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實佳訊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 王穎
據調查,在中國只有集團公司的平均壽命可達到7.5年,更多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則只有2.9年,而在歐洲大型企業的平均壽命已達40年。中國企業需要從戰略制度與文化上反思,你的企業為什么不是“百年老店”?
微利時代的決策危機
不可否認,中國企業創辦和發展,帶有較重的投機性,這與環境有很大關系。中國的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整個發展從一次創業來看,是國家的政策導致的機會。早期的企業在原始積累過程中,大都經歷了一個暴利時代,盈利空間很大,所以決策的潛在機會成本比較小,也就是說有10個決策5個成功就可以盈利;現在進入了二次創業階段,已經是一個微利的時代,激烈的競爭導致利潤微薄,這種情況下,決策的潛在性機會成本大,有10個決策8個成功才有盈利的可能,一次決策失敗甚至可以遭到滅頂之災。
現在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大多企業的管理問題就主要集中在戰略和運營層面上,而不是策略問題。因為這兩個層面的問題都要求企業家有系統性的思考能力,對于那些只靠個人膽識和勇氣起家的企業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中國早一批成長起來的企業都未真正經歷過市場的培育,很多企業家也沒能經歷過市場競爭的歷練,大都缺乏遠見的戰略方向,經營決策主要以機會為導向,缺乏可持續的成長方式,盲目貪求大而全,缺乏獨到的核心能力建設。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競爭性消耗,缺乏戰略性思維和共識,主要靠強權領導而不是戰略領導,無形中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患。企業要持久發展,需要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
貿易驅動下的制度短板
中國大多數企業在管理運營層面是一種以貿易帶動生產的形式,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現代企業制度。我們的很多國營企業嚴格來講就是一個工廠,很多民營企業也是這樣,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司和企業。以貿易或者代工起家的大部分企業,工廠的組織形態遠遠勝于公司組織形態,條塊分割,反應速度降低,沒有形成職業化的系統,從戰略運行到經濟反饋都是斷裂的,價值鏈也形不成閉環。各部門各自為陣,無法有效協調和統一管理,造成大量資源的浪費,難以實行大企業的管理和發展。例如,目前大多數中國企業對職業經理人的約束與激勵就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一個優秀的經理人除了要完成規定的一些管理動作,還需要加入他自己的自選動作才能夠完成工作任務,這就必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來約束和激勵經理人的行為,使其貢獻最大的價值。
同樣,中國企業最需要加強的是戰略共識和執行的協調性,這必需一套完善的制度才能得以保障。但是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企業只是忙于做執行力的培訓,而忽略制度建設。很多企業的運營就像耍龍燈一樣,如果龍頭在隨意擺動的過程中,龍身各部位缺乏緊密銜接,龍頭一擺龍尾巴早就不知去向了。企業即使有了明確的戰略目標,也務必要做好內部的運營管理,才能協同達成最終目標的實現。
企業文化的缺失與迷惘
企業文化直接影響到員工團隊的使命、價值觀念與行為習慣,不適應企業社會屬性(或者說贏利特性)的企業文化,會直接或間接地阻礙企業目標的實現,極大地削弱甚至毀滅企業的存在價值——包括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如果一個企業失去了其存在價值(特別是商業價值),就不可能繼續生存與發展下去,以其商業價值為依托的社會價值也將無從體現。
企業的發展要依賴核心競爭優勢,但是企業的持續發展必須依賴比較競爭優勢,核心競爭優勢只能來自于制度和文化,這是要靠長期建設,而比較競爭優勢依然離不開制度和文化。文化是一種信仰,它回答的就是為什么大家愿意這樣做。恰恰是因為通用有這樣的制度環境和文化環境才會產生杰克韋爾奇這樣的企業領袖,有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規劃,還要有制度和文化才能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逐步實現公司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