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售價70元雜志的淘金術 賣的是商業研究結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6日 07:07 北京晨報 | |||||||||
哈佛《商業評論》女主編忻榕解讀盈利神話 一本售價70元雜志的淘金術 一本140頁的管理類雜志,接近三分之一版面的高檔消費品廣告,售價70元,月發行量超過6.5萬冊,對于一本在國內創刊僅兩年的新媒體來說,這其實就是一個盈利“神話”。
這是哈佛《商業評論》中文雜志在中國“遭遇”的美好現實——銷量大、廣告好、影響大,這兩年的新刊物就數它最成功。 一本售出70元天價的專業雜志,如何每月征服6.5萬個智慧的大腦?美國《哈佛商業評論》80年的品牌似乎只是一個遙遠的背景。這本中文雜志的女主編忻榕近日接受了本報專訪。 -讀者:總監或副總以上的高管 我們從來沒有用價格高低來界定一本雜志是否“高端”,但我們的讀者定位毫無疑問是“高端”。 記者:哈佛《商業評論》中文雜志堅持了“高端”路線,它有高達70元的售價,同時還能兼顧接近三分之一版面的廣告,在這種情況下它還擁有超過6萬份的發行量,都是什么樣的讀者在堅持購買? 忻榕: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們從來沒有用價格高低來界定一本雜志是否“高端”,但我們的讀者定位毫無疑問是“高端”的。 在大企業中,我們的讀者主要是事業部主管和總監級以上的領導層;在中小企業,則主要是副總及以上的管理者,從目前看來自大公司的讀者還要更多一些。 公司高管們每天的閱讀量很大,他們可能對新聞、娛樂、體育各個方面都有興趣,但是我們認為最能吸引他們的還是關于企業具體管理問題的經驗,讓他們一看到就能用。因此,我們堅持做一本以案例為主的實用的雜志。目前看來,我們的雜志是成功的,這些高管承認了我們的實用性。 -內容:賣的是商業研究結果 表面上我們賣的是案例,但實際上我們售出的卻是嚴謹的商業研究結果,這是美國《哈佛商業評論》80年積累起來的經驗,很難被模仿。 記者:那么您是否認為,以案例為主的“教材式”的雜志比像《商業周刊》這樣的新聞雜志更能滿足企業管理層的需要?您對《北大商業評論》又怎么看,它會和您的雜志形成競爭嗎? 忻榕:說我們的雜志是教材,這一提法并不合適,因為我們不提倡論文式的手法,反而提倡以說故事的方式,用通俗的語言來指導高管們的行為和決策。 像《商業周刊》這樣的中文版雜志也做得不錯,但是他們走的是做新聞雜志的路線,而我們的雜志更看重管理理念的傳播而不是新聞,理念是長期性的,不會過時。 事實上,哈佛《商業評論》不僅要告訴高管們發生的事件,更要告訴他們事件發生的原因和處理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們所有的理念都以實證研究作為基礎,從表面上看我們賣的是案例,但實際上我們售出的卻是嚴謹的商業研究結果,這是美國《哈佛商業評論》80年積累起來的經驗,一般雜志很難模仿。 至于《北大商業評論》,它和我們雜志的定位也不完全一樣,它的內容中包含一些對宏觀經濟的分析和評述,而我們的雜志只涉及管理方面的內容,因此我們的雜志和它不存在競爭,國內現在也沒有能和我們競爭的雜志。 -定價:100元一本照樣有人買 竟然有一位企業家說:“如果真有你說的那么好,1000元我都會接受。” 記者:所以,在這種獨特定位的前提下,您就認為這本雜志能支撐70元的高價?您怎么能保證70元一本的雜志能被中國讀者接受呢? 忻榕:能被接受當然是因為物有所值,雜志的內容承載了這樣的價值。說句開玩笑的話,即使雜志現在漲到100元,也一樣會有人買。實際上,在確定價格之前,我們花了3個月的時間做詳細的讀者調查和面對面問詢,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我們雜志自己組織的與企業高層主管的訪談,詢問他們對定價的看法,當時竟然就有一位企業家說:“如果真有你說的那么好,1000元我都會接受。”另外,我們也和美國蓋洛普公司合作,組織了專門的定價問題研究小組,詳細分析目標讀者群,然后確定價格;最后我們還借鑒了美國《哈佛商業評論》的定價,那本雜志在美國的售價是十幾美元,跟我們在香港的定價差不多。此外,我們也需要在人力和印刷方面加大支出,這也提升了雜志的售價。 -編輯: 一個教授和十幾個MBA的團隊 我給出了非常合理的價格,在這個價格下我對編輯人選的要求近乎苛刻。 記者:您談到人力支出的問題,您招聘到的采編隊伍需要付出很高的薪資嗎? 忻榕:我不能透露薪資的細節,只能告訴你我給出了非常合理的價格,但在這個價格下我對編輯人選的要求近乎苛刻。首先,我們的編輯需要有非常強的中英文表達能力;同時,這些編輯還都要懂管理,要有在企業管理方面的實踐經驗。在國內找到這樣的人才非常困難,這也是目前國內媒體發展的最大瓶頸。 我用了8個月的時間在招聘上,最后組成了我們這十幾個人的編輯團隊,團隊中所有的人都有5年以上的管理工作經驗,基本都是MBA。(注:忻榕是一位擁有語言學、工商管理學雙碩士學位和管理學博士學位的美籍華人學者,她還是上海中歐商學院的管理學教授) 另外,我們還組織了包括學者、咨詢顧問、經理人和資深編輯在內的200人的撰稿隊伍,這些人都是研究中國管理問題的專家。對雜志和采編人員我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不能出更正消息”。 實習記者 張黎明 ●記者觀察 外國雜志入華 最關鍵是本土化 “哈佛《商業評論》的盈利之道難以被模仿。”舉止優雅的女主編忻榕自信地這樣說。 這樣的自信并非完全來自美國《哈佛商業評論》80年的品牌力量。實際上,看過哈佛《商業評論》的人都會發現,這里其實只使用美國的少量文章,大部分都是自己采編的。而這才是它成功的關鍵所在。“因為我們需要關注中國本土的企業。”忻榕說。 “美國《哈佛商業評論》帶給我們最重要的一點不是它的品牌,而是它在美國成功的原因——定位到了管理者最需要的內容上。”忻榕和她的雜志的智慧在于,之前,國內媒體在這方面是空白,所以她和她的雜志更容易成功。 準確的定位加上近乎苛刻的采編流程,制作出一本難以模仿的雜志。 用學術調研做基礎來看待企業案例,再從案例中提煉出管理方法,像說故事一樣地返回給企業,這樣的做法無異于給企業提供了一本定期更新的實用管理手冊,再加上“哈佛”的品牌和高定價的包裝,這樣的定位滿足了中國企業高管的需求。 2004年是外刊進入中國最頻繁的一年,在娛樂雜志方面尤其明顯,在急于模仿外刊版式和使用外刊內容的同時,有哪本雜志像哈佛《商業評論》一樣仔細想過中國的讀者到底需要什么?而這實際上才是盈利的關鍵。 11月底,國家廣電總局已正式允許外資進入中國的影視節目制作行業,可以想見的是,會有更多希冀“盈利”的外資公司將殺入中國,它們也將帶來更多的電視節目制作的創意和方式,但能否在中國用好這些在國外已經成功的經驗,企業家們還需要做更多的探索。 實際上,需要借此提醒媒介經營者的是,任何一個外資媒體被引入中國的時候,中方的經營者都要仔細思考,要把外刊成功的經驗引進到中國來,而不要只是單純地模仿版式或使用文章。 實習記者 張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