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戰略管理 > 正文
 

腦庫風暴:跨國公司的中國腦庫到底在研究什么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9日 14:30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李曉艷

  北京報道

  10年前,以IBM在中國成立研究中心拉開序幕后,跨國公司來中國設立研究中心或研究院似乎成為潮流,1998年微軟亞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同年11月,Intel中國研究中心在北
京成立,2000年,朗訊貝爾實驗室基礎科學研究院(中國),當時這種趨勢被稱為跨國公司“中國借腦”。

  而事實上,這只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從市場銷售、生產再到研發的一步步發展戰略。如今10年過去了,這些研究中心在中國做了什么,在此開發出來的技術有多少真正市場化?中國本土企業的研發活動距離這些跨國公司中國腦庫的距離還有多遠?

  市場化演進

  和位于朝陽區繁華鬧市的盈科中心IBM大廈相比,處于五環上地5街的IBM中國研究中心顯得低調內斂得多,爬滿常青藤和綠色植物的辦公室里,每個員工都標配一臺IBM最新、最高配置的筆記本和臺式PC,他們有的在電腦前工作思考,有的在自由隨意地探討問題。就是這里,平均每年100多項IBM專利技術誕生。

  “IBM中國研究中心不是關在門里做研究,而是跟市場緊密結合”,葉天正認為這也是為什么IBM在全球有8個研究中心的原因。作為IBM中國研究中心的主任,葉時刻要尋找的是中國市場的特點。比如中國銀行里面存款、提款,轉帳的數量和次數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相比,這就是一個不同的巨大市場空間;另外,中國98%以上都是中小型企業,同時又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市場。葉天正告訴記者,這和其他國家也有所不同,如何對中小型企業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只有在這個市場上跟進才可以了解。

  創立前三年,研究中心是一個“相對自閉”的研究環境,當時研究空間非常大,IBM公司沒有限定嚴格的研究方向,更多的是讓研究中心自己來選擇研究項目。在開始時,研究中心更多在別人的研究結果和基礎上加入新的創新點,得到新的東西,因此那時候做得更多的是一些中、短期的研究。研究中心創始人王瑋博士以及后來的接任者葉天正認識到,研究中心要立足,一方面要往深里走,另一方面要往廣里走,所以現在研究中心的項目則涵蓋從一年到十年之間的短、中、長期研究。

  三年之后,研究中心的成果開始跟其他部門的研究合作加深,五六年之后,研究中心跟產品部門的合作越來越多,開始更快“市場化”。在1998年IBM全面轉型時,公司提出不要跟應用商競爭,而之前研究中心做了很多企業應用的研究,就都將其轉移到供應鏈去了;包括IBM在中間件里的很多軟件要跟合作伙伴做一些應用開發,后來考慮到整個業務模式的發展,和合作伙伴產生沖突,也都放棄了。

  而從研究內容上說,如今研究所更關注怎樣在服務上尋找研究題目,“從現在和五年前相比,研究內容的比例完全不同,現在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項目會跟服務有關,在五年以前只有很少的項目跟服務有關,多半是產品和技術的,我們現在有一個專門的新興服務科學的研究團隊”葉天正表示。

  “再往下,我們和客戶的合作會越來越緊密,我們現在很多項目直接跟客戶在做”,葉天正說,早在三年前,研究中心就要求成員對不同行業要有相當程度的了解,知道行業的問題,把純的技術變成跟市場結合。

  腦庫的中國判斷

  “中國有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IBM本身有多年創新的歷史,每年有很多創新成果,如果把這樣的思路和方法與中國的人才結合起來,是非常有價值的。”葉天正告訴記者,1995年在中國成立研究中心時,IBM正面臨著公司轉型的非常時期,股票還只有13塊多一點,和今天的79塊多美元相比并沒有多余的錢來做業務擴張,并非一定要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但隨著中國市場慢慢成熟以及中國政府策略的放開,IBM決定在中國成立一個研究中心。

  1995年IBM在中國有了研究團隊,1999年有了開發團隊,2000年成立了一個租賃團隊,今天IBM在中國有銷售團隊、服務團隊、生產團隊,把PC部分賣掉后又成立了一個新的生產服務器的公司,IBM在全球130多個國家有業務,其中中國是IBM擁有全方位組織單位的少數國家之一,這足見IBM對這個市場的重視。

  而研究中心有各種不同的觸角來捕捉全球技術趨勢。研究中心每年至少抽出一百人每天探討整個技術走向,包括這個技術趨勢對公司、客戶、行業、整個工業的影響是什么,哪些是機會,哪些是危機。每年研究中心成員會跟公司的總裁、其他部門負責人以及業績部門聚在一起討論:哪些東西不能落后于人家?哪些東西又不能做得太早?時間上拿捏得多準?這個技術趨勢會不會實現?葉天正笑著舉例,“有一年進去討論時,本來安排了兩個半小時的會議,七個小時還沒結束”。

  除技術展望之外,研究中心還有一個專門和市場接觸比較深的部門,跟銷售團隊和客戶有更密切的聯系;同時研究中心跟學校保持相當程度的聯系,捕捉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還跟VC風險投資公司有建立聯系,分析他們投資的地方,為什么投資,把這些綜合在一起,獲得不同的觸角。

  而對技術的展望,除了要及時看到其趨勢,時間的把握更是關鍵,研究中心在這方面可有前車之鑒。葉天正告訴記者,比如電子標簽技術,1990年的時候研究中心就和沃爾瑪在商談,把電子標簽射頻技術做出來了,但市場卻一直沒有起來,包括1999年時候研究中心為了另一項技術就推出中文掌上電腦,在市場上也沒有起來。“這些技術目前我們也只能依靠專利保護,等待市場時機。”

  從具體立項來說,研究中心經過討論過程確定項目后,具體資源和人員分配以項目而定,如果項目比較難,還看不清楚產業化結果,就不會花很多人力,可能兩三個人一個組探索;如果題目比較清楚,希望產品一年或短期之內能夠呈現,可能會放十個人去做。

  借腦中國

  10年前,IBM研究中心上網還要用一個“鍋蓋”對準IBM中國總部麗都酒店,刮風下雨時還要爬上房頂調準方向,但這并不妨礙研究中心從創立時不到10人發展到今天上百人。

  葉天正告訴記者,研究中心的經費每年大概占到IBM全球50億研究經費的十分之一到九分之一,百分之六七十左右從IBM研究總部撥款,另外的百分之三四十左右從產品部門過來,因為一部分經費來自產品部門,研究結果會更符合他們的需要,所以公司故意在模式上這樣設計。

  而大家關心研究中心的成果真正產業化的程度,葉天正告訴記者,IBM很多中間件產品,都有研究中心一系列的技術在里邊,還有服務器方面,研究中心做了一系列方法跟工具,例如1996研究的中文校對系統,后來被集成到IBM的Lotus SmartSuite和Lotus Notes產品中,1999年的連續手寫識別技術,被應用到包括IBM ThinkScribe 和ThinkPad TransNote等多項產品里。“事實上我們每項技術都會考慮它產業化、市場化的情況。”

  目前研發中心在人才培養方面,很大一個途徑是和高校合作,一方面直接讓畢業生來研究中心實習,參與項目研究,例如和高校推出的“青出于藍計劃”;另一方面向社會招聘,但更傾向于接受從學校或研究所應屆畢業的學生。

  葉天正告訴記者,去年10月“IBM工商企業創新中心”成立,這隸屬于IBM中國研究中心;而后今年3月IBM在其2005論壇上宣布成立商業價值研究院,該研究院則屬于研究中心的服務團隊。IBM希望能更好地對中國一些重要行業的價值做更深研究,成立這些機構或許可以成就IBM這一目標。

  酷愛攝影的葉天正,辦公室外面的墻上掛著兩幅自己攝影的作品“西湖春天”和“蘇州園林”,平時還喜歡和員工打乒乓球的他對研究中心的評價是“前途無限”,但他同時表示,目前研究中心最大的擔心是,在整個IT領域變化當中,研究中心怎樣才能一直走在潮流前列,保持領先地位。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跨國公司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周 杰 倫
無與倫比時代先鋒
端 午 節
快樂端午精彩圖鈴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