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商學院 > 新浪財經商學院專欄_北大BiMBA > 正文
 

力帆的創新思考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2日 08:06 新浪財經

  ——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北大國際MBA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力帆控股集團董事長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尹明善

  2006年6月17日

尊敬的毅夫教授、海聞教授、老師們、家長們、同學們:

  北大的學習會使一個人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更大的發展空間,我為今天畢業的同學感到高興,我熱烈的祝賀你們!

  去年底,胡錦濤總書記發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號召。一個創新型國家的必要條件是有眾多的創新型的企業,力帆自信是一個創新型的企業,關于創新,我們還有一些思考。所以,我今天的演講題目是:力帆的創新思考。我希望從一個企業來看我們的國家,從一滴水來看整個世界。

  力帆是一個靠創新發展的企業。1992年創立的時候,只有20萬元資金,9個人,經過14年的發展,銷售收入從1992年的730萬元增加到到去年的73.2億元,增長了1000倍;就業人員從1992年的9個增加到去年9底的9069個,也增長了1000倍;給國家納稅從1992年的24萬元增加到去年的2億8100萬,增長了1100多倍,按每年平均70%的速度發展,靠的是什么?

  力帆的發展,靠的是創新。下海之前,我是重慶出版社的一名編輯,讀過不少經濟學的書,我自己的結論是,一個企業,要賺大錢,只有三條路:壟斷、投機、創新。可能有人說,辦個報紙,不也能賺錢嗎?但不能賺大錢。所以,十多年前,在我們企業的墻上,我就高高的掛上了我們的座右銘,那就是:“獲利路有三,壟斷我無權,投機我沒膽,創新求發展”。民營企業不能壟斷,也不能靠投機,俗話講,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我既沒有膽量搞合法的投機,比如說炒股,更不敢搞非法的投機,比如走私。幸運的是,還有一條路,就是創新。所以我說,“獲利路有三,壟斷我無權,投機我沒膽,創新求發展”。就是這個指導思想,讓我們企業發展起來了。

  企業創新的歷程

  下面我簡單的向老師和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企業創新的歷程。

  首先是產品和技術的創新。我們提出來一個口號,叫做:“創造新產品,創造新市場”。同學們,對于一個老的市場,是一個零和的游戲,你增我就少,你死我才活,競爭給人感覺殘酷,傷感;可是新的市場沒有什么競爭者,在那兒你會感到很寬松,很自在,如果你能創造新產品,就能創造一個寬松的市場。所以,我們創造了許許多多中國、甚至世界沒有的新機器:我們花了三年的時間造出了當時中國沒有的這樣一個小不點,叫做100毫升四沖程發動機,1995年一年,就賣了8萬臺,每臺賺200塊錢,一年就賺了1600萬;1995年我們又創造出了電啟動的發動機,在力帆之前,中國造的摩托車的發動機全都是腳啟動的,由于我們創造了產品(電啟動)的神奇性,1995年四個月的時間,就賣了6萬臺,每臺賺250塊錢,6萬臺賺了1500萬,1995年我們兩個產品賺了3100萬。同學們,1995年的時候,力帆還是一個500人的小企業,兩個新產品,資金利潤率一年600%多,這就是創造新產品的神奇。1999年,我們創造了一種中國甚至世界沒有的100毫升立式摩托車發動機。一年賣了50萬臺,每一臺賺200塊錢,就賺了整整一個億。我們還創造出來了技術含量很高的兩百毫升雙缸微型的水冷發動機。由于它技術含量高,這個摩托車現在在歐盟地區十分暢銷,每一臺大概可以獲得兩百歐元的純利潤。但是當前的中國摩托車是什么樣的情況呢?在國內賣,每一輛的利潤只是二十元到三十元人民幣。我們造出來了中國最大的600毫升的四缸的摩托車發動機,我們也自主開發了力帆的轎車,力帆520。由于它是自主創新,自主品牌,所以發改委破格的在去年底給了我們轎車的牌照。由于我們不懈的努力,到上個月底,力帆已經擁有了國內外授權專利3210項,重慶市的第一名,摩托車和汽車行業的第一名,我們國家級的技術中心,在全國排29名。

  下面講一講品牌的創新。同學們,當前的中國是什么樣的產品都是供大于求,所以我說:“萬般產品無俏貨,中國摩托用秤稱。”十四塊錢一斤,二十八塊一公斤,跟賣鐵差不多了。所以,我們就提出了一個理念:叫做“力帆不創名牌,摩托一堆廢鐵。”如果說要賺大錢,要有好的效益,就要創造品牌。我們用怎樣的手段來創造名牌,提高我們的知名度呢?我在2000年想到了一個主意,花了5800萬,買下了寰島足球俱樂部。同學們,根據我的研究,球迷和非球迷,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種!你看,這些天來,球迷們為球(世界杯)瘋狂,為球失眠,中國的球迷據說有三億多。力帆沒有買足球俱樂部之前,全中國知道力帆的我想不會超過兩千萬人,但是我們一夜之間就讓三億多的球迷知道了我們。我把這個知名度提升的現象總結為:“八年寒窗無人問,力帆一球天下聞。” 當時我們的摩托車出口越南,為了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知名度,我就把越南的頭號球星黎玄德,越南人親切地稱他為“阿德”,引到了我們力帆俱樂部。就像中國的所有媒體都報道了姚明和美國的

火箭隊,好像火箭隊是中國的球隊一樣。在當年的越南,他們一天到晚都報道他們的“阿德”和力帆隊,所以,力帆在越南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們在阿德的身上不過花了50萬元左右,可是在越南獲得了五千萬甚至更多的廣告效益。當然,提高了知名度,還要有美譽度。所以到今天為止,力帆捐贈了大概六十來所力帆光彩小學。我們做了很多光彩的投資,做了慈善的捐贈。讓我們的品牌有了更好的美譽度。

  下面我簡單講講力帆的營銷創新。據說,毛澤東對他的同事們講:你們說什么叫政治?大家眾說紛紜。毛澤東說:不要說得這么復雜,政治就是兩句話: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毛澤東還說,軍事也沒有那么復雜,軍事就是兩句話: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朋友們,對毛澤東的論述有很多誤區,大家都認為毛澤東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范,其實毛澤東在戰略上是可以以弱勝強的,但在戰術上,從來都是以多勝少。比方說,當他在農村包圍城市的時候,發現某個地方有十個白軍,他一定要調集三十甚至四十個人一鼓作氣把它拿下;淮海戰役的時候,我們的解放軍只有六十萬,國民黨的軍隊是八十萬,六十萬絕對不會和八十萬的軍隊正面沖突。比方說,他在碾莊發現了黃百韜有十萬人,馬上就會調集三十萬、四十萬的人,一鼓作氣吃掉他。或者是用游擊、運動的方式集中優勢兵力。實際上總結起來就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力帆的摩托車在當時是多么弱小啊,我們只有二十萬元資金,當時中國的摩托車老大嘉陵有二十億資金,是我們的一萬倍。我們和他們正面沖撞,無異于雞蛋碰石頭,我們就放棄一級市場,把網絡沉到二三級市場,今天的汽車也是這樣,我們不進北京城,不到上海,不到廣州,就在縣城、地級市發展,把我們壯大了之后,我相信,通過我們“讓開大道,占領兩廂”,尋找我們賴以生存的青紗帳,甘蔗林,然后通過游擊戰、運動戰,最后打陣地戰,總有一天,北京也再會出現一個“傅作義”先生,像當年迎接解放軍進城一樣,把力帆轎車接到北京城來。

  下面講一下力帆營銷上的創新。為了提高知名度,我們還在2001年12月31號組織了力帆摩托車在越南首都河內飛越紅河,我們給了越南中央電視臺三十萬美金作為廣告費,它就把越南頂級的歌星、影星請來現場表演,吸引了十萬觀眾,最后才是力帆摩托車閃亮登場,飛越紅河。由于“阿德”的引進,由于摩托車的飛躍紅河,力帆在越南的知名度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每年直到去年都能賺幾千萬人民幣,最多的時候甚至賺過一個多億。為了打開南亞的市場,我們在尼泊爾加德滿都組織了力帆摩托車從喜馬拉雅山的南麓爬越喜馬拉雅山。在高寒缺氧積雪的情況下,力帆摩托車爬到了六千多米的高度,在南亞聲名大振,當年的出口增加了五倍。

  下面我講一講力帆在公共關系上的創新。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和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很多人講,企業應該不找政府找市場,這個觀念不對。因為我們中國是家文化,西方是個體文化、個人文化。為什么是家文化呢?我們中國人把國家叫做國“家”,而不叫做國體或其他的,為什么后面加一個“家”字,那是因為中國人認為,國家是若干個家庭組成的大家庭。所以,我們把中國的能干的人都稱為什么家,比如說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我們沒有叫他們思想者,科學者,文學者,中國人把事情做好了,就叫做“做到家”了。可見,“家”在中國文化里面,是一個無處不在的褒義詞。所以,中國的企業和政府的關系中,我們希望官員是我們很好的父母官,我們期望他們愛民如子,一個民營企業無論做得多么大,我們總結了兩句話,“對政府要見官小一級,對銀行要見行窮一等”,因為我們一靠政府二靠銀行。

  下面講怎么融洽和同行的關系,那就是和氣生財。力帆從來不帶頭殺價,我們盡可能的通過新產品新市場,甩開我們的競爭對手,所以我們在我們的同行當中,還可以贏得相當多人的尊重。誰說同行是冤家,不是冤家不碰頭,非要殺得鮮血流?

  下面講講力帆的用人創新。民營企業差不多都從家族企業開始,在創業的過程中,慢慢又積累了很多“開國元勛”,企業做大了之后,這幫親人、包括家族成員和“開國元勛”,用與不用,是一個困擾民營企業的問題。我的觀點是,賢親并舉,用親人是為了穩定,用賢人是為了發展。根據我個人的研究,用人之道,有上中下三策:任人唯親是下策,任人唯賢是中策,賢親并舉是上策。至于用人唯親是下策,無需爭辯。有人問我,老尹,為什么用人唯賢還是中策呢?朋友們,凡是賢人,難免有幾分高傲,一群賢人在一起,要把他們打造成一個團隊,要付出很長的磨合時間,要付出很大的磨合成本。四川有句土話,叫做“荷葉包釘子,個個想出頭”。所以要把他們打造一個團隊,相對比較困難。用人之道的上策,是賢親并舉。因為親人和你有多年的理解,諒解和默契。有時候,一句話,一個字,甚至一個眼神,他都能夠理解,這就是為什么克林頓上臺要用克林頓的班子,布什上臺要用布什的班子,經過我的思考,古今中外,凡是能夠成就大事的團隊,無一不是賢親并舉的。當我年輕的時候,我也曾經是一個“憤青”,我老是責備為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今年年近六十九的日子,我才明白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是正確的用人之道。我們也要重用賢者,我看中了一個人,死心塌地要把他留下來,那就要八分人才,九分使用,十分待遇。

  下面跟大家匯報,力帆集團如何善待員工。力帆集團實行了鐵飯碗的政策,那就是決不因為經營好壞而裁員,我們全員參保。為什么?中國人心中的最痛,就是失業,鐵飯碗,在中國人心目中是一個美好的東西,遺憾的是,許多當權的官員,很多發了財的老板,還板著臉對那些弱勢群體講,我們要打破鐵飯碗,讓我們的員工感到,企業不可親,社會不可愛。我們中國人多年沒有社會保障。所以俗話講,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對國家,對社會沒有寄予什么期望。中國人的生存之道是養兒防老,積谷防饑。所以力帆要把自己的企業變成員工們防老所養下的兒子,變成員工們為了饑荒時候存下的谷糧。當我們境遇好的時候,我們開倉存糧;當我們境遇差的時候,我們就開倉放糧。所以我把一個企業總結為“老板厚道,員工地道,和諧企業,生財有道”。其實一個老板,不必要太大的能耐。如果同學們今后當了老板,我請大家記住,你最要緊的是要厚道,然后你的員工就地道了。

  力帆還實行了“科舉制”。民營企業選拔人才難,甚至有些時候比國有企業還難。去年是中國廢除科舉制度一百周年,我看到了很多紀念的文章。我在思考,科舉制在中國歷史上還是有它的進步作用。比如說王安石、狄仁杰這樣的宰相,不都是出于科舉制嗎?像唐宋八大家,不都是科舉制考出來的嗎?科舉制可以不拘一格的選拔人才,還有助于穩定社會。讀書人如果不允許他升遷,他可能會造反。如果覺得升遷有望,他就會埋頭讀書,今年考不上,他不怪人家,只怪自己學不好,于是又回到家去頭懸梁錐刺股。因此中國古人講,人生的四大樂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金榜題名,是人生四大樂事之首啊。所以,力帆搞了科舉制。我們的辦法是,在上一年曾經獲得過力帆分公司的表彰以上的人員有考試的資格,經過報名,評審,最后有七百八十余名員工獲得了考試資格。其中我們在越南的工廠也有幾十位。為了體現考試的公平,我們也把考卷密封起來,專人送到了河內。同一時候,國內國外,同時開考。我們請專家們閱卷,初選了二十名分數最高的學生,然后二十名學生就由老板和老總來進行口試。科舉制最大的缺點就是考試內容不實用,所以我們讓我們筆試和口試的題盡量和企業的研發和管理相結合。經過我們的考試,選出了八位進士,一名探花,一名榜眼,一名狀元。我們的進士月薪加一千,探花加兩千,榜眼加三千,狀元加五千,我們這次考上的狀元,原來工資只有一千八百塊錢,這次平步青云,一下就變成了六千八百塊錢。每一個人至少提升一級,而且還要披紅掛彩,打馬游街。有人跟我說,董事長,我們要去租馬嗎?我說不要。我們力帆不是有轎車嗎?也有開天窗的。就讓我們前三甲從天窗里面站出來,披紅,然后力帆軍樂團為他們開道,幾千員工夾道歡迎。為什么我們要這樣做?我們要讓力帆的一萬員工明白,力帆要不拘一格的選拔人才。無論你的學歷多么低,現在的位置多么低,只要你考上了,你也可以平步青云。這樣讓我們的員工熱愛企業,關注企業。自從科舉制度開始之后,在企業之后出現了很好的學習氣氛。

  關于企業創新的思考

  前面談實的,下面我就談虛的了,力帆關于創新的一些思考。姚老師講了,北大人可能什么都不會,但是人人都會思考。我不知道我的這個思考能不能入這個殿堂。第一,我認為創新不是創高。許多人有一個誤解,一提到創新,就是什么IT技術,不是這么回事。只要新,不一定要高。舉個例子,集裝箱。集裝箱是什么呢?就是把運輸的工具給一個標準的尺寸,然后把這個尺寸和汽車,火車,輪船,倉庫,碼頭聯系起來。沒有什么高技術。可是集裝箱的發明,創造了一個了不起的生產力,讓我們今日今時的運輸時間大大縮短,物流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創新并非高不可攀。創新并不神秘。

  第二,創新不是要創前無古人之新。創新不是自力更生,創新不是從頭開始。我說,吟得舊文章,便是新舉子。力帆摩托車飛越紅河幾年之前,柯受良也曾駕著汽車飛躍黃河的壺口。于是我們引進,吸收,再創新。你不能不承認力帆也是一種創新。所以不要把創新看得那么神秘。

  另外,我們不要輕視程序或者形式的創新。力帆曾經提出過摩托車時裝化的口號。從前摩托車在人們心目中,就是省油、耐用。當代的人,難道僅僅是看重省油、耐用嗎?就像我們穿衣服。我們為什么穿衣服?兩個目的,第一御寒,第二遮羞。你看今天會場上的朋友們,如果僅僅是為了御寒或者遮羞,我們大概花僅僅百分之五的錢就夠了,另外百分之九十五拿來做什么?是為了精神的消費。所以,摩托車的時裝化也是一個摩托車駕駛者精神消費的需要。摩托車的邊蓋是起一個不漏油、密封的作用的,我們把一個摩托車發動機的邊蓋重新設計,打扮得很漂亮,成本增加了十五塊錢,銷售增加了五十塊錢,每一臺多了三十五元的毛利,多乎哉,不多也。但是同學們,這個發動機每年銷售以十萬計,那就多乎哉,多多也了。所以,市場經濟中如果不懂得形式,不懂得包裝,那是非常遺憾的事情。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們批判形式主義過了頭。下面我們再說化妝品。化妝品的成本的構成,專家們告訴我們,一、四、五。百分之十的原材料,百分之四十的包裝,然后百分之五十的廣告宣傳。如果你在商店買一瓶化妝品三十多塊錢的話,成本大概二十塊錢,原材料區區兩塊錢。你可不可以跟售貨員講,我拿三塊錢,不要你的包裝,我自己拿個瓶子來掏走行嗎?這就是市場經濟。再例如四色定理,可能同學們知道,四色定理是數學史上幾百年解不開的難題。它的表述是,任何一個地圖上,無論有多少個單元,只要用四種顏色來涂抹,保證兩個相鄰單元之間,不會有同樣的顏色。這樣一個命題,被數學家證明了幾百年證不出來。最后被美國一個計算機的專家,設計了一套計算機的程序,從前它的內容只是有一種預期,但是通過這種程序的運轉,終于揭開了幾百年沒有解開的問題。這就是程序形式創新的需要。

  下面我說,更要重視模式的創新。福特發明了流水生產線。這是一種技術創新嗎?不是!一點新技術都沒有。只不過是原來一個人裝到底變成了幾十個人幾百個人來分裝,把每一個工序的技術難度大大的降低,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這是一種生產模式的創新。又比如擔保公司,擔保公司不是當鋪,不是銀行,但是它可以保證資金的融通。這是一種金融模式的創新。2005年,全國最紅的應該是

超級女生了。據說,決賽那一天,
湖南衛視
撈了七千萬廣告收入。超級女生選拔出來的選手,我看,也沒有什么閉月羞花之貌吧,她們唱的歌,好像也不是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吧。為什么那么火爆?它是利用了當代的人們渴望自主參與的一個思潮。以往評什么金雞獎,老是評委說了算,大家不服氣,為什么他說了算?對不起,這一次我來評。這就是為什么超級女生那么火。超級女生也是把美國的一個電視欄目“美國偶像”拷貝過來,也就是我前面講的,它是一種引進,消化,再創新。比較一下,技術創新的互聯網,技術如此的高深,可是不賺錢。我們發郵件不要錢,上網不要錢,門戶網站差點垮了。后來有人發明了一個商業模式:短信。雖然每一條只收一毛錢,一下子讓那些門戶網站和移動聯通大賺其錢。今年春節這天,據統計,全國發了四百五十億條短信。這一天讓短信運營商撈了四十五億元。這說明模式的創新何等的重要。

  同學們,我們要特別的重視制度的創新。我認為中國一個了不起的制度創新就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59-61年災荒年的時候,老尹已經二十多歲,有一天我去用早餐,把早餐券給了炊事員,炊事員給了我多少?三十二顆胡豆,又叫蠶豆。老尹身高一米八四,區區三十多顆胡豆,怎么能夠填飽我的肚子?從那以后,一直到改革開放的前夕,中國人為吃不飽發愁。我們搞了很多組織形式,比如說什么互助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還是吃不飽。在科學基礎上,我們總結了八字憲法:“水、肥、土、種、密、保、工、管”,還是吃不飽。當時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非常羞愧。我們有幾千年的文化傳統,我們中國人如此的勤勞,可是居然解決不了一個吃不飽的問題。后來就是依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下子讓中國人解決了吃不飽的十年之患。同學們,這就是制度創新的魅力。

  同學們,下面我向大家推薦從賣硬件到賣服務的模式。我認為,落后的市場經濟是賣硬件,送服務;發達的市場經濟是賣服務,送硬件。因為硬件的價格總是江河日下。想當初的手機,賣三十萬元一臺,還不能發短信,現在不過三四千元,說不定哪一天就區區三四十元。所以,守著賣硬件,難以生存,而賣服務是滿足人們心理的愛好,沒有什么標準,服務的收費總是節節高升。據說,IBM公司當年賣硬件送服務,曾經一年虧了幾十億美元。后來,它改為賣服務送硬件,硬件不要錢,2004年賺了一百三十億美金。我在想,咱們搞摩托車現在不也是賣硬件嗎?你看農民買一輛摩托車三千塊四千塊,我們可不可以跟他們講,你別掏這么多錢,你跟我們簽個協議,每個人我收你們兩百元的服務費,你自己加油,你喜歡坐女士車就坐女士車,隔兩天回來換男式車,我都給你換。你說我便宜一點行不行?可以。已經開了兩年以上的舊摩托,還可以再便宜一點。你說我全部要坐新的摩托行不行?可以。價格升一點。我相信,這種賣服務送硬件的方式能夠讓我們傳統的制造業起死回生。

  凡是創新,誰也不能擔保成功。所以我們力帆要提出獎勵成功,寬容失敗。我們主張,異想天開才能茅塞頓開,膽大妄為才能大有作為。當然這個膽大妄為都是在法律允許的范疇內。同學們,我認為中國古往今來最膽大妄為的是誰?毛澤東。你看他怎么說: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翻譯成今天的話:成吉思汗有什么了不起,不過只會射天上的雀雀。我今天不想在這里評價毛澤東的功過,但是毛澤東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真的是值得我們的莘莘學子好好思考。

  最后我們把力帆關于創新的理念集中在這里,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獲利路有三,壟斷我無權,投機我沒膽,創新求發展。”我們還說過,“力帆三件寶,創新出口信譽好。”同學們,你們要提一個口號給工人的時候,要通俗要上口。我記得我在上小學的時候,念地理課本:吉林三件寶,貂皮人參烏拉草,到今天我都沒有看過什么是烏拉草,但我記得那么清楚。所以我說:力帆三件寶,創新出口信譽好。我們今天開始造轎車,中國的汽車,百分之八十的技術依靠外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品牌也是依靠外國。所以力帆造轎車提出“為國家爭點技術,為民族爭點品牌。”力帆人說:“到處是本田,遍地桑塔納。問問力帆人,要我們干啥?”八年前,當我們感到民族工業受到嚴重擠壓的時候,我們就在墻上寫上:“民族工業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力帆人被迫發出最后的吼聲:創新,創新,創新!”

  謝謝!

  (徐文琪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531,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