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冠軍理論:關鍵是悟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8日 11:31 新京報 | ||||||||
近年來,幾乎所有世界一流的企業家和大師級管理學家,從全球首富比爾·蓋茨、全球第一CEO韋爾奇,到營銷大師科特勒、組織學習理論大師圣吉,都紛紛親自“登陸”中國傳道造訪,成為中國企業、管理界的新聞人物或追捧明星。 據悉,4月23日至24日,中小企業管理大師、隱形冠軍之父赫爾曼·西蒙也應邀來華,參加首屆國際隱形冠軍企業高峰論壇,并為“中國隱形冠軍”百佳頒獎。
其實,透過紛亂熱鬧、云來霧去的這“理論”那“學說”,他們所說的道理都是極其簡單的“做人”道理———作為平常人,只要老老實實觀察反思,都可以“悟”到或領會的大道理,更不要說我們的企業家和管理學家了。 就“隱形冠軍”而言,中小企業要想真正成為“隱形冠軍”,必須面向國際市場的“惡劣疆場”去馳騁競爭、拼搏廝殺,眼睛盯著西蒙頒發的“中國隱形冠軍百佳獎”獎杯,本身是違背西蒙“隱形冠軍”理論原則的。為什么?西蒙教授所說的“隱形冠軍”是指那些非常專注、具有全球性或區域性市場領袖地位的中小企業,他們的產品不易被人覺察,加上自身低調,公眾知名度比較低,但在各自行業內往往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或無可撼動的霸主。要在市場上做“冠軍”,就不能像奧運健兒在賽場上“眾目睽睽”地被大家審視,而必須“隱形”。 因為你在市場上太過張揚,主要還不是怕別人馬上模仿和復制你的成功經驗(如果是你的真正核心競爭力,大多數情況下別人是“模仿和復制”不了的),更重要的是如柯林斯等人所說,喜歡“作秀”的企業肯定無法專注于自己的“事業”,就像閨閣中作態的女子,成功時照著鏡子自我欣賞、居功自傲,業績不佳時站在窗前怨天尤人、垂頭喪氣,這樣一來二去就成了馬戲團“只會表演的馬”,而失去了“拉車”的天職和能力,你還怎么做“冠軍”? 所以,“隱形冠軍”說與柯氏的《基業長青》可以得出一樣的結論:長期保持“冠軍”級水平的世界一流公司,或成功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并獲得長程持續發展的公司,其CEO大都并非屬于文藝明星式或獨裁領袖式的“魅力型”領導人,而是性情謙虛、保持低調、不愿拋頭露面,同時具有堅定意志、為創造可持續業績可以奮不顧身的實干家。 西蒙在解說他的“隱形冠軍”時說,“隱形冠軍”企業成功的道理,就像愛因斯坦所說的的公式,A+B+C=成功,A意味著勤奮,B意味著智慧,C意味著閉上你的嘴、不要談論你自己的成功。其實這個大道理不僅作為“科學大師”的愛因斯坦知道,幾十年前西方另一位“管理大師”德魯克也告誡過企業家,在創新時要切記三個“禁忌”:“不要太聰明”:“不要過多花樣,不要分心,不要一次做過多事情”:“不要為未來而創新”。企業家創新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創新是工作”,“創新需要勤奮、恒心和責任”,要把創新變成“辛苦、專注和有目的的工作”;二.“要想成功,創新者必須立足自己的長項”;三.“創新必須與市場緊密相連,專注于市場,而且由市場來推動”。 這些話與西蒙的說法有什么兩樣?對此,那些過不惑之年的老百姓誰悟不到?我們哪個企業家不能“領會”? 所以不是“說法”問題,而是不同說法背后的“真切悟道”并付諸實踐的問題。 問題是,中國企業無論“大”或“小”,往往“獨裁、作秀、玩花樣”的多,真正能夠低調、腳踏實地、老老實實地遵循創新實踐法則,鉚足勁頭盯著世界一流企業寶座用“智慧”、“勤奮”去拼殺,把“做企業”當做“做工作”、本本分分地“做人”的少。要想真正成為世界級“隱形冠軍”企業,那就要像各路“大師”所說的“家常話”那樣,不要浮躁,沉下心來始終如一地“專注”于自己的核心理念、核心領域和核心競爭力,橫下一條心勇往直前。 □李寶元(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