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創新的陷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4日 15:23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竇毅 來源:中國經營報 聚焦核心技術的“計劃生育” 主持人:現在全社會都在談科技創新,但現階段中國創新型企業失敗的非常多。漢王屬于典型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你們如何看待創新失敗?
劉迎建:漢王在這么多年創新的道路上,走過彎路,可以說是損失慘重,闖蕩得頭破血流。自主創新本身有很多環節,一不小心,就把企業帶上效率不高、甚至虧損的道路上了。所以不光要自主創新,而且要聰明創新。 做一個創新企業一定要有恒心,耐得住寂寞,在一個很小的市場吃住、吃透才成。尤其是在產業低潮時,能耐得住寂寞,相信自己能夠成功,這很重要。漢王當前的核心技術是手寫識別技術、繪圖板技術、OCR技術、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和語音識別技術,看起來有五項,但核心就是一個。 主持人:即使到今天為止,很難將漢王這樣的企業歸在成功之列。闖蕩得頭破血流,還能活下去,靠什么? 劉迎建:1992年成立公司,前幾年基本都不賺錢。最大的問題就是想辦法搞到錢,有人支持才行,我到處“化緣”,什么錢都花過。日本人的錢,新加坡的錢,中國臺灣的錢,中國香港的錢,都花過。 高科技剛開始一定有很多犧牲者。我們之所以活下來,還是那句話,一定要有耐心。方向如果是對的,就看有沒有這個決心,一輩子就干這個事了,我這個人天生就是干這個事的,一直干到頭發白也干。我最大的本事就是想辦法要錢,我認為這個很重要,就一直干下去,國家需要這個事情。 主持人:創新風險很大,你怎樣盡量減少創新的失敗率呢?怎么讓漢王不過多地冒險? 劉迎建:核心原則就是聚焦核心“計劃生育”,一個產品出來之后要問,要有原則,少生優生,漢王主體產品線不能超過兩個,戰略產品線不能超過一個,這就是計劃生育。為什么呢?我怕分散兵力。另外,就是優質撫養、集中投入。 現在漢王投入,六成做老產品的維護和升級,為了讓用戶上癮。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以前3年的能不能變成4年、5年?周期延長了,實際上你的現金流就保住了,這一點很重要,大頭還放在原來產品的升級上,改善一些細節。四成做新產品研發。 按照這種思路去做,現在的產品創新成功率超過50%,而以前曾經只有5%。有一年做43個新產品,成功兩個,成為率很低。去年做了6個新產品,成功了3個。 “細節”是創新的魔鬼 主持人:IT產品的平均壽命普遍短暫,除了聚焦核心技術的“計劃生育”,對于創新的管理如何才能保證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劉迎建:一定要有創新理念,IT產品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3年,只有不斷推出新產品,打開新市場,才能維持企業真正的生存和發展。中關村的企業平均壽命是3.5年,很多公司靠一個產品做起來,慢慢就銷聲匿跡,就是因為沒有后續產品。對創新的管理,要尊重人才,要堅持投入。漢王每年拿出毛利的20%~25%投入到新產品當中去。不過我們立項非常慎重,重視細節、先試后推、保持韌性,另外要突出設立保護,這是我們管理當中的一些關鍵點。魔鬼常常藏在細節中,有時看起來很好的一個產品,但是一個“BUG”,就會導致全軍覆沒,產品全部退回來,慘重損失。 主持人:細節決定成敗,你們如此強調,有沒有具體的例子說明? 劉迎建:我們曾經做過一款帶手寫的電話,性能非常好,客戶也非常滿意。但是有一個問題,在全國測試的時候,有的地方電信系統不支持來電顯示業務,他們使用的交換機制式使它不能顯示。而我們的產品很多功能都建立在來電顯示的基礎上,來電顯示以后才能有名片,才能記錄。但據當時測試部門傳回的信息,不支持來電顯示的交換機在國內已經很少,只在少數地方出現。這個產品推還是不推呢?當時臨近年底的消費高峰,迫于營銷的壓力,迫于代理商的壓力,就推了,結果就出現有的用戶來電不顯示退貨,代理商最怕退貨,誰知道哪個用戶用哪個交換機沒有來電顯示? 結果,代理商把產品全都退回來了,雖然這樣的缺陷可能只有5%,但是代理商就不接受了。實際上,新產品有很多細節問題,有的是廣告定位,有的是銷售方法沒掌握,有的是定價不合理,有的是用戶群沒找到,有時候是功能不能滿足,有一個明顯的硬傷都會造成全盤皆輸。 創新要有組織系統支持 主持人:除了繼續推出新產品,漢王在2005年贊助了新浪的博客大賽,并邀請潘石屹作為形象代言人。看來,創新還要有營銷支撐。 劉迎建:沒錯,光研發創新還不夠,在營銷方面一定也要有創新。一個新產品的出現,一定伴隨著新的營銷方法的出現。現在漢王自己有一套打法,叫8+1的營銷方式。 版本的升級依靠的就是每年的總結,最早是5+1,然后變成6+1,變成7+1,直到8+1,以后也許會變成9+2,每加一個就是一套成熟的營銷方法,這些方法是可以復制的,把方法告訴代理商,代理商可以照著做。 例如我們的繪圖板在學校做巡展,怎么安排時間,怎么演示,桌子怎么放,最后怎么形成銷售,它是一個路子。我們總結下來就形成一套營銷方式。 創新除需要營銷支撐外,還需要組織機構保證。漢王體制中,分主體業務群和戰略業務群,后者是為了新產品而設立的。有一些新產品,不管從內部員工,從考核機制,以及代理商,都不能跟原來的產品合在一塊,如果相同人和相同渠道負責,一定賣不起來。因為新產品是有風險的,渠道和營銷體系都不愿意承擔這些風險,都愿意去做成熟項目,結果造成創新的人和項目沒人支持,受到打擊,沒有成就感。我們在組織機構將二者分開,戰略產品由單獨的常務副總抓,這塊最難,跟部隊的工程兵一樣。 組織結構上支持創新,還表現在我們在燕郊設立了一個工廠。因為一個新產品出來,除了產品本身的技術,還有生產工藝流程、生產線的布局等等多個方面的技術問題。如果將生產完全寄托給別人,別人不幫你,或不能及時幫助調整生產,很多創新就被耽誤了。創新的產品初期是沒有代工企業愿意為你生產的,我們有自己的工廠,可以很方便地投產自己的創新產品,小批量高利潤生產。一旦生產達到一定規模,那是一定要和南方代工企業合作的,這樣可以把產品成本降到最低。 最近三年我們的創新成功率都在51%以上,就是因為我們有市場和組織支撐打得準了,先瞄準后開槍,指哪兒打哪兒,過去是打哪兒指哪兒。 主持人:創新企業還有技術外流的風險,幾個技術人員跳槽后復制一個競爭對手,然后在市場和價格對原公司進行競爭,常出現價格戰,最終兩敗俱傷。 劉迎建:我和大家一樣也擔心,所以對一些核心人員,要在待遇、股份、公司地位上給予優厚。另外,要提高產品復制的門檻。譬如在漢王的領域,產品不光靠技術就能做起來,一共有六個環節,第一是識別技術,第二是界面,第三是硬件設備的研究,第四是硬件的工業化生產,第五是品牌,第六是渠道。過去臺灣蒙恬和我們競爭,其產品和我們非常同質,也有它的源程序、界面、市場和品牌,漢王怎么戰勝它?我們發現蒙恬的硬件比較弱,就決定必須從硬件上戰勝它,建了硬件的研發隊伍,建了自己的工廠,結果這事還真就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