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葉文東 彭甜甜 發自深圳
小時候,臺灣男孩陳銘鏞的夢想是成為畫家。他曾在臺灣最好的一所私立中學讀美術班。考入臺灣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后,除了上課,他每天和同學打籃球,依然喜歡繪畫,但成績不好不壞。大三時,一位老師對他說:“有一些學生很有天分,拉一把就有無限上升的空間;放任不管,也就此默默無聞。你就是一個有天分但不用功的學生。”受到鼓勵和啟發的陳銘鏞埋頭學習,鉆研設計。
許多年后,陳銘鏞還記得老師的另一句話:“對一個藝術家來說,人生可能只有一個藝術高峰期,但一個工業設計師,隨著科技發展,35歲是一個境界,40歲可能到達另一個高度。”如今作為資深工業設計師,他對這句話深有體會,“你看畢加索的一生,最好的時候不是最老的時候,而是在他的某個階段。如果是個藝術家,有可能在18歲時畫的那幅畫是一輩子最好的。但電子產品設計卻不一樣,因為電子產品會隨著技術革新達到人們難以想象的程度。”
陳銘鏞斯文有禮,眼神誠摯。當年的小男孩已長成成熟的型男,但不變的是他對繪畫的堅持。“我喜歡畫人,因為我很喜歡觀察人。”他不喜歡玩微博,不喜歡戴手表,左手腕上戴著一個明晃晃的苗族風格的藏銀手鐲。原來他的左右手腕各戴一個,但同事們笑他像戴手銬,于是他的右手腕就不戴了。“我戴這個,其實有個目的是警告自己,不要太火爆,要忍耐。”
一邊講著手鐲的來歷,他一邊用手中的5英寸超大屏幕酷派9930手機上網搜索自己的繪畫作品。浮現在手機屏幕上的一幅幅漫畫,生動,流暢,有些夸張。“我的漫畫草圖積累了一本又一本。我以前去飛利浦臺北設計中心應聘的時候,什么都不帶,只拉了一個皮箱,里面全是我的手繪作品。”正是憑著一箱漫畫草圖,他成為了飛利浦產品設計師。后來,他用同樣的方法進入摩托羅拉(微博)。
出任摩托羅拉北京設計中心設計經理時,陳銘鏞主導設計了曾榮獲IF設計大獎的“明”手機。2007年,摩托羅拉將陳銘鏞調到美國芝加哥工作,但僅僅兩個月他就發現自己更喜歡國內。在百般糾結中,他選擇了離開,進入當時即將獨立運營的聯想移動,負責產品設計。在聯想移動設計總監的位置上,陳銘鏞從設計師轉變為管理者,參與手機產品線的整體規劃,與市場、銷售部門等互動,根據市場需求,平衡產品規劃與市場需求之間的關系。
當聯想集團(微博)回購手機業務后,陳銘鏞和他的團隊參與到聯想重要手機產品樂Phone的設計中。其實之前的樂系列,也是由陳銘鏞和聯想產品部規劃出來的。隨著手機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中低端品牌必須迅速推陳出新和拉高銷量才能贏得立足之地,聯想的定位與策略正是如此。可是在陳銘鏞的心中,盡管時過境遷,市場環境與以前大不相同,“明”的成功難以復制,但他還是希望再做一款真正體現設計價值的手機。
2010年,陳銘鏞加盟酷派,出任產品中心設計總監。酷派是中國為數不多堅持做高端手機的廠家之一,作為手機行業的后進入者,選擇從高端產品入手,以高端品牌為市場定位,堅持自主研發,舍得投入資金。這正是陳銘鏞選擇加盟酷派的原因。經過一年多的研發設計,酷派推出了高端智能手機酷派9930和酷派N950。
如今的消費者對產品越來越挑剔,而如今的手機市場正處在一個動蕩期,激烈的價格競爭導致企業的利潤空間大大縮小。要從價格戰的泥淖中走出來,廠家必須從功能及設計層面突圍。陳銘鏞說:“酷派的設計優勢在于對商務群體需求的深度挖掘。商務人士更關注智能手機能否快速上網,多媒體應用是否完整,能否快速查找和處理各類信息。”
陳銘鏞愛不釋手的是酷派9930。這款手機獨家采用5英寸超大屏幕,采用縱向設計,顯示效果出眾。“5英寸屏幕解決了瀏覽問題,再搭配酷派智囊系統,提高了商務用戶的上網體驗。”
酷派9930的外觀設計靈感來自于路虎SUV。基于5英寸超大顯示屏,酷派9930在外觀上強調“硬朗”、“大氣”、“霸氣”、“簡潔”、“穩健”、“鋼毅”,設計團隊根據這些關鍵詞進行創意,于是就有了賓利車的內飾、路虎SUV的棱線、鑲鉆打火機的材質、私人飛機的流線形、葡萄酒令人陶醉的琥玻色、高爾夫的紋理等。“這些元素給予了我們無限的靈感。經過方案的發想及討論,我們認為路虎SUV車身的線條硬朗且極具張力,正是我們想要的造型感覺。”陳銘鏞說。
于是,酷派9930的外觀設計借鑒路虎車身硬朗而富有張力的線條,再加上方正的整機輪廓,恰如其分地“霸氣外露”。
總結自己的設計師生涯,陳銘鏞充滿感慨地說:“一個有成就的工業設計師一定是有多種文化背景、文理皆通的人。設計師做到最后都在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感性和理性之間掌握平衡,把自己的觀點通過設計傳達給顧客,通過產品和他們對話,被大眾認知,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比如,走在路上的時候,看到別人用著自己設計的手機,感覺特別不一樣。這是一份很有成就感的工作。”
設計與營銷相輔相成
《新營銷》:酷派9930和酷派N950兩款手機在設計過程中是如何定位的?
陳銘鏞:這兩款產品,我們開發了一年多時間。開發、設計產品的時候,我會根據公司、產品的形象和理念以及本土文化做綜合考慮。其實,每個公司的產品給人的感覺不一樣,因為公司的定位不同,所以產品訴求就有差異。
酷派從創立品牌時就針對高端商務用戶,很多設計元素和理念都針對高端商務人群,所以一款手機要設計很久。每一個產品規劃以及外觀設計出來以后,我們要找很多用戶調研。酷派在設計方面有一些特長,比如快速撥號、快速查找、短信屏蔽等,全方位為高端商務用戶做訂制。后來將一些APP植入在手機預制里,也是從商務用戶的習慣與需求考慮的。我們做設計的時候,要思考怎么體現商務用戶的身份和價值,在外觀上仔細推敲,所以時間比較長。
《新營銷》:你們如何規劃產品的形狀和功能?
陳銘鏞:每個產品的產生,先要了解用戶想要什么樣的產品和體驗。現在手機市場細分,酷派的優勢是在商務高端領域的雙卡雙待系列。在規劃產品的時候都會預想是什么產品線。從設計到對用戶的理解,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模式和路徑。酷派從產品規劃時就明確,9930要為商務人士提供超大屏幕的獨特體驗。超大屏幕,在瀏覽網頁的時候橫屏可以看到1/2網頁,而且字足夠大,商務體驗更好。我們在原有的設計基礎上向下挖掘,把用戶的使用習慣作為切入點向下挖掘。
《新營銷》:酷派9930超大屏幕的創意從哪里來?
陳銘鏞:做產品規劃時,我們看到蘋果的iPad,7英寸大,不太方便攜帶,而且它不是常待機狀態,沒有通話功能,網絡受到wifi限制,或者必須通過電話卡連到發射臺。所以我們想做5英寸屏幕的手機,純粹是上網概念,常待機狀態,隨時可以連接網絡。商務人士因為經常上網查收郵件,橫屏看電影、瀏覽照片,這種超大屏幕的體驗非常好。
《新營銷》:兩款手機的外觀設計靈感是如何獲得的?
陳銘鏞:N950的外觀,我們原來想用3D玻璃做出晶瑩剔透的效果。一開始做出來的樣本工藝可靠性不高,精致度在業界還沒有辦法衡量,業界現在只能做出2.5D,要把一片很厚的玻璃保持完整性然后折彎再去加工,一片玻璃成本六七十元,成本非常高,而且折出來的角不漂亮。后來我們采用雞尾酒瓶的概念,摸上去非常有手感,也非常漂亮。9930的想法比較簡單,就是研究一款比較高端的汽車,把汽車的線條美感加入進來。這里面有個跨界的理念。客戶的反饋表明我們的定位還是蠻準確的。
《新營銷》:圍繞產品設計,你們如何開展用戶調研?
陳銘鏞:比方說9930是針對32歲到45歲的高端商務人士,那么就找這樣的目標人群了解他們的感覺和體驗。提供手機給他們使用,請他們反饋信息。有關人員也經常帶著手機和運營商溝通,他們的反饋蠻準確的,因為他們見得多,手機是他們在賣,他們對用戶很了解。我們還有用戶調研部門,在手機沒有正式亮相時,他們帶著手板產品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調研。比如,按鍵的大小是否合適、好不好按,屏幕的亮度是否舒適,需要什么樣的內置。我們把這些信息搜集起來,重新思考和修改。
《新營銷》:在設計的過程中,成本是如何控制的?
陳銘鏞:我們做高端產品設計的時候,不會把成本當成第一優先考慮的問題,而是以消費者的體驗為主。我們先把產品設計出來,然后把材料運用妥當之后,再考慮成本問題,以及市場和產品規劃,國際品牌都是這么做的。
《新營銷》:這兩款產品上市之后市場反饋如何?
陳銘鏞:賣得非常好,都已經斷貨了。消費者認為9930在外觀上可以更時尚一些,N950在體積上稍微厚了一點。其實當初設計的時候,技術只能到這個程度,現在我們可以做得非常薄,我們做9930下一代時,會把用戶評價、市場反饋、市場趨勢、科技發展等,一條一條分析,然后改善,傳承優點,改掉缺點,加上一些新的想法,目前已經做出來了,名字叫9900。原型機已進入最后修整階段,體積變小、變薄,質感和手感比以前更好。
《新營銷》:設計對于提升產品附加值有著多大的意義?
陳銘鏞:一款產品,賣得好不見得是好事,因為單純一款產品的影響不會太長遠,最重要的是持續推出產品,品牌才會得到延續。除了好的外觀,產品本身的附加值很重要,附加值產生于產品的交互使用體驗中,用戶喜歡了,就繼續使用,會一直習慣用同一個品牌,下一代產品出來還繼續買它。如果不在用戶交互上好好耕耘,產品的生命都不會長。基因的傳遞是通過一代一代不斷深入,在研發上其實就是一脈相承,要靠一代一代的產品積累,而不是只靠一款產品。
《新營銷》:你如何理解設計對于營銷的價值?
陳銘鏞:設計和營銷是相輔相成的。產品設計出來,如果沒有營銷團隊推廣,用戶就很不容易了解它,必須通過營銷團隊推廣,通過廣告讓大眾來了解,兩者是分不開的。不管好的產品還是壞的產品都需要推銷,雖然產品本身會說話,但消費者要用了才知道它好或不好。如果不去推廣,大家永遠都不知道這個產品。如今營銷方式和手段很多,我們在運營、開放渠道上,跟運營商有很多年的深入合作,產品一出來,他們都會主動規劃如何營銷,配合不同的套餐模式去推廣。好產品和好的營銷策略與服務,彼此相加效果更好。
《新營銷》:著名工業設計師阿米特曾說過工業設計是一種有效的商業模式,你對這句話有何感悟?
陳銘鏞:這句話說到了很多設計師的心里頭。有些設計師很厲害,但是設計出來的產品賣不出去。因為設計師畢竟只是設計師,在商業方面有盲點,自己設計的東西很好,但沒有辦法產生真正的商業價值。如果有一個很好的營銷團隊或者產品包裝團隊,設計師設計出來的產品讓大多數人樂意接受,這樣才更能體現設計的商業價值。
《新營銷》:從工業設計師到設計師團隊的管理者,你有什么樣的體會?
陳銘鏞:設計產品真的很不容易。總結這么多年的設計經驗,我感覺挺磨人的。比方說,設計師在做設計的時候會對一個手機按鍵的大小、比例斟酌半天,只是簡單地做設計。當管理一個公司的設計團隊時會發現,有很多地方要取舍,要考慮先做哪個部分比較重要,然后是次要的。設計管理者必須持續地做出選擇和判斷。這樣的方式和做設計師的習慣有一些沖突。我自己有時候蠻掙扎的。有時,自己覺得有一個很漂亮的設計細節,但大家不認同,可是沒有這個細節,產品的狀態就出不來,所以就必須做很多溝通和說服工作。這是一個很磨人的過程。但同時有那么多靈感和創意,也挺享受的,從中可以得到很多樂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