么是更有效果的出路呢?明茨伯格自己設計了一個旨在專門造就“管理者”的全球培訓項目,一個由橫跨英、加、印、日、法五國總共五個大學參與,并有多個公司提供現場活案例的項目。學生們在比學校課堂更相對放松和真實的環境中“總結”和“反思”在項目中“自然而然”體會到的或已有的見識。 薩門綽·高沙兒(2004年已故),哈佛商學院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曾任職歐洲管理學院、倫敦商學院、國際商務和跨國公司,是全球競爭戰略研究的權威,社會交換理論的忠實信奉者和實踐者,精力旺盛、能力過人,在其身后發表的最后一篇論文中(2005年3月),毫無遮攔地指出《壞的管理理論正在摧毀好的管理實踐》。他大肆批駁以休謨、邊沁、洛克為代表的極端個人主義哲學,以及反應在當代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芝家哥學派的哲學取向,并以“代理人理論”和“交易費用理論”為壞理論的典范,捎帶上博弈論和談判理論作為陪綁,對商學院里彌漫著的“對人性丑惡自私性的堅信不移”和“對管理者的極端不信任”深感切膚之痛,并斷定安然公司等商業丑聞現象的出現,就是現行MBA教育體制種下的禍根,因為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極端功利、道德淪喪、精于分析、善于盤算、不擇手段、惟利是圖的管理人員。并強調指出,對人的尊重和欣賞將是扭轉局面的惟一可行的線索。 沃倫·本尼思,領導學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被《福布斯》雜志譽為“領導學大師部落的酋長”,不僅研究領導學,并親身實踐領導力,20歲時在二戰時期的德國戰場上任美軍最年輕的步兵隊指揮官、任大學校長長達26年、美國商會董事、曾執教于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財富500強企業的咨詢師、4位美國總統的顧問,直白了當地解析《商學院如何誤入歧途》。本尼思明確地指出對“科學性”的過于注重和追求,導致商學院畢業生受訓的分析技能與面臨的復雜管理任務之間嚴重脫節。“在必須用混亂和不完全的數據做決策的商業領域,統計與高級方法論的應用可能會使管理者更加盲目而不是更加清醒”。“今天,完全可能在管理學教授中找到這種人,他們除了作為顧客以外從來沒有進過任何一個真正企業的大門”。當然他并沒有主張完全反對商學院擁抱“科學性”和嚴謹的方法,而是認為不應當忽略對管理者判斷力和領導力的培養。 不難看出,有一個共同的觀點貫穿四位學者的論述,那就是商學院對科學性和學術性的極端推崇以及同時對管理技能、理論與實踐的相關性和對人的忽略。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這四位對商學院體制開刀的學者全是管理學領域的。這便引出一個令人思考的問題,為什么只有管理學領域的人才關注商學院的種種弊端呢? 有幾種可能的解釋。不揣冒昧,猜測而已。 對商學院其他領域的教授們來說: 1)或者因為本領域科學化程度甚高,已經基本上不需要關注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比如經濟學,可以以學術的名義自娛自樂,反正經濟學有用沒用大家都得學,還都得考過; 2)或者研究對象是一個具體的職業,比如會計學,可以像醫學那樣學以致用,至少哈佛兩個會計教授把幾個業績指標湊在一起,貼個標簽兒“平衡計分卡”就能名揚世界,所以毫無怨言; 3)或者學科進入門檻兒較高,比如金融,數學公式一點兒不比經濟學少,再整幾個類似物理學一樣精致的定理,干脆更加職業和玄妙一點,隆重推出“金融工程學”,可以到華爾街掙大錢,商學院教書混好了也能掙半?藎個百萬美金。又有那么多盼著到華爾街掙比你更多錢的學生們支楞著耳朵聽你侃,賓主盡歡,得意還來不及呢; 4)或者學科本身根基淺,地位不牢靠,比如管理信息系統,IT轉冷以后,學生興趣大減,當年直逼金融系和會計系的教授工資現在也比其他系慘; 5)或者科學化程度還不如管理學走得遠,比如市場營銷,光講戰斗故事也能對付一陣子,雖然有一部分學者要把營銷搞得像經濟學一樣的去玩數據、建模、搞科研,上課的時候真正想賣和好賣的東西大多還是戰略管理領域的東西,自己的學科名分以及獨立性還沒整周全。 所以說,商學院里,別人要么無所謂,要么過得好好的,要么無可奈何。只有管理系的人,原來想用科學的辦法提升自己在學術界的地位,從而過得更好;現在,當科學化程度日益提高時,又想用重視實踐的辦法增強自己學科的實踐相關性,從而過得更好。當然,商學院,有的也稱管理學院。應該說,管理才是商學院的主要存在原因。因為在實踐中對應的管理活動,是企業經營的主要功能。 自己創業也好,當職業經理人也好,管理技能和藝術至關重要。最終拿總的,經營企業的,是管理者,是會管理的人。缺什么,管理者可以聘什么。因為你是管理者,你可以根據需要雇經濟學家當顧問;雇金融家理財;雇會計做賬;雇工程師管生產;雇營銷者闖市場,而管理,則必須靠你自己。 但如果你說,我就是管理系畢業的,但我不會管理。好么,這時候你不罵管理系才怪呢。 我想,這可能就是四位管理學明星學者的憂慮和質疑的初衷吧! 商學院精英人士的憂慮和質疑 杰夫瑞·菲佛 管理人員的MBA學位(尤其是不知名學校的)以及讀MBA時的分數成績都與職業成就沒有多大相關性 亨利·明茨伯格 MBA課程體系在訓練和提供管理技能方面非常沒有成效;給學生灌輸的對理性分析的盲目崇拜和輕信以及管理者只對股東負責的謬論是MBA教育失敗的不可否認的根源 薩門綽·高沙兒 商學院里彌漫著的“對人性丑惡自私性的堅信不移”和“對管理者的極端不信任”,是現行MBA教育體制種下的禍根 沃倫·本尼思 對“科學性”的過于注重和追求,導致商學院畢業生受訓的分析技能與面臨的復雜管理任務之間嚴重脫節 商學院的挑戰:理論和實踐的游離 斯坦福大學的杰夫瑞·菲佛、麥吉爾大學的亨利·明茨伯格、倫敦商學院的薩門綽·高沙兒和南加州大學的沃倫·本尼思等對現行MBA教育的弊端分別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從實用的角度看,筆者似乎有些傾向于同情他們對商學院過于科學化而忽視實踐相關性的弊端進行的共同的批評。 在商學院里,經濟學通常是MBA的必修課。讓我們以商學院中的經濟學家為例。這些職業經濟學家,大多是以經濟現象為素材、借口、平臺和境遇,玩弄智力和數學游戲的學人。而真正要經世濟民的人往往并不真正懂經濟學。也就是說,懂經濟學的人通常不懂經濟,不能解決經濟問題;懂經濟的人,正在解決經濟問題的人,通常不懂經濟學。 然而,上述現象實際上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問題,因為各有各自的任務和使命。經濟學的目的和使命在于保持和推動經濟學作為一個學科和研究領域自身的發展,而搞經濟的人的任務和使命是實際去搞經濟,而并不是為了去應用所謂的經濟學。實事求是地說,經濟學在某種情況下可以幫助搞經濟的人去更好的搞,而搞經濟卻不一定必須先弄懂經濟學或者先弄懂所謂的經濟理論。尤其是那些貌似神乎其神煞有介事的高深理論。 強調理論重要性的人,通常會引用凱恩斯的一句名言:“每一個自認為不受任何理論約束的政客都注定是某個雖然已經見鬼但其理論已經成為常識的理論家的奴隸”。其實,話還可以這么說,“任何高明的理論家的理論可能都只不過是除了理論家之外盡人皆知的某位高人精彩實踐的一種抽象概括和總結”。 上述判斷對管理學應該說同樣適用,只不過管理學還沒有像經濟學那樣走得離現實那么遠,當然管理學理論也沒有達到像經濟學那樣精致和嚴謹。好在學管理的人,雖然在管理學還遠沒有像經濟學那樣為科學而科學,就已經迷途知返了。而學經濟學的人還熱衷于不厭其煩地告訴公眾他們如何不夠聰明,一如既往地嫌搞經濟實務的人因為不懂經濟學而顯得那么愚蠢而竟不自知并主動求教。 說實在的,即使管理學按上述四位學者主張的道路去發展,它也不可能成為導致企業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必然條件。因為,管理者,不像醫生、律師和工程師那樣,可以經過技術培訓而上崗按規矩工作。實際上,其他具體專業的聰明人或比較精明的人,不用學管理學也能搞好管理,當然學一點可能錦上添花。但再聰明的人,不系統學醫、學法律、學工,是不可能勝任醫生、律師和工程師那樣的工作的。 因此,管理,不是一個職業,是一種功能和技巧。醫院里有管理者;律師所里有管理者;工程部門有管理者。有人說,管理學是一個沒有實習場地的學科。大概有些道理。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一種理想,但在實踐中往往更多的存在狀態是二者的分離。本尼思引用了哲學家懷特海的一段話:“世界的悲劇在于有想像力的人很少有經驗,而有經驗的人鮮有想像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成為管理者,也很像一個人成為父(母)一樣,年輕的時候赴任,缺乏智慧經驗和理論指導,年老的時候赴任,雖然閱歷和知識漸豐,但又缺乏能量和體力。當父母之前,好像沒誰專門去系統學習怎么當,而別人的理論,上一輩人的經驗,不是聽不進去,沒真正理解,不能正確運用,就是被認為已經過時,不再適宜。因此,修行還是要靠自己。 當然,父母當得好不好,每個人都有上崗的權力。管理者,可能還是需要某種篩選或過濾。比如,哈佛商學院根本沒有本科生。讓一幫很少進過企業的教授跟一伙從來沒見識過企業的人講管理理論和藝術,基本上跟英文系研討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詩詞相差無幾,從審美的角度出發和為讀書而讀書的理想看才比較有意義。 也許,以后上MBA學管理,也要像上體育運動學院要有一定的身體本錢和基本素質一樣,得先有一定的基礎,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發展潛力。 當然,菲佛的證據說,有沒有MBA跟職業成就沒太大關系,這并沒有說明MBA項目一錢不值。事實上,一流院校的MBA畢業生照樣是行情看漲,投資回報優異。問題的實質是,其它學位和專業的聰明人,也可能走上管理崗位,并且進行非常出色的管理。這跟“不是計算機專業的人也可能非常精通計算機”是一個道理,不能據此就說計算機專業教學方向錯誤,效果不利。菲佛也知道,很多非常優秀的學者也是課堂上深受歡迎的教學主力。菲佛本人就是最佳證據。 還有,明茨伯格推崇的跨國跨大學項目,實質上已經成為管理者的在職培訓,不但費用驚人,一般人付不起,也無法在學員入道之前最需要的時候為之打下根基。這很像中國的EMBA,是管理者小有成功后的交流、驗證以及系統化的回顧、反思和梳理。這一群體的人集體組織到某地小住幾日,上課兼帶考察,班中手眼通天者可能會找來當地警車開道,秘書全程打理。所以,我們還非得既要MBA,也要“管理者”,而不是非此即彼。 再有,高沙兒教授將企業界的丑聞失敗主動歸根到MBA教育失誤的結果上,勇于自責的赤誠之心誠然可貴,但實質上也跟商學院沒有多少干系。我們不應該,也并沒有厚顏無恥地聲稱企業界的成就和管理者的功績是MBA或者商學院教育的結晶,我們根本沒有那么神奇。我們當然也不會認為那些企業界的敗類是在商學院混過才變得如此卑鄙。不能因為駕飛機撞世貿大廈的人在某個飛機駕駛學校學過開飛機,就指責該駕校導致恐怖主義。 最后,本尼思教授說我們現在偏重研究的MBA教授們愛玩弄方法論,喜歡擺弄“硬武器”,愿意教自己想教的東西,而不是未來的管理者真正需要的東西。問題是,誰能真正系統地傳授所謂領導力的秘密?沒有科學研究的系統知識積累,哪怕是非常不著調的知識,如何知道你的領導力理論有效?我們怎么知道你的領導理論比德魯克的領導理論適用?比明茨伯格的領導理論高級?比菲佛教授的領導理論精辟? 如果是靠信心,信則靈,大家都去讀圣經好了。神學院比商學院有實力。 商學院中面臨的矛盾 1. 懂經濟學的人通常不懂經濟,不能解決經濟問題;懂經濟的人,正在解決經濟問題的人,通常不懂經濟學 2.讓一幫很少進過企業的教授跟一伙從來沒見識過企業的人講管理理論和藝術,基本上跟英文系研討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詩詞相差無幾 3. 偏重研究的MBA教授們愛玩弄方法論,喜歡擺弄“硬武器”,愿意教自己想教的東西,而不是未來的管理者真正需要的東西 4. 成為管理者,很像一個人成為父(母)一樣,年輕的時候赴任,缺乏智慧經驗和理論指導,年老的時候赴任,雖然閱歷和知識漸豐,但又缺乏能量和體力 (馬浩為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管理學教授,北大國際MBA教授兼EMBA項目主任)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