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名家專欄 > 正文
 

找尋令人尊敬的傻錢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6日 15:17 《商務周刊》雜志

  □文 縹緲

  自中國金融改革以來,已有交通銀行與中國建設銀行成功登陸海外證券市場。交行IPO價格是2.5港元,現價4.00港元;建行IPO價格2.35港元,現價2.91港元。對此,很多業內人士通過比較,認為交行與建行“賤賣了”。他們說得非常有道理,但事實上,如果我們參考同期的黃金價格波動區間,可以發現,交行與建行當前的股價波動,尚在合理的價格區間
之內——問題不是出在股票二級市場,而是出在一級市場,也就是交行與建行的戰略投資者參股價格相對更低一些。

  事實上,對于金融企業來說,首募

股票“賤賣”,一般來說是必需的——國有銀行要改制,就要引入戰略機構,就要轉讓股份,賣給誰,賣多少錢,“水”深得很。

  我個人的意見,真正優秀的企業上市募資,所關注的并非初始價格,而是募資完成以后募到了多少真金白銀,亦即“傻錢”。

  說穿了:每一個企業,都面臨同樣的難題,在這方面,我們可以找到很多案例。

  為了找尋令人尊敬的“傻錢”,為了吸引令人尊敬的“傻錢”,我們不但要考慮“傻錢們”想要什么,還要考慮“傻錢們”想呆多久——由于“傻錢天然稀缺”,所以必須給其以最大的優惠。

  我們中國的

傳統文化是“內欲外王”,至少在對待“傻錢”方面,這話是對的。

  如果有人問我,市場上真的存在“傻錢”嗎?這不是與經濟學的基本假定構成悖論了嗎?是的,其實問題正在這里。

  首先,“傻錢”不僅僅代表狹隘意義上的貨幣,而且凝聚資源,即社會最重要的政治以及國家行政資源之一;

  其次,“傻錢”就是永遠不需要歸還的錢,它是“直接融資”的最高境界。一個“傻錢”現在已經非常稀缺、將來也非常稀缺的市場,根本不是市場,而是偽市場;

  第三,“傻錢”必須存在。如果市場上沒有足夠的“傻錢”,那么市場本身,就會充當“傻錢”而發揮“傻錢”的作用,否則,這個“市場”就會死去。

  回看中國歷史,遠的不說,從康熙末年到

雍正執政初的短短10年時間,國家財政收入之所以從1000萬兩白銀增加至5000萬兩,一是因為國家強盛,政治清明,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康熙一朝,可以把所有的“傻錢”都并入囊中——這是清代“康雍乾盛世”的根本。但是此后,清未后宮與權臣之間的“博傻”,導致近現代中國的不斷衰落。

  比如在最近,合肥重建了李鴻章故居。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爭議人物。以我們今天的視角,看看李鴻章先生在他那個時代的所作所為,就可以明白,當時在“李氏”與“兩宮”之間的博傻,其激烈程度,最終斷送了整個國家。

  在中日甲午戰爭以前,當時的北洋水師,甚至半個南部中國,已經成為李氏一族的“私產”,李氏權傾四海,無分朝野上下,無分軍令政令,無分商務海關,均僅僅聽命于李氏一人。當時內廷八大軍機,有兩個姓李;外廷八大總督,有三個姓李;而且,此人還把自家的畫像印在了大清官方銀行所發行的貨幣上。以李的所作所為,以及他此后“挾洋迫改”的權臣手段,導致清廷“寧與友邦,不與家奴”,希望借此能夠遏制李氏的勢力擴張。

  有人說:甲午海戰失敗的直接原因是清廷不給北洋水師增船加炮,但果真如此嗎?清廷憑什么不給北洋水師增添艦船?是沒有錢嗎?肯定不是。整個海軍軍費才有幾多?還不到國家財政儲備的3%,當時僅江蘇一地的年稅收入即可以建立一只新的北洋海軍。

  所以,北洋水師戰敗的真正原因,是清廷雖然有“錢”,但卻沒有“傻錢”——中國的海軍敗給了日本的海軍,中國的“傻錢”敗給了日本的“傻錢”,結果喪權辱國,這才是北洋海軍黃海敗績的本質。

  國家強盛,每個國人都應當盡自己的本分;金融改革,有關方面也要盡職盡責,這樣才能找來“傻錢”,這些話說出來很不受聽,但卻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黃金法則。

  對于國家,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雖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洼地效應”,以至于全世界的“熱錢”蜂擁而入,擋都擋不住。但是,為什么它們不能成為“傻錢”,為什么它們不愿進入中國股市?這就要問一問鏡子里面的那個人,這人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

  此外,一個更為緊迫的話題是,我們如何才能避免“嚴重賤賣”金融資產。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怎樣才能在銀行上市的過程中,多找一些“令人尊敬的傻錢”?

  其實辦法是有的。比如對國有商業銀行的海外上市,仍然需要漸進,步子小一點,采取“少量多次法”。

  在工程學中,置換效率最高的方法是“分步萃取”;在生活中,我們洗衣機的漂洗程序也是這樣設計的。“少量多次法”在資本市場也很有效,“分批上市”,利大于弊。  

  最后我還要多說一句:尋找“傻錢”的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能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行業,找到合適額度的“傻錢”,才是金融改革的理論目標。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