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民企自主創新的殺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6日 10:05 南方日報 | |||||||||
□傅白水 核心提示 相對于其他地方,浙江民企既不缺科研資金,也不缺富有活力的科研體制,但體制靈活的浙江民企并沒有順利地走上自主創新之路,導致這種局面的罪魁禍首是仿制。可以說民
“57.52%的企業沒有投入科研經費,僅18.10%的企業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產品。”這是浙江省工商聯最近組織對浙江民企的一項調查得出的結果,這無疑凸顯出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嚴重不足。 民企為何不愿自主創新 作為全國民企大省的浙江,民企實力在全國名列前茅,經營體制和經營理念在全國也是領先的,按道理講并不缺科研資金,更沒有國有企業科研體制的弊端,為何浙江民企不愿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在科研上投入經費,走上自主創新的康莊大道呢? 要回答這些問題就要追溯浙江民企的起家源頭和發家經驗了。浙江民企之所以在全國起家早,發展快,一方面得益于浙江各級政府當初的無為而治;另一方面則得益于浙江民企的發展模式:產業集群。 被專家稱作“中國經濟第三次浪潮的發動機”的產業集群,就是一個區域內密集發展一種產業,千家萬戶,成龍配套,產業鏈相關的上下游產業和相關的輔助產業、服務業聚合在一起。正是由于產業集群的產生和發展,才使得浙江民企發展迅速。據浙江省經貿委調查,浙江全省工業總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制造業產業集群有150個以上,工業總產值合計超過1萬億元,占全省制造業總量的50%以上。從專業化類型看,有紹興的輕紡、永康的五金、溫州的皮鞋、樂清的低壓電器、海寧的皮革、嵊州的領帶、桐廬的制筆、諸暨的襪業等等。這些星羅棋布的產業群已經成為浙江開拓國際、國內市場的生產基地。這正是25年來“浙江制造”一直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的主要原因。 為什么浙江民企一開始就選擇了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呢?一方面產業集群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成本,另一方面產業集群能使中小民企一開始采用模仿和仿冒手段迅速投入生產,發展壯大。產業集群內,由于企業上下游之間、配套企業之間同在一個不大的區域里,配套產品的物流成本低,配套企業之間比較熟悉,誠信度高,交易風險也就很低。這容易使一個不起眼的產品和企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得很大,不僅在國內,甚至在國際上也很快占有一席之地。比如云和縣的木制玩具,不用幾年就戰勝了臺灣的企業,成了世界市場出名的木制玩具生產基地。更為重要的是在一個產業帶中一個企業或通過模仿或生產出一個新產品,如果市場銷路好,整個產業集群的同類企業便會蜂擁而上,仿冒生產這種產品,這樣導致產業集群規模越來越大,形成巨大的產能規模,產生難以估量的規模效應。 仿制成為民企發展最大障礙 但民企發家起于模仿和仿冒,發展到一定階段仿制卻成為民企發展最大的障礙,甚至是殺手。產業集群內由于企業間的競爭更多的是在成本與價格之間的競爭,所以創新能力很難增強。更致命的是同類相聚,一旦有新產品出來,仿制變得十分容易。而當仿制成了企業之間競爭的一種習慣后,那么誰還會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承擔巨大的風險去搞新產品研發呢?企業都懶得去搞研發,那么整個產業集群內的創新能力就只能是越來越弱。這樣集群同類企業的惡性競爭就難以避免,相互壓價、低價競爭必然越演越烈。最后的結果是,低價優勢成了產業集群在與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唯一的核心競爭力。 由此可見,仿制的最大負面影響是遏制了企業的研發能力、創品牌的沖動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獲取。在浙江的產業集群里,立志于搞研發的企業很少,創品牌的也不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更少,其原因就在這里。所謂“一流設備、二流質量、三流價格”,就是浙江許多民營企業的現實寫照。這樣導致浙江民營企業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很弱。在企業生產的新產品中,只有不到半數的產品是自己研制的,企業承認有17.41%的新產品是仿冒的,一些企業數年沒有更新產品。技術創新的速度不快、開發新產品能力薄弱、產品的科技含量不高,是浙江民營企業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中存在的重要問題。 從模仿到自主創新轉型是道坎 自主創新是企業持續保持競爭力的關鍵。通常企業往往是從模仿起步的,完成從模仿到自主創新的轉型,對企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道坎。日本、韓國的很多企業也是從模仿起步的,但他們具備長期的戰略眼光,成功地邁過了那道坎,從而使其半導體、電子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反觀國內的民企卻沒有順利邁過仿制這道坎,產業集群里的低價戰略、惡性競爭,一個重要原因是知識產權保護乏力。因此,要從社會信用環境、法治環境的角度,加以認真治理,努力營造保護知識產權的社會氛圍。企業沒有核心技術就難以持久發展;而企業要有核心技術,就必須有良好的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社會環境。否則企業不可能投入大量科研資金進行新產品的研發、走上自主創新之路。 永康五金因仿冒吃虧幡然悔悟 而在這方面,永康五金產業集群吃一塹長一智,開了一個良好的先例。2005年,沃爾瑪通過中間采購商,同時向永康市八大企業下單采購電動滑板車,數量達10多個品種上百萬輛。由于沃爾瑪同時采購,采取借一個企業價格來壓低另一個的價格策略,導致該市企業之間相互低價競爭,致使這個價值數億元的沃爾瑪“大單”因企業惡性壓價最終無利可圖而擱淺。 追溯源頭,無疑仿冒侵權成風是永康五金惡性競爭的根源。永康五金產品總量居全國之首,但由于企業間仿冒成風,造成整個行業產品雷同,缺少個性。仿冒侵權成風還嚴重挫傷了企業研發新產品的積極性,造成產業層次低、科技含量低、核心競爭力不強。被沃爾瑪玩弄一回的民企終于有所醒悟,永康市電動車、滑板車行業130多家企業主在政府部門的組織下,簽署了《永康市電動車汽油機滑板車行業協會維權公約》。根據《維權公約》的規定:會員企業專利新產品一旦遭到仿冒侵權或人才被挖,可申請維權委員會進行維權,責令仿冒侵權企業銷毀模具,沒收仿冒產品,已形成銷售的還要處以銷售收入四倍的罰款。 無疑永康五金行業《維權公約》的出現與實施是浙江產業集群中的企業維護自身的知識產權、順利走上自主創新道路的一個積極的嘗試。但僅僅依靠行業協會的單打獨斗是不夠的,消除仿冒之風、保護知識產權,讓企業快速走上自主創新之路,還需要各級政府的強制措施和法律后盾,以及全社會尊重知識產權意識的形成與增強,這才是民企走上自主創新之路的根本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