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治民企的近視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4日 12:03 《英才》 | |||||||||
文/梁小民 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加州牛肉面在北京紅極一時。當時我在外院培訓英語,每天中午必去附近吃一頓,牛肉都是成塊的,面也筋道。從美國回來后再去吃,完全不是過去的樣了。不久遍及北京的加州牛肉面館銷聲匿跡,成了歷史匆匆的過客。
我今天又想到這件事是因為許多民營企業正在步加州牛肉面的后塵。民營企業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制度、機制上的原因外,對消費者來說,就是它的產品和服務優于國有企業。當國有商業冷若冰霜時,民營商業笑臉待客;當國有企業產品幾十年一貫制時,民營企業的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當消費者能作出自由選擇時,誰興旺,誰被冷落,還不一目了然嗎?民企正是靠他們的產品與服務在競爭中成長起來了。可惜的是,有些民企在成功后,產品與服務不再能以優取勝。類似加州牛肉面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前一段搬家,購買家電,找了著名的民企國美,以為這家正上市的民企必定讓我滿意。沒想到訂了送貨日期后, 連等了三天都沒送到貨。如此服務不是出現在國企,而是出現在正紅極一時的民企身上,讓我想了許多問題。我把這些問題歸結為同一種病——近視病。 這種病的根源之一是只想撈一把就走,根本沒有基業長青的思想。不少中小企業,看準了一個時機(加州牛肉面就是看準了當時中國缺乏連鎖快餐,又抓住了“崇美”心理,打出加州牛肉面——其實美國加州根本沒有這家店),只想撈一把,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或者小富即安,收兵回營。有這種思想的企業,起先想靠自己的產品質量或特色占領一塊市場,一旦成功之后,就想盡快多賺錢,有意或無意地放松了質量。 還有一種情況是當生意做的不大時,把顧客作為上帝,以開拓市場,一旦成功了,企業做大了,就犯了店大欺客的毛病,甚至根本不把顧客放在眼里。這時企業就會不守約、不誠信,甚至降低質量或造假。這說到底還是企業老板的素質。這些老板往往沒有什么長遠眼光,只看到眼前的一點兒蠅頭小利。 產生近視病的另一個原因是,也想基業長青,但由于企業制度上的缺陷或者企業家的能力,而出現了近視病。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快速擴張的企業中。管一個小企業與管一個大企業是完全不同的。小企業可以實行人治,由老板一人說了算,他的能力也可以照顧過來。大企業就不行了,必須有一套較為完善的制度。內部各部門的協調,靠的不是人,而是制度。一些剛從中小企業做大的企業或者患上大企業病——產生了類似于政府機構的官僚主義,或者各部門之間難以協調。這些就表現為管理混亂,效率低下。我想國美就屬于這種情況。說它沒有雄心大志肯定不對——股票上市不就是想做大做強嗎?但它在進行上市的努力時卻放松了嚴格管理。我不敢說它沒有合理的制度,但從銷售部門向我承諾的日期和運貨部門不能實現來看,這兩個部門是不協調的,這種不協調更多是制度上的原因。 近視引起短命。民企的短命在中國是一個極其普遍的現象,這還不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因為往往短到一兩年也沒有。企業的生與死對一個經濟來說是正常的。但如此多的企業患上近視病,并由于近視而短命不能說是正常現象。 中國的民營企業已經經歷了創業期,現在正面臨轉型。在這一過程中,有不少企業會被淘汰,也有一些會做大做強。誰被淘汰,誰成功,就取決于誰有眼光。小富即安,撈一把就走,急于做大,都是近視的表現。這些企業最終要被淘汰。真正有遠見的企業應該著眼于制度建設,在穩健中做大,甚至要為長遠發展而犧牲一些眼前利益。這些企業才是笑到最后,笑得最好的企業。這些企業也才是中國經濟的希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