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TCL虧損看國際化真相 原來團隊有些樂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2日 16:34 經濟觀察報 | ||||||||
-姜汝祥/文 目前的TCL,面臨著嚴峻的考驗。2004年TCL集團利潤比上年下滑了57%。而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表上,更是出現了虧損。面對媒體的質疑,李東生坦然承認,當初宣布18個月就可以扭轉TTE(TCL-湯姆遜電子公司)的虧損,這個時間表看來是要往后推遲了,T&A(TCL-阿爾卡特移動電話有限公司)面臨的局面,也并不樂觀。
面對TCL的這種局面,大多數業界的人士并不驚奇。以中國企業目前的實力,以國際產業鏈接軌中內含的風險,像TCL這樣的并購,虧損幾年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如果聯想一年后也宣布虧損,并不會出人意料,不虧損倒才出人意料。 李東生感嘆:“我們原來的團隊顯得有些樂觀,到去年11月份才發現問題很大,整合效應并沒有發揮,企業還是按原來的習慣運作,TCL基本處于失控狀態。” 當中國最好的公司在邁向國際化的第一步后,很快就發出這種感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體會李東生在這種感嘆背后的心境。在李東生如此坦誠反省的背后,是他對中國優秀公司群的清醒:過去,我們總以為中國優秀公司與世界一流公司的整體實力,主要差在技術,差在規模等等外在因素上,但李東生清楚地告訴我們,最大的差距是“人”的差距,特別是管理團隊的差距。 并購中的文化整合: 大問題還是假問題? 李東生的話還有一層意思,是說TCL還是習慣按中國的打法,沒考慮到合作伙伴的接受程度,所以出現“失控”。 但是,為什么按中國打法就要“失控”呢?不要被某些專家的并購理論所迷惑。按這些專家的理論,兩個公司之間的并購主要是“文化整合”問題。所以,TCL出現的問題也主要是“文化整合”問題。 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論斷。如果是兩個西方公司并購,情況可能大多就是如此,但如果是并購發生在彩電這樣的夕陽產業,情況卻大不相同。人家之所以要剝離,就是因為他玩不下去了,以他的文化或經營能力去做,死路一條,所以要剝離。而中國公司之所以能夠接盤,是因為中國公司有著成本優勢,有能力去經營這些業務來賺錢,因而我們去接盤。 所以,當中國的TCL去并購湯姆遜的彩電,并購阿爾卡特的手機,首先是這些跨國公司在彩電與手機戰場上不如中國公司有優勢,其次是他們有更好的業務可以選擇。懂得了這種情況,我覺得就懂得了這一并購的成功要點在于,你能夠向對方證明你在彩電,在手機這些業務上的賺錢能力比他們強,他們就聽你的,如果不聽你的,你就一步步淘汰他。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商業邏輯,決定著中國公司在這一階段的并購。在這一邏輯上,只有勝負,沒有文化問題。 這樣一來,問題就變成了,TCL憑什么證明自己比對方賺錢能力強?自然就要使出拿手的“習慣運作”,問題是,TCL在國內的習慣運作,在西方市場未必適用,不適用,人家自然就不會聽你的,這才會出現“失控狀態”。 國際化是消費者國際化, 而不是產品國際化 在國際市場上,我們惟一要做的,就是去理解并懂得客戶,而不用花更多的力氣去做什么整合。綱舉目張——客戶價值是綱,你在客戶價值上花力氣,任何收獲都會幫助你整合。 而在這一點上,恰恰是我們的弱項。改革開放20多年的競爭中,我們基本上是在一個高速增長的市場中競爭,在這種競爭環境里,我們習慣的勝利是“先人一步”。習慣在產品層面競爭,習慣于成敗論英雄,而很少真正去想客戶到底要什么?去搞清楚他們的需求結構中,有多少是源于理性的選擇? 就此而言,是TCL聯想這種并購方式好,還是海爾那樣靠自己打品牌的方式好,這類問題其實是個假問題,并沒有多大的真實意義。 國際化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懂不懂你所面對的消費者想要什么?所謂國際化,就是消費者的國際化,而不是產品的國際化,產品的國際化OEM就很容易完成,但消費者的國際化卻需要我們的管理團隊,去懂得你所面對的客戶,特別是最終客戶(End User)現在在想什么?他們未來想要什么? 所以,TCL作為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的公司,惟一的出路就是從頭開始建立起如何與“國際消費群”溝通的知識庫。而對一個市場的理解與把握,是需要時間的。 國際化的本質是懂得“國際消費者”,而“國際消費者”的背后是那個國家獨特的文化,獨特的階層結構乃至消費習慣,這才是支撐你贏利的源泉,也是你整合別人的源泉。 想想吧,為什么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合資公司或獨資公司,都不存在多少文化整合問題?當寶潔與可口可樂這些跨國公司,比我們本土公司還懂消費者的時候,我們就只能向他們學習,而不是做什么文化整合。公司是為了賺錢,并不是為了整合文化,整合文化是你的結果,而不是目的。 國際化所帶來的代價, 只有靠國際化來解決 TCL的虧損幾乎是一種必然,而且也是一種好事。當李東生坦然地宣布TCL虧損比想象來得快,來得嚴重的時候,與其說是在宣布TCL的業績,不如說是在宣布,中國最優秀的一批公司在“經營智慧”上的失敗,也就是只要“企業還是按原來的習慣運作,就會失控!” TCL成為中國家電霸主是“速度,效率與成本領先”層面的勝利,即比較競爭優勢的勝利,而不是“把握、理解并引導消費者”層面,也即核心競爭力層面的勝利。 在一個競爭與開放的市場中,企業持續的競爭優勢,只有一個來源,就是客戶價值。沒有對客戶價值的精確理解與把握,就不可能真正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TCL為什么不去造TCL牌汽車?為什么不去到處圈地建立“TCL置地”? 當我們在這種背景下看一些民營企業或股份公司,如此熱衷進入暴利行業,我們應該對TCL的國際化選擇肅然起敬。 因為如此,李東生在面臨虧損時,坦然面對:“國際化所帶來的代價只有靠國際化來解決,其它產業(賺錢)不是在一個級別上,即使賺錢也無法彌補!” 新啟蒙運動 對中國目前這一批優秀企業的評價,要放到一個大的歷史背景下分析,這就是中國企業的歷史使命到底是什么? 中國企業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實際上是雙重的,一是要強國,企業是強國之基礎;二是要啟蒙,企業作為現代國家的主要經濟組織形式,肩負著改造傳統中國的農業文化,向現代工業文化,甚至信息文化的轉變任務。 如果說強國的使命主要通過企業的做大做強來實現的話,那么啟蒙的使命則體現為企業通過制度化的法治管理,建立起員工的商業人格,從而替代人治下的人格依賴。 做大做強是結果,啟蒙才是強國之本,才是我們的目標。 中國企業要真正的做大做強,而不是“外強中干”,需要再次打出一面新啟蒙運動的旗幟,或者叫執行啟蒙運動——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定是那些不斷使她的民眾變得更加理性的民族。一家偉大的公司,一定是那些不斷把公司員工變得更有尊嚴,更有獨立人格的公司,這才是一個公司偉大的地方。如果員工沒有尊嚴,沒有權利,沒有人格,這樣的公司就談不上優秀。 這個啟蒙運動的核心,就是建立一種以原則為中心,以法律為中心的做事系統,從而徹底從依賴于權力,依賴于英雄的人格依附系統中擺脫出來。這場啟蒙運動的實質,就是要讓企業不是通過資源壟斷和權力經濟做大做強(像中國石油和中國移動之類的所謂500強),而是回歸到做強做大之本,回歸到像寶潔,像摩托羅拉那樣做大做強:通過培養員工獨立的商業人格來獲得文化動力,通過制度化組織化的管理獲得持續保證,而通過對客戶價值的尊重與把握獲得增長動力。 如果我們從這種背景看待TCL的國際化歷程,我們更加懂得TCL或聯想的國際化道路,的確是一條“不歸路”——要么把自己啟蒙,真正在人格上在做生意的基本出發點上國際化;要么熱衷于表面的做大做強,外強中干,最后被國際化所拋棄。 (作者為北京錫恩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jack@myzion.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