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考王廣告直指好記星
□本報記者 鐘銀燕
隨著寒假臨近,針對中高考和期末考試的學生群體,各種電子教育產品廠商開始大打營銷戰。“‘好記性’不如英考王!”這樣的刺激性廣告用語,被整版刊登在《北京晚報》
上,這對于一直靠鋪天蓋地廣告打天下的“好記星”不亞于當頭一棒,立即引發了一輪針鋒相對的廣告營銷大戰。
盡管早有一些觀察家將“好記星”作為繼“背背佳”、“腦白金”之后,又一個以超大規模廣告營銷模式獲得市場成功的案例,但是,絕大多數學習機和電子詞典行業的資深人士,卻對這個案例的“成功度”報很大的懷疑態度。業內人士一直對猛砸廣告打天下的“好記星”評價不高。對其運作保健品出身、而非專業電子教育產品出身的企業背景也頗有微詞。但是2004年“好記星”確實憑借“一往無前”的廣告投放獲得了巨大的銷量,讓行業內一心致力于“改進產品”的諸多專業廠家“又氣又恨”、“大跌眼鏡”。
有關營銷專家指出,“好記星”之所以能夠以一個“非專業身份”的產品賣出如此銷量,是因為專業的廠商沒有采用大規模廣告投放的經營方式,讓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在不知道還有更好的產品的情況下沖動購買了“好記星”。但是產品本身是最終決定市場成敗的核心,如果消費者感覺產品不實用,廣告做得再多,也難逃被消費者拋棄的結局。
如今的電子詞典市場上,自從“好記星”靠廣告開始在市場上紅火起來后,一大批類似的產品早已經紛紛在市場上涌現。這一類機器多數都屬于業內所謂的OEM機(貼牌機),即從別人加工,貼上自己的商標就開始在市面上銷售,并靠著大量廣告迅速帶熱市場。由于不能自主研發,產品功能單一、宣傳概念虛假空泛,返修率極高,對廣告依賴性強,出現了與實際實用價值嚴重不符的現象。這一類機器要想形成銷售,就必須在廣告上大做文章。于是翻開報紙,一時間滿篇的整版文字性廣告,要不仔細看大標題,即根本分不清那究竟是賣化妝品,保健品,還是賣學習機的。
廣告資金先期的大量投入,令市面上的所謂“能給孩子帶來美好前程”的電子工具,基本上都是以電子詞典行業內部統稱為“單詞機”的廉價機為原型。其成本一般都在兩、三百元人民幣左右,功能上除了背單詞外,最多增加一些類似課文朗讀之類的內容。產品功能和宣傳預期之間巨大的落差,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成為這一類產品如芒在背的巨大隱患。通過廣告給予消費者的各種概念和效果預期,巨額廣告費帶來的高昂售價,一旦無法得到最基本的兌現,必然會引起消費者巨大逆反心理。
“英考王”的出現,首先引發了這個行業廣告風向的變化。當“英考王”第一次提出明確用高科技持續來提高考試成績,專為考試而設計的口號后,幾乎在一夜間,包括“好記星”在內的“老前輩”們也都開始大談自己的“考試經”。同樣的產品,廣告詞一改,孩子的美好未來不談了,背單詞也被類似于“黃金考點”的說法所取代。考試,尤其是中高考,成了出現頻率最高的廣告詞匯,但產品卻實際上沒有任何真正的改變。
面對這樣的一種局面,“英考王”顯然不能無動于衷。為了給自己證言,直指對手命門的“點穴”廣告戰術由此應運而生。“英考王”在廣告上的大打技術牌、功能牌、效果牌、專業牌,究竟能有多大把握戰勝“好記星”的數量牌還不得而知。
這場廣告戰爭的核心要點,在于“英考王”與“好記星”之間,究竟誰能在現有的廣告戰中生存得更長久。因此,當“英考王”打出“‘好記性’不如英考王!”而點燃新一輪廣告大戰的烽火時,最終誰能獲得市場的承認,一切都還是未定之數。隨著這場專用考試工具與“單詞機”間的之爭逐步蔓延到全國,2005年的電子詞典市場是不會太寂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