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 因誰之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6日 10:15 南方日報 | |||||||||
外國品牌≠名牌 在這個名牌滿天飛的年代,隨便在百貨公司拿起一種牌子,都必定有個英文名字,而名字下面又似有似無地標上一個歐美國家或者是城市的名字。售貨員更是理直氣壯地告訴你:“我們這是國際品牌!比绻阍俨蛔R相地詢問一句能否打折,那鐵定會遭其白眼:“真正的名牌是不打折的!奔词拐娴搅舜蛘鄣募竟,也只會稍微俯就一下,并不見得便宜了多少
有了這些高貴的行頭,一個個牌子便逐漸在中國抖了起來,類似MARGEN、ONLY、NINE WEST、MANGO,都躋身到了中高檔時裝的位置,而至于BCBG、KOOKAI之類,更直接變身成高貴的頂尖品牌,以至于穿著者都莫不以此為傲。 但切記,買衣服和買牌子是兩回事,如果確實是喜歡這件衣服的顏色和剪裁,就只能自我安慰一句:“千金難買心頭好”,不要再追問衣服的出身來源了。但若是為了追求名牌而一擲千金,那買了也就在國內穿穿算了,千萬別大搖大擺地穿到巴黎街頭,否則只會貽笑大方。 太多的名牌充斥著身邊的市場,以至于很多人失去判斷的標準。從品牌的發源地來看,現在很多品牌的確來自于歐美,但進口品牌也分三六九等,不能因為發源地是歐美就一律認作精品;從產品的產地來看,那更是魚龍混雜,不少國際知名品牌的確沒有在中國設廠,但不代表不是“中國制造”就能高人一等;從品牌的售賣地來看,現在中國大部分商場還沒有真正的奢侈品概念,常常是高中低檔混為一體,而且中國商場的租金對于一心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品牌而言確實不算貴,只要舍得投資,大部分外國品牌都能進入中國最頂尖的商場;從商品的價格來看,那就更是最沒譜了,隨便一件沾點“洋”氣的衣服,動輒就要過千元,至于這個價格是怎么來的,究竟比原產地貴上多少倍,就很難考究了。 由于中國的奢侈品市場龐大卻未成熟,而且直接接受國外流行資訊的渠道不多,因此正處于一個魚龍混雜的時期。不少外國的三四線甚至是低端品牌,就趁亂搶灘中國市場,依靠自我宣傳、高端定位等等,蒙騙了不少中國的消費者。究竟這些低端品牌是如何自抬身價,灰姑娘又是如何變白雪公主的呢?作為精明的消費者,實在應該好好地了解一下他們的銷售策略。 灰姑娘的玻璃鞋 灰姑娘是因為碰上了仙女,才會搖身變成高貴的公主的。而一些國外的低端品牌,也是通過宣傳、定位等不同的方式,搖身變成了中國顧客心目中的公主。 低價換高價 有好幾個歐美的牌子在中國開了不少分店,而且價格均在500元至1000元左右,面向的都是中產的白領。由于這些品牌經常出現在國外的流行雜志上,于是不少人都深切地相信,自己買的是真正的歐美名牌。 確實是歐美的牌子,但離名牌還有一段的距離。例如在國內甚為流行的ONLY,在國外只是針對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衣服,只是由于外國的孩子比較早熟,才有了這種相對性感的設計。至于MORGEN和MANGO等牌子,同樣也都是屬于低端商品,而且一年到頭打折不斷,這樣的商品,為什么到了國內就成了白領口中的名牌呢? 市場的定位對于商品的銷售是非常重要的,這些低端品牌在進入中國的時候,首先從價格上擺出一付高不可攀的姿態。例如在廣州只有一家專柜的KOOKAI,因為是來自法國的品牌,于是就大模大樣地進駐了廣州最昂貴的百貨公司,并且一件簡單的裙子能賣到上千元,但同樣的貨品,在巴黎街頭可能只要25歐元至30歐元,折成人民幣就僅僅是250元至300元。還有,在英國一只KOOKAI的手提包大約是10英鎊至15英鎊,也不過300元人民幣而已。為什么一件貨品飄洋過海身價竟然可以翻了4倍呢?并不一定是運費和進口關稅的問題,要知道,一只在巴黎賣大約5000元人民幣的LV手提包,在廣州也不過賣7000元,翻了不到一倍。相比之下,誰更自抬身價呢? 過季當新貨 現在很多品牌的衣服最大的賣點都不在質量,只是在款式上,因此過了季就大大地貶值。于是不少品牌竟然把在國外已經過了時的折價款式,重新運到國內,并且打上了新貨上市的標簽。 例如在上海和廣州等地頗受白領歡迎的MANGO,價錢和其他同樣是進口的牌子相比并不算昂貴,很少有上千元的標價。而且標價上除了人民幣標價,還能看到歐元、英鎊的標價,折算起來并不比在國外賣得貴,于是讓大家掏錢掏得心安理得。但實際上這些衣服都比在國外的商場晚了一季乃至一年,都是在國外打折后退下來的貨品,到了中國又重新標上原價,你說商家是賺了還是虧了? 副線當主牌 不少國際知名品牌都有自己的副線,盡管副線也是冠上了名牌的名字,但其實價格往往相差幾倍以上。最常見的是主牌子后面加上JEANS的名字,JEANS直譯為牛仔褲,很多人就會顧名思義地理解為是某大品牌旗下的牛仔裝而已。但實際上冠上JEANS是指此系列為著名品牌的副線品牌,例如CKJEANS、DKNYJEANS等等,都只是面向年輕人的二線品牌,和主牌的身價不可同日而語。還需要注意的是,現在不少品牌推出了面向青少年的系列,同樣也是價格相對低廉,但由于外國青少年的身材高大,這些系列的尺碼拿到中國來同樣適合成年人,例如TOMMYGIRLS等等。但這些同一個大品牌之下系列的差異,不是所有消費者都能準確辨別的,很容易又會陷入知名品牌的圈子當中。 商品出生地之謎 很多國際品牌都號稱來自于歐美,或者至少在品牌下面加上一個例如PARIS、ITALY等地名,仿佛給消費者一種錯覺,這個品牌是來自巴黎或者意大利。其實非也! 很多時候,這只代表該品牌走的是巴黎或者意大利的設計風格,僅此而已,與進口品牌扯不上關系。又或者一些品牌確實在巴黎或者米蘭注冊了公司及商標,然后在國內找工廠生產并在國內銷售,這些品牌盡管是屬于外國注冊的品牌,但在當地鮮為人知,甚至根本沒有開設分店,到國外注冊只是為了鍍上一層金回來抬高身價。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某些品牌有高價和低價商品之分,款式和材料相似的鞋子,價錢有時可以相差兩三倍。當你追問店員時,他可能會告訴你,便宜的是在中國制造的,而貴的是在意大利制造的。由于意大利有許多知名的皮鞋品牌,讓消費者會誤會意大利的制鞋質量會比中國的更好,所以對比之下往往會選擇意大利原裝進口的那雙。但其實意大利幾個皮鞋品牌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廠房和質量控制部門。而一個并非意大利的皮鞋品牌,也大可以在意大利尋找皮鞋廠制造自己的商品,這和意大利幾大皮鞋王國的出品沒有任何關系。要知道,哪里都有“山寨廠”的。 誰搞混了名牌市場 動輒稱名牌,但凡是國外有連鎖店的都算國際名牌,F在,只要翻開中國的時尚雜志看看,或到中國的高檔百貨商店里走走,我們就不難發現:所謂的名牌真的是太多了。消費者很多時候是沒有太多的時間和常識去辨別和分析的,那究竟誰在搞混我們的名牌市場呢? 百貨商店不能單純就是一個賣商品的地方,更不應該是魚龍混雜,誰給得起錢就可以進店的地方。在歐美,百貨公司是有檔次之分的,尤其是高檔的百貨公司,更有為消費者挑選品牌的責任。例如英國的哈羅斯百貨,因為有著皇冠標記,表明皇室成員都來這里購物,所以每一個品牌要進店,首先要通過極其嚴格的資格考核,以保證商店高貴的身價。而即使是進了店的品牌,也按照價格和地位不同,被安排在不同的樓層,一般相對廉價而又適合年輕人的服裝,都在負一層。正因為有了這些百貨公司的嚴密把關,不少年輕的品牌以自己的商品能進入名牌百貨公司為榮,而消費者也多了一個鑒別的標準。 同樣,時尚雜志和記者也應該具有引導消費者的責任,而不能動輒把奢侈、高檔、國際知名品牌等套在任何一個商標前面,否則就會誤導顧客,貶低自己的身價。 遍地名牌,不如沒有名牌。買衣服是為了美觀而不是單純為了一個商標,如果能看得透這個本質,也就不再怕大大小小的“名牌”陷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