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邀主持嘉賓/國內某著名財經媒體經營人員 Garry
■ 采訪整理/本刊記者 葉文東
2009年的廣告大環境,企業廣告投放的基調是“節約、謹慎、實效”。我預計今年企業的廣告投放是先緊后松,上半年下滑較多,但下半年會大幅提升,最終和去年相差不大。
經濟不景氣,不僅廣告主會減少廣告預算,消費者也會對市場更加謹慎,對價格比較敏感。對于價值和價格對等的產品,比如快速消費品,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不會太受影響,甚至一些產品受到降價或促銷等因素的刺激反而會讓銷量增長,價格杠桿調控的邊際效用非常明顯。對于一些消費者認為價值和價格不對等的產品,比如住房,消費者更多的是觀望,轟動式的廣告推廣很難撼動消費者。至于高端市場,雖然也會受到影響,但其基本的消費鏈條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總體而言,在經濟低迷時期,產品可能過剩,但是品牌不會過剩,消費者永遠青睞那些能夠提供卓越顧客價值的企業。
對于價值和價格對等的產品,建議企業注重終端展示和促銷活動,配合廣告投放提升銷量。對于價值和價格不對等的產品,在制定廣告策略時,企業要集中整合資源,在與媒體合作時,注重廣告的實效性,讓媒體與銷售渠道進行互動,提高廣告效果。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企業一定要迎合消費者的價值需求制定促銷策略。消費者之所以持幣觀望,是因為他們對一些產品價格高于價值擔憂,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如果逆勢漲價,不但不能拉動銷售,反而有可能丟掉口碑,影響品牌形象。比如,近期中石化、中石油為了提高利潤空間逆市提價,北京20多家房產商聯合起來提高房價,其做法就違背了消費者的價值需求。廣告主把營銷策略建立在價值回歸的基礎上,方是穩妥之策。
面對市場低迷,企業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媒介進行品牌傳播和營銷呢?在選擇媒介時,我建議企業遵從以下幾個原則:其一,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媒體,同時投入一點費用給新媒體,這樣投入的費用就會比較低,效果比較好。其二,尋找、培養媒體伙伴,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共度時艱。因為有責任感的媒體,在企業困難的時候,肯定會站在企業的立場看問題的。廣告主不妨尋找和培養那些有責任感的主流媒體作為合作伙伴,而遠離那些“趁火打劫、唯利是圖”的媒體。這就需要企業對媒體進行篩選,主動與選中的媒體培養合作基礎,這是個高屋建瓴的工程,意義深遠。但是企業也要明白,一些低成本的新媒介,比如短信廣告、數據庫營銷等,企業投入的廣告費用比例不能太大,因為媒體的價格其實是媒體價值(品牌+實效)的具體體現。
在低迷的市場上,企業可以通過創新的廣告策略,為自己創造傳播機會。比如,安利組萬人團乘坐郵輪到臺灣觀光,給臺灣地區帶去近6.2億新臺幣的消費收入。對于安利來說,其實這只是它內部正常的客戶情感溝通工作,但它的表現方式極其恰當,客觀上溝通了海峽兩岸中華兒女的感情,順應了時代潮流,傳播效果非常好,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創新營銷案例。
另外,企業還可以通過自有媒介平臺進行傳播,其中包括企業網站、招商手冊、宣傳欄、企業內部報刊、終端、宣傳單頁、交通工具、軟環境、企業家、一線導購員以及其他員工等。比如,一些明星企業家就通過自我宣傳進而帶動企業宣傳。由此可見,企業在對外宣傳方面,只要能夠深度挖掘自有媒介平臺,宣傳效果也會成倍增加。當然,企業通過自有媒介平臺傳播企業信息、品牌信息、產品信息和活動信息時,一定要制定企業品牌傳播戰略,對自有媒介平臺進行組合,而且要在品牌戰略指導下,恰當地與電臺、電視、報紙、雜志、網站等具有公信力的社會媒體相結合,借力宣傳,全面提高傳播效果。
對于快速消費品企業來說,降低產品價格可以有效地拉動銷售。例如,今年春節期間,廣州各個商場都掛滿了五折、六折促銷條幅,零售市場一派繁榮。據《廣州日報》報道,春節期間,廣州地區主要商場零售額為3.7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但對于耐用消費品或高檔消費品來說,如果廣告費用下降,會對推廣效果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比如汽車、奢侈品等,如果廣告投入太少,是很難維持推廣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