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營銷:機遇或者雞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0日 17:41 和訊網-《成功營銷》 | |||||||||
央視的世界杯廣告招標簽得太火了!從4月20日開簽,首日簽售額即過億,短短一周時間,進賬已接近預期目標。特殊項目早已為大客戶量身定做完畢,新聞套播廣告、我愛世界杯套播、賽中套播等搶手項目已經爆滿。據央視內部人士透露,為保證中場評球的時間,央視廣告部將不得不動員部分已簽約客戶,積極撤單。 招標做到這個地步,著實讓人羨慕。同時也可見各大企業對世界杯營銷的熱情已經高
但具體分析,這屆世界杯似乎有不少推廣弱點,例如半個地球的時差以及中國足球的形象“跌入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面對“僧多粥少”的注意力資源的爭搶,投注世界杯,這是企業的一廂情愿,還是浩大的“燒錢”工程? 世界杯營銷是一項公認的大投入項目,從廣告資源到地面配合,都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但不能否認的是,目前國內許多企業尚缺乏體育營銷的經驗,賽前大談體育營銷,賽中簡單模仿、缺少創新,賽后一切煙消云散。許多企業只把世界杯當作一次“炒作機會”,當世界杯的新聞價值一消失,品牌的影響也隨之消失,這樣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 同時,有關專家表示,對于中國企業而言,世界杯只是一個熱鬧而不實際的風景,主要原因在于世界杯在中國找不到對接點,因為在中國找不到“與足球發生的相關的事情”,沒有健康的足球俱樂部、足球隊和足球運動員,營銷無法落地。相比2002年世界杯在中國掀起的足球高潮,2006年世界杯依然會有觀眾的收視潮,但體育營銷與看熱鬧不同,中國以足球為主題的行銷將越來越少。 跨國體育營銷公司IMG中國區總裁葛伯強認為,對于廣大中小企業而言,大賽事基本是大牌企業玩的游戲,畢竟高端的體育資源是一種稀缺資源;對于投入巨額廣告費的大企業,他質疑:“50萬美元就可以做一個自己的活動,為什么不去找那些適合自己,能表達自己的特色和定位的方式呢?人們關注激烈的大賽事時,也需要其它的節目和活動放松。” 那么,對所有已經投入的大企業和想要“沾光”的中小企業而言,世界杯營銷究竟是機遇還是雞肋?除了央視,越來越多的新媒介是否能給企業更多選擇的機會?如何能夠小投入大收益,成功搭乘世界杯主題“快車”?在6月9日~7月9日的賽事之后,如何能讓影響力長存?世界杯期間,我們是否還有別的更吸引眼球的“玩法”? 網友發言 找準契合點 同樣是看世界杯,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審美情趣:有的人看激情,有的人看團隊意識,有的人看藝術,有的人看球星帥哥,也有的人在看財運。當然也有一群跟風看熱鬧的。抓住不同群體的審美趣味與自身產品定位的契合點來做文章,效應也許會長久一點,簡單的操作會讓人不知道是在宣傳產品還是宣傳世界杯。 網友 LINTEC 世界杯營銷并不是單純的廣告投入,如果你在廣告方面投入了一個億,那么在其它的配合手段上至少也要投入一個億,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整合效果,而不是曇花一現,F在許多中國大企業都想復制三星的奧運神話,希望一躍而成為世界巨頭,但現在這樣的機遇非常少,并且需要企業做好全球化的整合營銷,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我認為,世界杯是一個機遇,但是相對而言,如果把相同的資金投入企業非常對口的項目或活動,或許能得到更大的回報。 網友 liusgarcia! 借此機會放手一搏 的確,世界杯營銷有其特定的特點與市場范圍,但是從大多數中國企業所處的行業環境、自身資金實力與自身營銷管理水平來講,也許需要的不是理智的權衡,而是一次機會與轉機。除了如中國移動這樣處于壟斷地位的企業,很多企業需要一次好的事件營銷來提升自身的品牌效應,4年一遇的世界杯,應該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企業可以集中資源借勢放手一搏,至于說企業的投入是否最后會隨著世界杯的結束而曇花一現,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企業的執行能力,而不是對促銷策略做何種選擇。 網友 秋水長空 廣告要注重娛樂性 國內的廣告通常缺乏一種幽默感,一種調侃的勇氣。想想看,如果在世界杯開賽后,在中場休息的過程中還要看一些枯燥乏味的廣告,那是件多不識趣的事。 國內企業應該向一些國外企業學習,注重強調廣告的娛樂性。如果只是簡單重復或與賽事內容割裂,這樣的結果往往是等到比賽中場休息,球迷們就會迫不及待地換臺,逃離這些廣告的騷擾。世界杯本來就是一場盛大的娛樂狂歡,做得好的企業應該融入其中。 網友 小無奈 專家點評 踢好臨門一腳 觀看世界杯的人群特性更加集中,多為中青年男性。如果商家的品牌和產品不能找到與這部分人群的契合點,那么推廣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文/愛成 王逸凡 體育比賽講究“重在參與”,企業進行世界杯營銷可不能光參與,對于商家來說,追求回報總是排在第一位的—要么提升品牌,要么提升銷量,二者兼得則最好不過—當然,如果你只是想做公益事業,那另當別論。 對于打算上場或者已經上場的商家來說,如何踢好眼下這場“商業世界杯”的臨門一腳呢?所謂法無定法,關鍵是要熟諳“商業世界杯”的比賽規則,善于創造、把握每一個機會。 首先世界杯營銷要考慮自己的目標人群,而不能過度以企業或產品為中心。作為全世界影響最大的單項賽事,觀看世界杯的人在數量上可能趕不上奧運會,但其人群特性更加集中,大多為中青年男性。如果商家的品牌和產品不能找到與這部分人的相通之處,那它的推廣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像這次國內某洗滌企業推出了“買洗衣粉送世界杯球票”的促銷活動,不知道該企業是把家庭主婦當成了球迷,還是希望通過她們來影響其作為球迷的丈夫和兒子? 其次,要找到自身與世界杯的對接點,巧妙地把企業、產品和比賽結合起來。像中國移動這次為幫助國內球迷了解、參與、觀看和分享世界杯,向客戶推出了“5元手機上網套餐計劃”。過去,手機上網用戶對應用了解不夠,除了資費價格上的高門檻外,在應用需求上的迷茫也把用戶擋在門外。而世界杯正好成為手機用戶“嘗試”上網業務的一個新窗口。 再次,大多數想踢“商業世界杯”的企業,當然不可能、也沒必要像中國移動、聯想這樣的巨頭動輒幾千萬或上億元投進去,關鍵是要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銷方式。在央視投廣告、贊助大牌球星、巨額抽獎固然能產生高關注度,創造性地運用低成本營銷手段說不定也能造就“黑馬”。這里說一個雅典奧運會營銷的例子,對世界杯營銷或許也有借鑒意義。為了避開當時希臘政府對國外企業供應奧運產品的限制,浙江大豐公司選擇與當地代理商合作,在希臘本土成立“希臘大豐公司”,從而順利打入希臘市場,讓“浙江大豐”幾個漢字出現在整個會場七萬多張座椅上。 最后,世界杯營銷要盡量讓消費者主動參與進來。事實證明,一種能吸引消費者參與互動的營銷模式,往往會取得較好的回報。比如說,基于中國足球落伍的現狀,企業不妨借鑒農夫山泉“一分錢支持奧運”的例子,圍繞中國足球隊這次未能進軍德國世界杯的事情做文章,借機向人們提出“發展中國足球要從孩子開始”,并倡導消費者通過“購買××產品,捐出××錢”來支持中國足球的基礎建設事業,以此促成消費者與世界杯的互動,并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當然,這只是一個初步構想,吸引消費者互動的方式很多,企業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設計。 德國世界杯鏖戰在即,與之息息相關的“商業世界杯”角逐也漸漸進入高潮。企業既然已經上場,那就多跑動,多思考,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搶球、射門,用心踢好臨門一腳,爭取把球最終送入成功的大門。 愛成 北京愛成營銷策劃機構總企劃師 王逸凡 北京愛成營銷策劃機構副總企劃師 斗智不斗勇 文/張發松 四年前的日韓世界杯上,韓國現代汽車作為世界杯的贊助商,在中國大做文章。相信很多人還記得,電視廣告上現代汽車駛過球場觀眾席的經典鏡頭。借此帶來的索納塔和伊蘭特,無一例外地成了中國市場的汽車明星。 如果說,現代汽車的成功是有勇有謀地發掘了世界杯的營銷力量,還令人心悅誠服的話,那么金六福的成功至今仍令同行們耿耿于懷。四年前,金六福還不怎么知名,只是借著世界杯這股飚風,簽約米盧、大打擦邊球,以“明星+央視”的中國式造勢手法,一舉甩開了身邊多如牛毛的競爭對手,成功躋身一、二線名酒品牌陣列,委實讓同行憤憤不平。 現代汽車與金六福的成功,就像阿里巴巴念著“芝麻,開門”打開了一座驚天大寶藏一樣,把中國的企業帶進了世界杯這個令人血脈沸騰的夢想世界。阿迪達斯、可口可樂、萬事達這些老牌世界杯豪門就不用說了,哪一個不是砸進去上億美金;中國的企業似乎也不甘示弱,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番。 今年3月,TCL在與三星、索尼的PK中成功勝出,簽下了兩屆“世界足球先生”羅納爾迪尼奧,希望借助小羅的影響和可能的奪冠讓TCL在國內外揚眉吐氣;4月3日,奧克斯更是拋下重金一舉簽下貝克漢姆、羅納爾多、齊達內、勞爾、卡洛斯5名足壇巨星擔任品牌代言人,企圖再次打打世界杯的擦邊球;近日,IT老大聯想也按捺不住,用了近1個億的人民幣把小羅再買了一回;最絕的要數神舟電腦,在世界杯開賽之前,居然在位于柏林市中心的萊比錫廣場開了一個規模非凡的展廳,同時還同德國房地產公司IVG簽訂了關于租用位于萊比錫廣場七號店面的意向書,看來是準備向國人宣布,要作為中國的代表之一入駐德國,貼近2006德國世界杯?磥砜慈,怎么看德國世界杯整個就是一個豪門盛宴。 然而,在這場豪門盛宴里,到底有沒有咱們廣大中小企業的一杯羹呢? 答案還真說不準,做好了,這個世界杯沒準還真是那些沒錢沒勢的中小企業的舞臺。 在2002年世界杯上,貝克漢姆是百事可樂的代言人,但是可口可樂公司是英格蘭足球隊的官方贊助商。在賽場上只能喝可口可樂的貝克漢姆,出了賽場卻是百事可樂的代言人。就因為這一點,至今很多消費者都認為百事可樂才是世界杯的贊助商。因此,德國世界杯是誰的舞臺,還真的不是單單看誰出的錢多,更要看誰動的腦筋多!要錢,中小企業自然是比不過那些豪門大富,要比動腦筋,只要用心,還是有機會的。 這不,有人就總結出世界杯營銷擦邊球的招數。有一些招數,是豪門大富的“專利”,但也有一些招數,可以被中小企業拿來借用。 第一招是戶外攔截,也就是在賽場外投放戶外廣告,魚目混珠。這一招已經被用過,不太靈光了,而且中小企業用這一招,成本大而且意義不大;第二招是擺對門擂臺,也就是模仿甚至嘲弄官方,比如網絡世界杯等等,用低成本獲得消費者注意力;第三招是活動行銷,就是舉行與世界杯相關的活動,并大肆宣傳。這一招對中小企業來說,比較實用,也更有可執行性,再說如果控制得好,可以花費較少的代價來獲得與消費者直面接觸的機會,拉近距離,加深感情;第四招是直播贊助,這一招可不新鮮,央視已經把直播炒上天了,代價實在太大了,中小企業做不了;第五招是贊助明星,聯想、TCL、奧克斯就是用這一招,簽約大牌球星。這也是花錢的主意,中小企業行不通;第六招是贊助球隊,阿迪達斯在上屆世界杯,就押中了32支出線球隊的10支,很是得意了一番;第七招是混進賽場,就是把企業的產品或印有品牌標識的看球用品發給消費者帶入賽場,搶搶鏡頭;最后一招是逆向思維,大打非球迷牌,例如圍繞那些“世界杯寡婦”們做文章。 有一點需要特別強調,現如今搞營銷,已經不再是往年“明星+央視”這么簡單的“程咬金三板斧”就夠用了。產品、廣告、公關、終端、促銷,那是一個也不能少。不但不能少,還得鉚足了勁地做,做到最好。譬如,針對德國世界杯,中小企業可以開發出關聯性、針對性的產品或贈品,用以引起消費者的注意;策劃一項針對性的公關或者活動,與消費者拉近距離,讓品牌有機會走近消費者,也讓消費者有機會走近品牌;全面布置并更新終端賣場形象,營造出足夠的“世界杯”節日氣息,吸引那些普通球迷和偽球迷;推出針對性、關聯性的促銷活動,直接拉升銷售。 中小企業要想分得德國世界杯的一杯羹,就得多動腦筋,做足文章,斗智不斗勇。 張發松 六合神龍行銷策劃機構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