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們為何熱衷諾貝爾獎與大學排名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 07:23 人民網—人民日報
李占軍 最近,有兩件事在我國科教界引起了廣泛關注。一是2006年度諾貝爾獎頒布,5名美國人包攬其中的全部科學獎項;二是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公布全球大學百強排行榜,北京大學排名第十四位,居亞洲之首。 我們關注諾貝爾獎由來已久,且樂此不疲。凡有著名科學家或諾貝爾獎獲得者來中國,無論媒體還是普通民眾,最關心的問題往往是:“中國何時能得諾貝爾獎?”在網上搜索,有關中國何時能獲得諾貝爾獎的信息竟達165萬條,受關注程度可見一斑。 大學排名也常排常新,熱鬧非凡。其間,曝出過排名機構因內部利益糾葛,鬧得斯文掃地的事,也不時傳出有高校拿金錢換排名的丑聞,背后的利益鏈條已清晰可見。但這絲毫不妨礙國人對大學排名的熱衷。同樣在網上搜索,相關的信息達1680萬條比之諾獎,關注程度有過之無不及。 諾貝爾獎預測與大學排名風潮,在中國科教界儼然成了一股經久不衰的風潮。熱衷預測讓人想到占卜,在意排名讓人想到自卑,最后都指向一個結論:失掉了“自信”,結果是盲目“他信”。這也可看成是這股風潮的重要來由。 后來有人出來澄清,這個排名與《泰晤士報》無關。北京大學新聞發言人在回應有關排名時說,北大對排名不作評價,只是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事。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院士也曾說,大學排行榜由來已久,讓人又愛又恨。過分關注不行,不關注也難。對于中國的大批大學來說,要創世界一流還任重道遠,“作為學校,必須清楚自己真正處于什么位置”。高校的淡然處之,說明一些排名游戲在理性者看來,本不必在意。 其實,科教發展的關鍵,是要理性分析自己優劣勢,找準定位,對癥下藥,臥薪嘗膽,實事求是地解決好發展中的每一個問題。那時,自信會油然而生,成功也不再遙不可及。自然,也就更不用過分地湊排名第幾、幾年內拿諾貝爾獎的熱鬧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