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寡頭間博弈的間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3日 16:22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周濤 深圳報道 2004年度聲勢最大的民間造星運動“超級女聲”剛結束,神舟電腦就迅速簽下了超女冠軍李宇春作為其新產品的代言人。李宇春一夜成名與神舟電腦在4年時間內迅速崛起,二者的相似性成為神舟電腦掌門人吳海軍在24小時內作出這一決定的重要原因。
盡管褒貶不一,李宇春仍然以民間投票的方式贏得超女冠軍。盡管神舟電腦一向以“價格攪局者”的形象為主流品牌電腦商所不屑,但是神舟一次次打破消費者對電腦價格的心理線而贏得市場。2003年新天下集團(神舟電腦是新天下的子公司)銷售額達到35.6億,2004年則達到50億,而2001年8月第一臺神舟電腦才下線。截至2005年9月,神舟電腦在國內市場臺式機的市場份額達到7%,筆記本電腦已達到17%。 吳海軍的深圳市新天下集團創立于1995年1月,新天下集團自己研發、生產板卡,市場上的磐英、奔馳主板和小影霸顯卡就是新天下的產品。吳海軍號稱自己是國內惟一擁有主板、顯卡研發、生產能力的電腦整機生產商,這一點使神舟電腦比同行的成本低3%-5%。 由于電腦整機的價格很大程度上在于核心部件,如CPU、顯示器等的價格,而這些部件均掌握在美國、日本、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手上,要持續地保持低價,作為下游的整機企業,必須要有博弈的智慧。 吳海軍進入電腦整機市場的起點戰役足見其平價策略的技巧。2001年新天下進軍電腦整機之時,市場已經是聯想、DELL、方正等寡頭的天下。價格成為了吳海軍打開缺口的武器。而神舟電腦的出世之作就是推出了5888元的奔四電腦,是時國內市場品牌奔四電腦最低為7888元。 “摩爾定律”在不同時點的發生作用成就了不同的企業。吳海軍認為286成就了IBM,386成就了康柏,486成就了宏基,586成就了聯想和戴爾。神舟電腦上市時正值英特爾為了與AMD競爭而力推奔四,2001年8月奔四降價100多美金,而神舟由于有主板的自主研發、生產能力,沒有庫存的負擔,神舟電腦一上市就比對手價格低30%-40%。而到了2001年年底對手在價格上跟進時,神舟直接在央視上做廣告“四千八百八,奔四扛回家”。 PC業的核心技術、核心部件,包括CPU、操作軟件、液晶屏的技術和生產能力均掌握在企業手上,吳海軍認為國內只能在寡頭的間隙中博弈。比如說,2001年8月,英特爾宣布P41.3G、1.4G、1.5G的CPU同時降到133美金,顯而易見的是,同樣的價格之下,1.5G比1.4G好,1.4G比1.3G好,在大家都選擇1.5G時,吳海軍決定全面選配1.4G。吳海軍說,當時奔四的概念剛剛深入人心,人們對奔四有種崇拜,而事實上,除非是特殊的用戶,三者之間的運用差別并不大,而且都是奔四CPU。 在許多人傾向于全面選用1.5G時,市場上的價格從133美金一路攀升到160-170美金,而且經常拿不到貨。而1.4G則沒有多少人要,代理商積壓在手上賣不掉,吳海軍拿出幾千萬購進1.4G奔四,價格只在100美金左右。吳海軍認為,當兩個產品的市場價值一致時,它的價格就取決于供求關系,所以神舟電腦一上市就比其它同行低了2000元。 當大家回頭來做1.4G時,吳海軍則大量切入1.3G的CPU。是時,代理商從2001年8月份拿了大量的1.3G奔騰四芯片,半年都賣不掉,吳海軍又以極低的價格拿到手。當對手的整機降到與神舟差不多時,神舟電腦以1.3G奔四配置的電腦直接降到4880元。 而且吳海軍在這一戰役時還有另外一個得意之處:英特爾在2001年8月推出奔四系列芯片,同時也力推Socket 478技術,而原來的Socket 423技術就成了落后的技術。而到2001年底Socket 478就成了市場的技術主流,423就無人問津了,吳海軍把市場上的423的CPU全部收購,二者之間的性能差異不大,吳海軍的收購都是以很低的價格收購的,而且,吳海軍還以極低的價格收購了臺灣一家企業生產近5萬片的無人問津的基于Socket 423的主板。這樣,吳海軍在巨頭設定的規則縫隙中找到了自己的空間與利潤。 訪談 問:電腦市場上很多人都稱神舟為“價格攪局者”,你的平價策略是什么? 答:戴爾出現時,美國市場對它也有同樣的稱呼,但戴爾還是迅速發展起來。神舟也一樣,神舟的平價策略比戴爾更徹底。神舟電腦沒有出現之前,電腦的價格都很高。電腦的同質性非常嚴重,核心部件都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幾個壟斷企業生產的,零配件也都差不多,憑什么你把各個部件拿來組裝一下就賣那么貴,沒有道理。 前幾年電腦一直都很貴,消費者也認識到其中有暴利存在,所以很多有一些經驗的消費者都自己到電腦市場去配機子,價格立刻就下來了。當然,這樣配的機子質量和售后服務都無法保證。神舟就是要把行業的真面目告訴消費者,從2001年開始,到現在不到四年的時間,神舟就進入了國內電腦市場前幾名,說明順應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 問:神舟如何做到提供最優性價比,同時保持低價? 答:首先是我們不直接從消費者手里掙很多錢,只賺10%-15%。 其次,我們做大部分人都能用的電腦。如果產品的某種特性有70%-80%的人需要,那我們就必須開發,如果這種性能只有10%的人需要,那我們就不理他。比如神舟筆記本電腦,對一些型號的產品,我們把PCI、紅外線接口和1394接口去掉了,因為我們發現只有10%的人需要這些配置,那么加上這些一定會增加成本,而讓90%的人為10%的人支付額外的費用顯然是不公平的。 問:成本領先是神舟電腦表現出的最大的競爭力,你如何在有用性與可用性之間尋求平衡而不至于影響產品品質? 答:保持總成本領先需要在各個方面考慮周全并且做好控制。總成本領先的前提是品質過硬,然后才能考慮價格,絕不是單純的物料成本最低。 另外,必須做好品質控制。比如有人做一雙鞋,向用戶承諾說它能穿兩年,如果兩年之內鞋就壞了,那就是品質有問題,這是我們絕對不允許的。如果兩年之后鞋幫壞了,鞋底還能用一年,這就叫品質過剩,也不符合我們的總成本領先戰略。在巨頭設定的規則縫隙尋找空間與利潤。 問:在神舟的具體管理與運營中如何實現總成本領先? 答:在企業組織生產的方式上,傳統的企業,是按計劃生產,后來是按定單生產,而神舟是按供應生產。 電腦行業,上游產品的價格直接決定了電腦整機的價格,而且價格變化非常快。 電腦市場還有一個特點是,上游有什么,你才能提供什么,如果沒有奔四的芯片,你無法做奔四的電腦,上游市場是幾個寡頭的市場,如英特爾,他們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市場的需求。 而作為電腦生產企業,就是與這些寡頭的博弈,你必須非常了解上游產品供應的變化趨勢,按供應來的產品,立即轉化為產品。 問:神舟以前的廣告形式都是直接以價格吸引消費者,現在神舟產品請李宇春代言,是否在平價策略上有所改變? 答:現在神舟從提供消費者需要的產品變成提供消費者喜愛的產品。我們在傳統的高端產品上推出一系列產品,也是平價的策略,比同檔次、相同配置的其它產品要低30%-50%。 神舟追求性價比的戰略從未改變,只是在市場細分上做得更精確。以前神舟專注做大眾化產品,夠用就行,現在還要為時尚人群提供產品。 問:你的平價策略是否會對行業的整體生存環境造成威脅? 答:我知道,一些人說神舟是“價格屠夫”,其實神舟并沒有威脅誰,如果有的人感到威脅,那么他應該在控制成本上多下功夫。 其實中國電腦遠未普及,現在中國電腦每年產量1000萬臺,彩電是3000萬臺,手機是7000萬臺,神舟的平價策略進一步激發了普通消費者的需求,大家一起控制成本,給消費者實惠,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就轉化為購買行為,這對大家都是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