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的尷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5日 18:17 財富時報 | |||||||||
文/王逸凡 尷尬 數字有時能夠說話。
我們不妨先看看近期在媒體上出現的一組數字:就產品的產值而論,中國已是世界第4大工業基地,排在美國、日本和德國之后;中國有100多種工業制成品的產量成為“世界第一”,范圍包括鋼鐵、水泥、家電、通訊設備、紡織、醫藥、機械裝備、化工等十多個行業,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地球村里平均每個人就要穿1.2雙中國鞋…… 暫且不要高興,我們再來看看下面這些同樣引自媒體的數字:據統計,近年來我國設備投資的2/3依賴進口,光纖制造裝備的100%、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設備的85%、石油化工裝備的80%、轎車工業設備、數控機床、紡織機械、膠印設備的70%被進口產品占領;中國每年要花費6000億元從國外進口重大設備;勞動生產率大概只是美國的1/23…… 另外,低廉的“中國制造”產品雖然為外國人節省了大量開支(據估計每年光為美國公民就節省約5000億美元),但外國人并不因此感激我們。相反,“中國制造”在海外麻煩不斷,在許多地方被認為是劣質品,在美國的產品召回目錄上,有將近一半的產品產地在中國,歐盟公布的產品黑名單上,來自中國的也不是少數。在許多發達與發展中國家,“中國制造”陷入了反傾銷的泥潭,從家電、家具、紡織品等到農產品,涉及的產業數不勝數。不僅如此,“中國制造”甚至還被當作失業的泄憤對象而連遭暴力,溫州鞋在西班牙被燒就是典型的一例。 更讓我們尷尬的是,就在“中國制造”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的時候,“后院失火”的危機卻愈演愈烈——在除壟斷行業外幾乎所有的產品市場,都能看見外資的身影。盡管“中國制造”在本土市場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但其命運并沒有因為本土優勢而有所改變。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外資企業已經控制了1/3以上的中國制造業GDP和一半以上的進出口,而且增長勢頭不減。許多曾經強勢的本土企業倒閉或被外資收編。 反思 鑒于以上種種尷尬,不少有識之士發出了這樣的“警世危言”:“中國制造”還能走多遠?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制造業的生產規模迅速擴大,中國已經成為一個令世界矚目的工業生產大國。從產量上看,“中國制造”似乎是個恐龍級的龐然大物,但技術和品牌兩根軟肋,卻讓它很難在全球競爭中有更大的作為。不客氣一點說,中國目前甚至連“世界工廠”都稱不上,其級別頂多算是全球產業鏈的一個重要“車間”。 關于技術的問題,不妨繼續用數字來說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銷售額超過200億元,利潤卻只有3%,而跨國巨頭英特爾一家的銷售額就超過2300億元,其利潤高達18%。為什么?因為他們掌握著核心技術。目前的中國,很多還處在加工層面上的制造,由于無核心技術以及專利,使制造業只能以低廉的人力資源和低成本方式生產運作,這種勞動密集性的生產特點,以低價傾銷的方式,永遠難以使中國制造業站在高處,多年來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使西方消費者形成了中國貨=低質、低價商品這樣的固定概念。 日本制造或者是美國制造稱雄全球的核心是技術、產品的創新,而不是單純意義上的低成本制造。它們的大型企業研發費用通常占銷售收入的5%至10%,大部分中國企業1%還不到,很多中小企業甚至沒有研發。有資料顯示,中國企業的發明專利只有日本和美國的1/30,許多企業的核心技術和裝備基本依賴國外進口。中國彩電企業的生產量約占世界彩電總產量的一半,但當該產業從普通彩電向高清平板化升級時,因為液晶技術和窗體頂端窗體底端等離子顯示技術的核心部分分別掌握在夏普和富士通手上,國內彩電企業因無能為力而不得不掀起新一輪的引進浪潮。但“引進”并不等于“白拿”。從先前3C、6C聯盟向中國DVD制造商的漫天要價,到英特爾、飛利浦、Sigma Tel向中國MP3企業張開專利血盆大口,再到前不久索尼向長虹等國內6家家電企業開出22項專利收費清單,中國企業一直在承受著巨大的被人宰割之痛。 整體而言,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企業與歐美企業的差距仍在不斷拉大。 缺乏在國際市場叫得響的自主品牌,是“中國制造”的另一根軟肋。由于沒有自己獨家生產技術,很多關鍵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國制造”根本無法與洋品牌相匹敵,只好替人家做“洋打工”,創造了1%至2%的微薄利潤。 據國際權威組織統計,世界名牌占全球品牌不到3%,產品卻占了全球市場的40%以上,銷售額更占全球的50%左右。在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中60%的部分來自品牌創造的價值。美國經濟如此強大,與其擁有的麥當勞、IBM、迪斯尼、波音、通用、寶潔等著名品牌創造的巨大價值是密不可分。而中國國民生產總值中只有不到20%的價值是由品牌所貢獻的。而且,國內一些傳統老品牌在逐漸萎縮和消亡,而新民族品牌誕生艱難緩慢,長此以往,中國企業將會失去對國際市場流行趨勢的把握能力,更加受制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