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商學院 > 新浪財經商學院專欄_中歐 > 正文
 

中歐國際發布05中國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調查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4日 18:08 新浪財經

  2006年1月16日,歷經半年的數據收集和研究分析工作,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訪問教授、芝加哥商學院教授奚愷元,今天正式對媒體發布《2005年中國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調查報告》。該項研究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開展,研究由對中國10大城市幸福度調查和人們生活幸福度調查兩部分組成。其所得結果不但可為個人幸福提供信息,也可為政府制定政策發展和諧社會提供參考。

  奚教授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很多非物質因素對幸福的影響越來越大,例如人們的生活節奏、婚姻狀況、社交生活以及生活環境等等。因此,社會發展和諧與否不能僅僅看GDP增長是否迅速,而更應該關注廣義的社會總體主觀幸福感受(并不是僅僅指吃喝玩樂帶來的幸福)增長與否。“為了最有效地配置各種有限資源達到全民主觀幸福感受的最大化,我們應該對主觀幸福感進行客觀的研究。”

  此次調查由中人網擔任數據收集和技術支持工作,在中國10個城市通過隨機抽樣電話訪問的方式,取得了符合標準的樣本2750個。生活幸福度的調查則通過網上問卷的形式進行,取得樣本2371個。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張維炯在發布會上表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鼓勵教授進行研究和發展的工作,并且在這方面加大的投入,2006年的研究經費比2005年再次增長了100萬。作為商學院,不僅要培養

中國經濟發展需要的商業人才,還要在金融、經濟學、企業戰略學、社會科學等多方面出研究成果,為經濟的發展和中國社會進步作出貢獻。

  杭州最幸福 上海最具吸引力

  是否城市經濟越發達,居民生活就越感幸福呢?奚教授的調查顯示,在十大城市總體幸福度的排行榜中,市民月收入最高的上海(月平均收入2847元)、北京(月平均收入2484元)和廣州(月平均收入2556元),在城市總幸福度排行榜上分別位列第三、第七和第十。杭州(月平均收入2300元)和成都(月平均收入1515元)排在最前,盡管后者的市民平均收入剛剛超過上海市民平均收入的一半。

  雖然杭州的市民最感到幸福,但人們最希望遷入的城市是上海,北京其次,但明顯落后于上海。奚教授還在報告中指出,杭州、成都和上海人最愿留在自己的城市,沈陽、天津、西安人最不愿。其中,上海人最希望自己的子女留在上海。

  廣州、上海人情幸福度最低

  除了測量十大城市的總體幸福度,奚教授還分別測量了市民對十大城市的人情、賺錢機會、便利程度、自然環境、文明程度、娛樂、生活節奏、交通的幸福度。

  在十大城市人情幸福度的排名中,人情味最濃的城市是成都、重慶和杭州,而經濟最為發達的上海、北京和廣州卻正好名列人情幸福度排行榜的倒數第二、第三和第一名。是否經濟的發展就必然要以犧牲人情作為代價呢?這是經濟不斷強大的中國需要深思的一個問題。

  雖然在人情方面處于明顯劣勢(第九名),上海其他各項指標均處于比較領先的地位,特別是在賺錢機會、便利程度、娛樂生活這些方面名列十城市之首;北京除了賺錢機會較多(第三名)以外其他排名均靠后,在環境和交通方面更是在十個城市中倒數第一;杭州是在各項幸福指標中獲得冠軍最多的城市,在總幸福度、環境、文明程度、交通方面均獲第一。

  安居樂業是幸福之本

  奚教授在報告中指出,與人們對生活的幸福度最為相關的因素是是否擁有自己的房產,其次是是否有固定的工作。他發現,住房面積大的人的確比住房面積小的人要幸福,但是隨著住房面積的增加,兩者之間的關系則漸漸減弱。

  財訊傳媒上海分公司總經理裴晶梅表示,影響居民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房價的影響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房價直接影響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在《新地產•上海》雜志近幾年來所做的不定期讀者調查中已經顯示,上海居民的幸福感是隨著上海房價的啟動表示出先揚后抑的發展特點的。在上海房價上漲之時,上海居民幸福感也隨之上升,但隨著2003年以來飛漲的房價而下降,那些希望購房自住者則面對高漲的房價和增長的空置率只能望房興嘆,由高房價所造成的社會矛盾開始出現。

  關于收入,高收入的人的確比低收入的人要幸福,但是隨著收入的增加,兩者之間的關系則漸漸減弱。而相對收入(個人與同齡人之間的收入差距)和生活幸福度之間仍存在著顯著的關系,比絕對收入更影響人們的幸福感。

  此外,奚教授還發現越是注重物質的人越是不幸福,越是注重面子的人越是不幸福。

  奚教授最后在報告總結中表示:“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對主觀幸福感受做了客觀的研究。經濟基礎和幸福的確具有一定的關系,但兩者的關系要比人們想象的更為復雜。而另一些諸如生活節奏、便利程度、性生活等沒有引起人們足夠重視的‘軟性’因素卻與幸福有著更為密切的關系。”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十分重視學校研究工作。中歐研究成果排名,在《金融時報》的評比中,比去年躍升了21名。EMBA排名的上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學校研究能力的上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副院長張維炯教授稱,中歐近幾年一直致力于教學和研究并重的長期教授隊伍建設,不斷完善教授的學術研究環境。中歐的教授不僅博學善教,而且長于研究。目前,中歐的長期教授中,有一半以上的教授曾在《金融時報》所列出的四十家國際一流期刊上發表過學術論文。中歐的案例中心已經開發了80多個中國案例,并且進入了國際案例交流中心。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