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企業并購德國工廠現象探究 并購后如何拿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6日 11:09 解放日報 | |||||||||
編者按: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核心是再創新。只有再創新,才能真正“拿來”,實現新飛躍。 做好“再創新”,要夯實基礎,選擇最佳路徑充分消化吸收國外同行的優勢;做好“再創新”,要敢于突破,把握發展方向,在原有模式上融入新技術、研發新產品;做好“再創新”,更要融會貫通,最終使企業形成一套不斷激發自主創新的新體系。本文報道的上海
前不久,漢諾威舉行全球最大國際機床展,百年老品牌沃倫貝格的展臺上出現新“面孔”——— CK61160數控車床,它“心靈手巧”,精細加工著復雜的葉輪,令不少參觀者駐足觀看。 一打聽,它的“新主人”在中國,是上海明精機床公司。“這是吸收了沃倫貝格的主導技術,按我國市場的實際要求研發的新產品”,明精公司負責人介紹說。 孵化新產品,僅僅是一個縮影。近年來,明精機床、新時達、上工股份、華盛集團等大膽并購德國企業,演繹著“拿來主義”的新故事。 不當“徒弟”,改做“主人” 對于沃倫貝格而言,上海機床企業曾一直當“徒弟”。 沃倫貝格公司是德國著名數控機床生產廠,在大型車銑床的制造上技術雄厚,擁有 10多項專利,上海機床企業在上世紀 70年代末開始即與沃倫貝格合作,引進其 V1000車床定牌生產,這一干就是 20多年。“徒弟”當久了,對于核心技術,依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包括明精機床等上海機床企業,自身產品都在中低端市場競爭。 沒想到,到了 21世紀初,“徒弟”也快當不成了。由于當地市場的蕭條和企業本身的原因,沃倫貝格陷入困境,急于尋找新的投資方。這時,明精機床公司算了一筆賬:與其引進其他公司的新技術,繼續做別人的“徒弟”,還不如抓住機會,收購沃倫貝格公司,成為它的主人。 經過近 2年的跟蹤談判,明精機床公司收購沃倫貝格 53.6%的股份,新成立的技術公司注冊資本 60萬歐元。這樣一來,明精公司花費不大,就成為沃倫貝格諸多專利技術的新主人。要知道,在以往,沃倫貝格在中國市場轉讓一項專利就要價 30萬歐元。 一下子,明精公司在大型臥式車銑床和加工中心技術方面居于國際領先地位,如今,他們在這一基礎上的每次創新,都成為市場上“人無我有”的撒手锏。 點評:引進技術或合資生產,是國內企業消化吸收國外技術的常見方式,但這一基礎上的再創新往往也受到局限。抓住機會,實現跨國并購,本身既是消化吸收路徑上的創新,也更加掌握了技術發展和創新的主動權。 不全套照搬,大膽突破 新拿來主義,絕不是全套照搬。 上工股份原有一個 GC8800高速平縫機產品,使用過程中總是出現漏油、嗓音大、縫紉性能不佳等問題。去年,上工股份以 1700萬歐元的代價收購世界排名第三的工業縫制設備制造———德國 DA。 收購后不久,上工請德國 DA專家過來“會診”, GC8800被診斷出了十幾個制造缺陷。 缺陷找到了,上工研發人員請來德國專家共同研發,對癥下藥,將德國精致的外觀設計、嚴謹的部件磨合、苛刻的零件篩選等一系列操作方法與制造技術嫁接到原有的產品上,創新出了一個全新的 SG8900機型,經反復測試,基本達到 DA德國本部制造的水平。 變化就這么鮮明。原來的 GC8800機型, DA說什么也不肯通過自己的銷售渠道銷往歐美,覺得“這樣的產品,賣一次再不會有回頭客”;如今的 SG8900機型, DA主動提出大量銷往歐美,估計價格比以往上工產品的出口價格提高 50%,德國人還要為它貼上代表世界工縫機最高品質的“ DA牌”。 同樣,新時達完成收購后發現,對方的控制技術在國內并不實用,但產品在體積結構上有著優勢,新時達借鑒吸收,改進自身的電梯控制柜,如今的控制柜比原來小三分之一,外觀像一個時尚冰箱,市場火爆。 點評:跨國并購之后的再創新,可以是利用國外技術,對企業原有產品的改進和革新,也可以是在國外技術模型上更新一步,取得更先進、更高端的技術。可無論怎樣,躺在并購成績上睡覺,不去整合創新,就無法做到“洋為中用”。 不僅技術,更要革新理念 還有一個故事,讓上工股份領導記憶深刻。 中德研發人員歷時 3個月研發出來一個產品,在德國專家的監制下生產出來后,上工人欣喜不已,認為是“取得了極大成功”。沒想到德國人說:“且慢!”將樣機送到產品可靠性試驗室,做 24小時不間斷運轉的最強度測試, 5天不到, 5臺樣機先后出現了漏油、振動等問題。德國專家馬上將樣機解剖診斷,再重新設計改進,重新制造出樣機,產品測試下來,各項指標基本達到 DA制造的水平,上工人以為可以推向市場了,德國人又說:“且慢!”將產品再次送進試驗室,“必須經受住 3年不出問題的強度測試。”試驗室“生死測試”剛挺過來,上工人正想舒一口氣,德國人還說:“且慢!”再將產品送去定向企業“真刀實槍”地檢驗…… 三次改進,三個且慢,上工人開始懂了什么叫一絲不茍,明白了什么是物有所值,開始加大產品檢測的力度。 無獨有偶,新時達在完成收購后,變化最大的也是檢測部門,目前已投下 300萬元建立檢測線,還將投入 700萬元。“檢測的過程,是對產品質量的保證,更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孵化更多創新的過程。”新時達董事長紀德法對此深有感受。 點評:盡管有一些德國企業由于市場的原因而被并購,但它們之所以這么多年來能擁有技術優勢,關鍵在于有不斷孵化新技術的土壤,包括從研發、到生產、到檢測和售后跟蹤一整套完整企業運轉體系。中國企業吸收消化再創新的過程,絕不僅僅是研發某一項技術和產品,更要學習并打造企業的創新機制。 本報記者 丁波 陳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