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放生
除了要更普遍地使用“損失”這個詞之外,在使用“流失”這個詞時要更為謹慎,更為準確
本期繼續探討《企業國有資產法》(下稱《國資法》)中的兩個問題。
國有資產“損失”與“流失” 之別
《國資法》第14條指出:“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及企業章程履行出資人職責,保障出資人權益,防止國有資產損失”。
《國資法》中未使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概念,《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條例》中使用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概念。“探索有效的企業國有資產經營體制和方式,加強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促進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企業國有資產流失”,自從20年前提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概念后,一直沿用至今。現在《國資法》中用“防止國有資產損失”代替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提法。
“損失”與“流失”,一字之差,但其仍然是有區別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中“流失”是指:“泛指有用的東西流散失去”;“損失”是指:“沒有代價地消耗或失去”。
“流失”隱含著一種人為的因素,如行為不規范、不當行為或故意行為所導致的國有資產減少,包含著責任承擔和責任追究問題。“損失”從詞義本身來說,一是相比“流失”范圍相對較大;二是詞性相對比較中性。“損失”不一定是故意的、人為因素產生的結果。例如經營虧損、資產減值不一定是人為因素,行業周期進入下行期時,大多數企業經營都會出現困難或虧損,這顯然不能歸結為“流失”。因此“損失”可能既包含了人為因素,也包含了客觀因素,是一種客觀事實的反映。既不是褒,也不是貶。企業經營過程中、變革過程中有些“損失”是不可避免的,是企業發展的合理成本、機會成本,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損失”。
《國資法》第66條、68條中也都出現了“損失”一詞,第71條、73條中出現了“重大損失”一詞。“損失”相比較“流失”,不論是從字面上還是含義上都要相對規范。因此,《國資法》中“損失”的提法更為科學,使得我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不會絕對化和極端化,更加實事求是。
那么《國資法》出臺之后,“流失”這個詞是否還可以用?我認為除了要更普遍地使用“損失”這個詞之外,在使用“流失”這個詞時要更為謹慎,更為準確。至少不應動不動就扣上“流失”這頂帽子。
出資人權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之別
《國資法》第14條指出:“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應當維護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依法享有的權利,除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外,不得干預企業經營活動”。
《國資法》中沒有用“法人財產權”的概念,但我認為所謂“市場主體依法享有的權利”所指的就是法人財產權。
出資人權益即股東權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的權益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企業如果經營得很好,給了股東回報,此時兩者利益一致;但有時股東出于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提出的某些要求,對企業的利益來說未必是最大化。有時甚至是矛盾、沖突的。因為企業既要對股東負責,也要對包括債權人、供應商、客戶、職工及社會等利益攸關方負責。
《國資法》提出“應當維護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依法享有的權利”,保護了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應有的權利,就是保護了企業的法人財產權,也就保護了它要對所有的利益攸關方負責的權利和義務,所以企業不僅僅是對股東負責。除了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之外,出資人機構不能越過董事會直接干預企業經營活動,如果股東為了自己的利益直接去干預企業正常經營活動,其行為是不合規的。
同時,第16條也說明了這個問題:“國家出資企業對其動產、不動產和其他財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這是與第14條相對應的。第14條是從出資人角度來說的,除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外,不得干預企業經營活動;第16條是從企業角度來說的,企業擁有哪些權利。兩個角度的統一,就是說明了要區分股東權益和企業權利,即出資人所有權和法人財產權。《國資法》的規定就以法律的形式對企業的法人財產權提供了保護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