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林:成功企業的戰略從來都不是制定出來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5日 15:31 新浪財經 | |||||||||
《IT經理世界》雜志社盛情邀請管理大師亨利·明茨伯格2006年4月訪華,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上海、北京共同主辦“解讀大師論壇”。4月25日,亨利·明茨伯格先生在北京論壇上將與中國商業領袖一起共同探討在世界經濟新形 主持人: 這是我第二次聽明茨伯格的演講,從他的演講當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發,也引起了我們一些反思,像明茨伯格教授對司空見慣一些理念的思考,比如說對管理的本質,比如說對MBA的教育,包括對戰略的思考,這些我們平常都覺得已經司空見慣的東西,明茨伯格教授能夠提出一些不同的觀點,我覺得這樣的反思打一個比方,有點像牛頓當年對蘋果落地的思考,伽利略在比薩些塔扔下鐵球的實驗,讓我們認識到我們身邊的世界和我們想象不太一樣,明茨伯格教授這樣一些觀點,也是能夠加深我們對企業管理的一些認識,下面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一些國內的管理學者對明茨伯格教授的一些觀點做一些闡述,有請第一位闡述的嘉賓,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院長藍海林先生,有請。 藍海林: 讀了很多亨利明茨伯格的書,在這個場合我也不知道講什么合適,講講學習的體會,當然也結合中國的一些特點,我主要是搞企業戰略的。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引述企業戰略是從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達到一個高峰,戰略的實踐應該是從90年代到2000年這個期間,也是企業開始做戰略管理的實踐,特別是95年到2000年。很奇怪的是我們國家企業戰略一開始從和重組有很大的關系,也就是在重組中來運用戰略,回顧中國企業戰略的實踐,我覺得跟剛才亨利明茨伯格教授講的有很多相同之處,我沒有看過他的講稿,這是我自己準備的講的東西,成功企業的戰略從來都不是制定出來的,而是總結出來的,凡是計劃好的,我們所謂文字性的,時間跨度比較長的,比較精確的一些戰略,基本上沒有變成現實,而在過程中,主導中國企業戰略的主要是有兩種情況,對私營企業來說,或者是私人控股的上市公司,主要是企業家和一些強勢的領導者個人價值觀,而對于國有和國有占大股的上市公司來說是制度因素影響下的政治的妥協,這個也跟亨利明茨伯格教授講到的戰略思想史的一些觀點有相似之處。中國國有和上市企業很有特點的是,每一個戰略決策都是和國家政府出臺的政策有關,政策驅使下的利益集團妥協的結果。這樣實際上就變成了我們中國的企業戰略管理的教學上遇到比較尷尬的局面,我們講的時候講的很精采,很精確,邏輯性也很強,但是我們上街以后就發現,實際情況好像不是這樣子,沒有戰略的可能成功了,有戰略的可能掉溝里去了,這種情況也讓我們覺得很尷尬。 總結這個情況我覺得提出了一些問題,這個問題主要是我覺得跟我們早年引進戰略管理的時候,我們引進的主要是理性主義的觀點。為什么呢?當時我們沒有戰略管理的理論,我們都憑經驗比較多一點,所以那個時候一見到戰略管理的理論就覺得它很有理性主義,用起來很精確,很方便,有很多公式,很多數量的方法,所以我們就很熱情的把它引進進來,當時我們國家還沒有競爭像今天這么激烈,所以從克服經驗主義的角度,引進了很多理性主義的戰略的觀點,這是一個時代的進步。但是這個觀點,在我們的教學書里面,大家如果學過戰略都會明白,我們的戰略基本上是一個點決策,不是過程決策,在點上做完了戰略,在過程中你就不用再想了,就是實施那個點的決策就完了,我們戰略管理的三個階段的劃分非常的嚴格,戰略制定了,制定就再不用制定了,實施的時候就不用制定了,然后評價和控制的時候就不用實施了,這個界限是非常清楚的,而且我們的戰略行為,凡是好的行為,都應該是在計劃之中的行為,凡是意外,突然的,或者是反映性的行為,都是說明戰略計劃制定的不好,像這樣一種戰略在我們國家被教育了好多年,我具體在這里有一個小小的,我們只做一個點線模式,在點上做決策,線上就走路,不要決策,你按計劃走就行了。這樣一個模式實際上在環境越來越動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候,就會出問題。所以我們講點線模式,實際上面臨了很大的挑戰,一個是環境動態了,所有的環境肯定是要下降的,理性方法就不實用了。還有決策不是一個個人,而是一個集體,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發現戰略變成了一個點決策,同時也是一個過程決策,需要理性,也需要非理性,有些是計劃中的,有些是應急性的行為,這樣對點線模式進行挑戰,這也是我們在實踐中間,有很多企業沒有辦法用我們所教的戰略的東西,沒有辦法用很多我們今天教科書上的東西的一個原因。 所以我覺得我們今天實際上更應用采用一種河床的模式,基于我們的優勢,我們的專注,我們的積累,剛才明茨伯格教授講的學習,我們會有一個遠見,會有一個戰略意圖,會有一個終止,像我們定河床基本的走勢一樣,具體哪個地方怎么拐彎,可能需要有一些價值觀的東西,有些理性和非理性的東西相結合,所以我講了戰略既是一個點決策,也是一個過程決策,企業實際上戰略行為應該包括兩種一個是事前計劃行為,事中應急性的行為,因為速度,創新博弈的重要性提高了。在點上的決策,必須對過程的決策提供一個合適的空間和恰當的指導,所以要表現出來一種廣泛性,長期的指導性和感召力和約束性,而在過程中的決策,相對來說,主要是要體現應變,速度和創新,還有學習。所以戰略的藝術取決于管理者對戰略意圖和管理者的理解,取決于你對原來的優勢,對你追求的東西的看法,取決于戰略管理者的選擇,取決于公司的治理結構和制度,甚至取決于公司的文化,由此我覺得,如果我們接受這種模式的話,戰略管理三個階段的劃分就有問題了,因為前面的決定后面的,后面沒有決定前面的,他實際上是一個在過程中,我表述的可能沒有明茨伯格那么好,他實際上是一個過程中的學習和進步的這么一個過程。謝謝大家,我就講到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