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已然如此,而最刺激的說法是,目前在中國經營的企業,再選擇合資是極不明智的做法
本報記者 席斯
日立公司北京代表處的員工巴雅正準備將2004年的取暖費發票交給FESCO報銷,她不無
遺憾地說,這是最后一次了。
2005年4月1日,日立公司在北京的代表處將正式更名為日立(中國)有限公司,那時,FESCO也就不會給巴雅報銷取暖費了。
今年2月1日,日立(中國)總代表塚田實正式到任,其任務是整合日立在中國的業務,并建立一個統一的“獨資企業”。
日立在中國有近100家子公司,即使在日立工作多年的巴雅對日立在中國各地的合資公司也一直沒有頭緒。她只知道公司的北京代表處在簽訂協議、合同時,所使用的公章都是香港日立(中國)有限公司,日立在中國的銷售都是由香港日立(中國)有限公司負責,而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日立代表處的業務也隸屬于香港日立(中國)有限公司。現在,日立已決定將其轉到新的公司。
據巴雅說,日立以前在中國內地從沒設立過總代表職位,各子公司是分立的。
與日立情況相似的西門子公司目前已在中國建立了45家合資企業和11個獨資企業,幾乎涵蓋了西門子涉足的所有領域。跨國公司研究專家認為,過多的子公司必然會導致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從而難以形成規模效益。這也正是日立派駐總代表,設立獨資企業的緣故。
事實上,西門子和許多跨國公司一樣,在等待中國加入WTO后的5年期限。到時候,一個個獨資公司將取代眾多的合資公司,成為跨國公司角逐中國市場的主力軍。正如西門子中國公司總裁貝殷思所言,單純從運營成本的角度來看,如果一個獨資公司就能做所有的業務,公司運營成本是最低的。
據商務部最近針對未來一段時間跨國公司在華投資傾向的調查顯示,57%的跨國公司都傾向于獨資新建,有37%的跨國公司愿意與具備一定技術和生產資源或能力的企業合資,而傾向于通過并購相關生產工廠來投資的跨國公司的比例為28%。
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企業的獨資化傾向日益明顯,它們或是通過并購擴大在華的業務,或是加緊增資擴股完成對企業控股。例如,2003年底,恒生銀行與世界銀行屬下的國際金融公司共同出資25億元人民幣(1美元約合8.27元人民幣)收購了福建興業銀行24.98%的股權,隨后,英國最大的連鎖零售商特易購以1.4億英鎊(1美元約合0.53英鎊)收購了頂新集團旗下樂購賣場50%的股權,找到了進入中國市場的一條快速通道。2004年8月,在通信行業赫赫有名的北京國際交換系統有限公司宣布更名為北京西門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西門子持股比例從40%上升到67%,企業性質也由合資公司變為外商控股企業。3個月后,持有東芝電腦上海有限公司90%股份的日本東芝以92萬美元取得了其中方合資者10%的股份,從此將公司變成了日方獨資企業。
泰國正大集團投資的易初蓮花連鎖超市是最近表態的,表示年內鐵定全面獨資。眼下,易初蓮花廣州分公司與中方的回購股權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洽談中。事實上,易初蓮花早在去年12月1日起就已經開始了獨資工作的籌備,而易初蓮花在濟南的獨資超市已經開業。此外,沃爾瑪、福特、豐田、聯合利華等許多世界500強企業也都制訂了收購計劃。
獨資的運作形式被跨國公司認為是提高企業在中國市場決策和反應速度的最佳選擇。南開大學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冼國明分析,從推行公司戰略的角度來講,合資只是一種次優的選擇,因為雙方要花很大氣力來協調管理風格和管理制度,成本很大。
早在兩年前,美國愛克賽公司就在上海建立了首家在中國的獨資企業愛克賽電源(上海)有限公司,而另一些行業里涌現的獨資潮更早。
在2002年的家電行業,先后有日本松下與美國惠而浦通過收購完成了在華企業的獨資化;在家用日化領域,德國漢高、美國莊臣、美國寶潔分別從天津漢高、上海家化、廣州寶潔手中將中方股份幾乎悉數買斷,如愿以償地走上了獨資道路。
有數據表明,自1997年以來,中國新批外商獨資企業項目數就已開始多于合資企業,而從1998年起,合同外資金額中外商獨資企業也已經多于合資企業。在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方面,從2000年起外商獨資企業也超過了合資企業。
在中國市場向外資開放的最初幾年,合資一直是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基本模式,這有時是限于國家政策的規定必須由中方控股。但是跨國公司確實對中國市場不了解,需要一個中方伙伴來幫助打開市場。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政策的限制減少了,同時跨國公司也積累了在中國市場的經驗,原來被壓制的矛盾開始暴露出來,而獨資經營不僅可使跨國公司保守其技術秘密,規避中外企業在制度、文化、經營理念等方面的摩擦和矛盾,而且可使其在華投資更好地融入其全球戰略,更好地體現母公司的意圖。
以西門子控股的北京國際交換系統有限公司為例,從2003年起就是國內交換機市場霸主的該公司陷入了市場飽和帶來的嚴重虧損,但困于合資企業的身份,其轉型之路異常艱難,而等到它真正進入數據通信市場時,華為、中興等競爭對手早已大筆獲益。這使西門子決定通過控股拿回它的管理權。
另一些合資公司也差不多,不但沒能像預期那樣引入外方的先進管理手段,兩種企業文化間甚至還出現了內耗。
以往的看法是合資可以讓中方企業近距離學習跨國公司的經驗和能夠有機會將先進技術引入中國。然而,跨國公司對擁有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往往設置了嚴密的保護措施,對合資公司特別是外方沒有控股的合資公司根本不會進行技術轉讓。同樣以西門子控股的北京西門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為例,由于設置了技術保護,要想向公司注入新技術必須由西門子增資控股,而這一點正是最終中方同意西門子控股的重要原因。
不難發現,隨著中國入世年齡的增加,中外企業合資格局的變數正逐漸增大,獨資和控股兩種新投資方式正逐步取代原有的合資方式。可以說,外資尋求獨立乃是中國政策環境變化的必然結果。在過去,中國政府設置了諸多政策壁壘,限制外資公司在華投資的領域、形式、比例、規模、經營范圍等,以保護本土產業。然而政策上的缺口慢慢允許某些大型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獨資或股份制的控股公司,并且允許以控股公司形式從事在中國的制造、研發、銷售、物流、服務等業務。因此許多跨國公司迅速行動,通過重組和整編來解決歷史遺留的合資問題。
中國加入WTO后每年都會兌現部分承諾,而對于大限,跨國公司可謂分秒必爭,紛紛計劃在開放的第一時間實現獨資的愿望。
在這方面,美國聯合包裹公司(UPS)顯得特別迫切。在離中國全面開放物流業還有將近1年時,UPS即出資1億美元“贖身”,邁出了在中國獨資的第一步。UPS亞太區總裁肯·托羅說,中國具有全球最令人興奮的商業機會,這對于UPS的全球戰略來說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兵家必爭之地”,而在這個“兵家必爭之地”上,UPS必須“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根據中國加入WTO時的相關承諾,從2005年12月11日起,中國將允許外國快遞企業在中國設立獨資公司,開展國際快遞業務。巧合的是,UPS接收中外運移交的23個城市的國際快遞業務的截止日期也是2005年12月。
這種巧合意味深長。翰宇律師事務所北京代表處的合伙人詹姆斯·齊默爾曼說:“目前在中國經營的企業,再選擇合資是極不明智的做法。”
齊默爾曼從2004年初就開始忙著幫助許多行業的外國客戶買斷其中方合作伙伴的股份或對合資企業進行清算,而新近進入中國的印度公司Infosys Technologies Ltd.正有此意。
該公司即將在上海成立一家有200名雇員的軟件開發中心,它選擇了獨資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