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企業在中國悄然完成戰略布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7日 17:35 《科技智囊》 | |||||||||
通過增資、獨資、知識產權甚至是戰略虧損等競爭手段,在入世三年的時間里,外企在主要的行業里基本完成了戰略布局 楊云龍 2004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滿3周年,每年一度在這一天舉辦的“WTO與中國
這份報告認為,后過渡期內,跨國公司將有可能調整在華戰略,其主要表現為直接貿易和生產戰略替代本地化發展戰略;跨國公司之間的融合成為潮流;而獨立化戰略亦將成為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主要形式。這表明入世的這三年,外資企業在中國的戰略布局其實已經悄然形成。 柯達現象絕不是個案 外資在中國戰略布局的一個重要手段是資本輸出。如果將入世三年的幾個關鍵詞串起來看,很容易發現,外商“投資”越來越多被“增資”和“控股”所代替,而中外“合資”逐漸變成了外商“獨資”。在2004年,這種現象終于發展到了涉及壟斷的地步,而柯達現象則成為了這種變化的代表。 2003年10月29日,美國柯達如愿以償地收購了中國樂凱20%股份,從而完成一個奇跡——這片東方大地上幾乎所有影像業工廠均由它控股和參股;它還建立了8000余家連鎖店,那是僅次于中國郵政的第二大連鎖終端系統。在紐約,溫總理曾說:“中國人用的膠卷,每十卷中就有七卷是柯達產品。” 在美國,柯達代表著影像業,在中國,現在它同樣代表著影像業。反傾銷、行業特別保護對柯達來說已經成為過時的概念。柯達可以從容在美、中布局。2003年9月底,柯達已經宣布在美國本土停止生產膠卷,全面進入數碼時代,有市場人士猜測:傳統膠卷生產將移師中國。 柯達會不會象征后WTO中國的典型產業形態?一家或幾家跨國公司,同時在母國和中國占據主導地位,控制整個鏈條中最關鍵要素:產業標準、核心技術、品牌、供應鏈、現金流等等。而中國本土企業,充當其OEM制造車間,或者扮演其終端銷售店,它們的利潤率會被非常精確地計算在微薄狀態——使其無法完成積累。 從整體上看,盡管其他行業還沒有出現像柯達這樣的情況,但是很多行業已經呈現出柯達現象的苗頭。 在保險行業,借助國有紅籌寡頭的跳板,目前已經有多家美資保險公司拿到了中國牌照,襁褓中的中國本土保險注定是以卵擊石;在零售行業,沃爾瑪已經在中國開了24家大賣場,其本土競爭對手如螳臂當車。 繼雅芳2004年3月15日宣布其中國公司與美晨達成“分手協議”后,2004年5月11日,寶潔也終于從在華合作16年的老伙伴和黃手中收購寶潔中國剩余的20%股權,宣告一個月內實現在華獨資。 而歐萊雅分別于2003年12月10日和2004年1月27日斥巨資收購了本土品牌“小護士”和“羽西”,并稱這兩項收購有利于其開拓二三級市場,以及推出更適應當地消費者的產品。聯合利華已經將原先在上海的四家工廠于2004年年底全部搬入位于合肥開發區的新廠房,并將其變成亞洲供應基地。 短短半年內,日化跨國巨頭在華經營戰略的調整步伐如此緊湊,從這種經營行為不難看出跨國公司在華尋求終極目標——壟斷和盈利的一個苗頭。 2004年4月19日,寶潔全球董事會167年來首次在中國召開,立即實現在華獨資就是本次董事會后作出的決定。獨資對于寶潔、雅芳這樣的跨國公司意味著什么? 渠道對個人護理品和化妝品異常重要,早期日化巨頭進入中國愿意選擇合資,主要為降低開拓市場成本和克服制度障礙,從而降低投資風險。改革開放之初,外商獨資企業在很多領域遭受限制的情況下,中外合資企業為吸引外資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初外企進入中國時,之所以選擇與中方合資,主要是因為當時中國很多行業對外商有政策性限制,而合資更有優惠性政策扶持,外企不僅只能選擇與中國企業合作,而且很樂于這樣做,以免除初來乍到“水土不服”之苦。 選擇獨資則意味著跨國公司將主動承擔風險,但換取的是對在華經營實體的控制權。而控制權正是跨國公司通過地區經營實體為其全球戰略提供全面服務的基礎。寶潔全球首席執行官雷富禮近期在董事會上的一席話證實了這個推斷。雷富禮指出,中國對寶潔公司今后十年的發展至關重要。這個信息透露,寶潔正式將中國納入其全球戰略。被納入全球戰略,簡單講就是中國市場被納入公司全球目標市場進而加以開發。 除化妝品行業外,在汽車、零售以及信息技術等行業,這種現象也屢見不鮮。例如在2004年,諾基亞、愛立信和摩托羅拉就相繼進行了合資公司的股份重組,明顯已經開始為今年電信行業的全面開放做好了準備。 所以,柯達現象在入世的“后過渡時期”還將繼續和不斷擴大,合資企業獨資化傾向正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新問題。它的背后是基于我國加入WTO后國內投資環境的變化、跨國公司加速全球化戰略,以及中外合資企業內部沖突等多種原因。 知識產權,一個被忽略的競爭手段 “WTO與中國:北京國際論壇(2004)”在一定程度上也被稱為中國的WTO年檢,每年外方反映的主要問題其實就是外資進入中國的主要障礙和手段。 在2004年的第三次“年審”中,作為中外經貿關系中的焦點問題,知識產權保護仍將無可避免地被再次提及。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中國區主任首席代表包崇侃發表了題為《從美國的角度看中國的WTO執行情況》的演講,其中,外方為何要一再的提及知識產權,很簡單這是外方出口的最大內容。以美國為例,美國最大的出口產品不是汽車、農產品,也不是IT產品,美國出口最多的就是知識產權。美國商務部副部長Rogant日前在華盛頓的一個會議上指出,很少有人認識到或者明白知識產權內在的極端的重要性,因為我們一半以上的出口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賴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在美國,僅2000年一年出售專利許可證一項的收入就達到了1800億美元。 這次外方提起知識產權問題無疑是老生常談。近來這種爭端已經愈演愈烈,先是2003年國外專利集團向我國DVD生產企業收取專利費;然后是2004年年初思科訴華為軟件和專利侵權;此后不久,日本豐田向媒體證實,訴訟直指吉利涉嫌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 種種關于知識產權的問題表明,外資已經將專利輸出和技術控制作為了將來競爭的主要手段。在IT行業,IBM和惠普等企業基本占據了市場的高端和主要的專利,而中國的手機制造行業則基本都要向外國企業支付高額的專利費用。2002年,6C聯盟(松下、JVC、日立、東芝、三菱、時代華納)起訴國內DVD廠商侵權,致使國內廠家每生產1臺DVD就要支付4.5美元的專利許可費。據不完全統計,1996年以來,在我國產業領域申請的專利中,90%由外國公司搶注。 這種利用專利的競爭,不僅讓外資把握了行業的大部分利潤,而且可以制定和修改行業規則,同時也不會招來壟斷等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趙英曾經提醒:“在一些產業中,我國自有品牌受到的沖擊很大,企業自主開發能力和產業自主發展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而跨國公司的控制則相應呈現加強的態勢。跨國公司完全有可能通過知識產權、專利技術等來控制中國某些產業,進而在國內市場形成壟斷。這必須引起我們的警覺。” 在此情況下,專家學者預言知識產權問題將成為中外貿易爭端的一個新焦點乃至“沸點”。 外企完成部分行業布局 和入世前兩年相比,一些行業的合資情況逐漸減少,而像汽車行業,在2004年只有戴克和北汽的合作。這種現象的出現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外資已經在部分行業完成戰略布局。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汽車產業,如果只看國內企業,盡管在加入世貿組織后經歷了三年的快速發展,但整體市場散亂的局面仍未得到改變,一區一廠的現象廣泛存在。但如果從國外企業的角度分析,在合資的框架之內,國內企業已經呈現出和國際汽車市場類似的6+3格局,也就是外資主導下的在華產業布局已經基本形成。大眾、通用、福特、雷諾-日產、豐田、戴克6大以及寶馬、標志-雪鐵龍、本田三小基本都已經完成了合資布局。下一步就已經在等待汽車行業的全面開放。 同樣在石化行業,由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和中國石化集團合資的福建煉化一體化400萬噸/年擴建至1200萬噸/年煉廠項目已獲批準;在油品營銷領域,埃克森美孚、殼牌、BP與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在東南沿海四省合資經營的2900座加油站已進入實際運作階段。 目前進入“世界500強”的石油石化公司、世界著名的專業化公司都已在華進行了投資布局。埃克森美孚、殼牌、BP等在中國投資總額已達100多億美元。BP公司已成為在華投資最多的外國石油公司,巴斯夫公司則成為在華投資最多的外國石化化工公司,涉及業務領域不斷拓寬,涵蓋上、中、下游。 同樣,截至2004年10月末,已有105家外資銀行機構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其中61家獲準經營中資企業人民幣業務;13家外資銀行獲準在華開辦網上銀行業務;24家外資銀行機構獲準開辦衍生產品業務;5家外資銀行分行獲準開辦QFII托管業務等。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保險、零售、物流等重要領域。 現在,跨國公司的戰略重點已經轉向將中國公司向地區總部的轉變。最新的數據顯示,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投資性公司逾220家,部分投資性公司已經或正在向地區總部轉變,其中上海79家,北京30多家。這種轉變預示著外資在“后過渡階段”將由資本輸出和戰略布局向全面競爭進行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