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管理 > 正文
 

吉利全球化懸念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9日 13:28 《環球財經》雜志

  為什么執著于“走出去”

  “把2/3的吉利汽車賣到國外去”,這是吉利全球戰略的發展目標。

  自從2003年吉利轎車首次走出國門,400輛轎車出口中東和美國市場;2004年吉利出口汽車4846輛;2005出口汽車6000輛。在海外市場,截至2005年年底,吉利集團已經建有18家
代理商和108個銷售服務網點,而累計出口只有可憐的一萬多輛。

  雖然總共才出口了不到15000輛,但目前吉利的產品已經銷往世界100多個國家,平均一個國家不到150輛,看起來有點不集中。比較集中的是在中國市場,吉利在2004年及2005年的銷售總量分別為6.6萬輛及13.3萬輛,基本上都是在中國市場銷售的。

  顯然,李書福寄予厚望而且投入很大精力的國際市場,并沒有給吉利帶來豐厚的回報。

  目前吉利

汽車出口還以小批量整車出口居多,今天這里賣一些,明天那里甩一批。不成規模的出口,自然和售后服務體系的欠缺相伴隨。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樣的出口形式無異于飲鳩止渴。

  由于在當地沒有及時的維修服務,這將對品牌形象形成致命打擊。能夠大規模占領海外市場固然是好事,但是一旦銷售啟動,售后服務的壓力就足夠把吉利置于死地。除了售后服務,品牌的培育、市場的開拓、渠道的建立,都需要大規模資金的投入和積累,這個過程是跨越不過去的。

  韓國現代汽車在進軍美國之前,單是建設整個維修服務網絡就用了好幾年時間,耗費數億美元。以吉利目前的實力,顯然不可能很快在100多個國家建成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

  令筆者比較困惑的是,中國的市場規模十分龐大,吉利為什么不把更多精力放在有優勢的中國市場上,而是全世界沿街叫賣呢?

  據傳說,長安汽車總裁尹家緒曾在私下承認,中國汽車企業的出口未必是出于戰略考慮,“現在僅僅是靠低價賣車,還沒有實實在在地考慮品牌、技術和長期的戰略。如果有人談什么戰略,都只是說說而已!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也承認,中國汽車還要8到10年才能在世界上站住腳。

  “全球戰略”的偏執與迷失

  據媒體披露,吉利有一個比較清晰的三步走戰略:第一階段主要是出口非洲、中東、拉美等汽車技術比較落后的市場;第二階段則是挖掘相對發達的東南亞和俄羅斯等市場——在馬來西亞設CKD工廠正是該戰略的一個體現;第三階段則是最終能打入發達的歐洲和北美市場。

  一個在國內沒有很高市場占有率的企業,卻想在國際市場上叱咤風云,實在是有點匪夷所思。

  “中國是世界上最后一塊汽車大市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2006年,中國汽車市場仍將保持10%—15%的增長率,全年

汽車銷量將在640萬輛—660萬輛之間。

  同時,中國汽車市場占世界汽車市場的比重已經由2001年的4.3%,提升到2005年的8.7%,而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量甚至能夠占全球汽車市場增量的23.2%。專家預測,2020年中國汽車年需求量2000萬輛,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

  在這種情況下,全世界所有的跨國公司都跑到中國市場淘金,吉利卻要舍本逐末,熱情地追求海外市場的開拓,甚至揚言只打算在中國市場銷售30%的產品,這究竟是一種什么戰略,筆者愚鈍,實在有點看不懂。

  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市場運作經驗,與國際市場上的老手相比,中國汽車都有很大差距。不用說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即使在自己家門口取勝也頗不容易,還需要時間學習和提高。以吉利的能力,雖然其質量、技術和銷售能力發展的很快,但在國內市場與對手競爭尚且吃力,又能有多大精力全面開拓國際市場?

  最近,李書福先生表示,要讓中國的汽車跑遍全世界,而不是全世界的汽車跑遍全中國。

  筆者以為,在中國市場成為全球汽車巨頭分食對象的時候,對于占領國際市場還是不要太過熱情,畢竟,能否把握中國市場決定了吉利汽車能否贏得未來的競爭。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