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戰略管理 > 管理專欄_21世紀經濟報道 > 正文
 

打碎創新的天花板 從解放對創新方式的認識開始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30日 14:32 21世紀經濟報道

  劉積仁

  今年上半年,中國的經濟發展仍然保持著快速增長的勢頭,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422億元,同比增長9.5%。占經濟總量58.8%的第二產業無疑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而工業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是由制造業的新一輪擴張拉動的。中國在家電、鋼鐵、紡織、鞋帽等許多行業已經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國家,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據中國海關統計,跨國公司的
內部貿易量占到了我國出口總額的50%以上,這種現狀的出現是通過我國較低的勞動力和基礎設施成本、政策優惠實現的。再從投入產出的運營效率角度來看,目前中國資源消耗水平仍然明顯高于發達國家,中國在資源嚴重約束下推進現代化建設,中國的出路不僅僅要依靠科技進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還要調整我們經濟結構,使服務業,特別是新型的服務業得到更大的發展。

  改變目前的現狀,要面對許多方面的挑戰,首先從制造業的方面來看,審視中國企業,其中優良的企業資源有限,且由于存在缺乏技術的積累,管理基礎薄弱,管理思想尚不成熟等問題,中國大部分企業不得不每天為生存而戰,難有精力和資金大量投入到技術研究、管理創新等活動,這種低研發投入無法使中國進入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的良性軌道當中。同時,跨國公司壟斷了世界上70%的技術轉讓與80%的新技術、新工藝。為了不斷強化技術控制、維持市場高進入壁壘、守住它們價值的核心,46%的跨國公司傾向于在我國建立獨立的研發中心,通過大量招聘中國本土的科技人才、并購中國的科研機構,在中國進行科研開發,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在技術方面的主導地位。

  今天創新的概念和方式也產生了相當大的變化,創新的機會成本越來越高,創新的投入時間越來越長,創新結果在市場上表現的時間越來越短,都使得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對創新望而卻步,中國企業始終在技術創新上難有突破。這種結果讓眾多的中國企業處于全球價值鏈分工的低端位置,使中國制造的發展空間更顯狹小。另一方面,東南亞、拉美、印度、非洲市場逐步興起,中國低成本勞動力的優勢也在被不斷削弱。

  服務業,特別是可以國際化的新型服務業正在為中國帶來機會,可是中國對這樣新的業務的模式還完全沒有做好準備,如BPO業務,將辦公室的業務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需要更高層次的服務型人才,而中國的教育體系并沒有為這樣一個重要的產業和機會做出人才培養的安排。

  事實上,中國創造的最大機會應該產生于中國的制造中,因為制造已經為中國的創造打下一個最大的平臺,中國在創造中走不出一個規模,從某個角度來看,是因為我們的創造與制造的分裂,我們大量的國家研究經費還不能主要地解決我們在制造過程中的技術問題,或者說我們的研究成果還不能成為制造的一部分,我們的創造過程往往也不是在企業中進行,而企業與研究機構之間的結合是我們一直沒有能很好解決的問題。

  我們一直對創造有不同的認識,我對創造的理解是,第一,創造的目標是擁有一個可以創造價值的技術和品牌,而不是擁有一個別人不擁有的東西,一個不能產生價值的創造是沒有意義的;第二,創造要與合作相結合,今天已經沒有人能擁有技術的全部,在一個系統中創造,與一個系統共享價值是創造能夠獲得成功的基礎;第三,創造不完全是技術的范疇,經營規模的創造,商業模式的創造,合作模式的創造,生產方式的創造也是一種創造,創造最終表現在市場上的成功。

  中國的創造將會誕生于發達的制造業之中,也會產生于新型的服務業之中。很多成功例子可以為我們借鑒,從國家層面來看,自上世紀中葉開始,世界制造工廠在亞洲迅速興起。“日本制造”在索尼、東芝、佳能等許多大公司和知名品牌的帶動下迅速成長為日本創造,并由此為日本帶來大量的專利收入;中國臺灣地區也在成為全球IT業OEM中心后,于上世紀90年代初成為了掌握核心技術的“臺灣創造”,并出現了明基、宏、

華碩等世界品牌;韓國同樣在上世紀末通過出口替代策略的過渡以及政府的扶持,成為了世界高科技創新的核心地區,出現以三星、LG、現代為代表的知名企業。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創新模式和應用方向,中國也需要大視野的創新、多維度的創新,而不是狹義的技術創新。印度抓住了歷史性的機遇創造了將世界辦公室業務向印度轉移的模式,從人力資源培養的創新模式開展,在十幾年間形成了在全球信息服務業中的優勢。我們需要將制造與創造結合得更緊密。

  在創造空間越來越小的世界里,創造的方法本身就需要創造,學習、借鑒、整合本身就是創造的一部分,如何在短時間內抓住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創造方式提升我們的競爭力、實現我們的戰略遠景是我們所面對的最重要問題。東軟最早是一家專業軟件公司,在環境并不理想的外部條件下,我們首先是在經營模式上尋找突破點,將業務定位在解決方案,同時以向日本出口軟件的收入來支持面對中國未來技術的開發,這使東軟在幾年后擁有了在電信、電力、社會保障體系等方面具有

知識產權的產品;在軟件方面與制造業緊密結合,創造了軟件在數字產品之內的成功模式,并基于這種模式找到許多在技術和品牌創新的機會。

  創造需要組合,打破在創造方面的分割狀態,使創造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結果是中國突破創造空間的一種選擇。

  (作者系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