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一個民營石油商業奇才的假面與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 16:10 南方周末
一個民營石油商業奇才的假面與真相
龔家龍一度是媒體熱捧的對象 Phototex/圖

  □ 陳敏

  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會長、有“中國民營油企第一人”之稱的龔家龍在2006年年末因涉嫌經濟犯罪被帶走。他究竟是挑戰石油市場壟斷的斗士,還是戴著假面、另有圖謀的不法商人?眼下,還沒有定論

  去年二三月間,銀行集體向龔家龍追債的消息傳出的時候,石油行業的許多民營老板就已經意識到,龔家龍的危機已經千鈞一發,難以避免了。

  危機的爆發比想象的要來得遲。2006年12月21日,身兼天發集團董事長、長聯石油董事局主席、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會長三職的龔家龍在湖北荊州紅苑賓館被公安機關帶走。戲劇性的是,當時龔家龍正在出席天發石油上市十周年慶祝大會。

  天發集團控股SST天頤(600703)、SST天發(000670)兩家上市公司。12月26日,兩家公司同時對外公告,解釋龔家龍是因為涉嫌經濟犯罪,被公安機關帶走。知情人士透露說,龔家龍的問題在于“擾亂金融秩序、偽造金融票據”。

  “這沒有什么可奇怪的,我早就料到會有這么一天。”12月29日,熟悉龔家龍做事風格的一位民營石油企業家平靜地對記者說。

  過去數年間,龔家龍被譽為“中國民營油企第一人”。他掌控下的天發石油是惟一同時擁有成品油和原油進口牌照的民營企業。他本人也因此在2004年成功聯合50多家民營石油企業設立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并出任石油商會會長。

  他是媒體的寵兒,是挑戰中石油、中石化等國有石油企業壟斷的“斗士”。

  但是,這一切哪是假面,哪是真相?

  “資本市場,此路已不通”

  盡管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龔家龍就已經涉足石油行業,但是直到2004年,龔家龍才登上全國民營石油業舞臺的中心。

  最初,龔家龍只是在海南等省市倒賣石油,在1988年左右,才收購了兩個石油液化氣庫,隨后,成立了海南龍海石油液化氣公司荊州儲運站。龔家龍逐漸地在石油行業挖掘到金子。

  1992年,龔家龍成立湖北天發企業(集團)公司,向社會募集3009萬法人股。1996年年底,天發石油在深交所上市,募集到約3億元資金。天發石油慶祝上市十周年的一份宣傳材料稱,當時天發石油僅有“一座加油站,三個液化氣站”。

  天發石油上市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并不以石油方面的經營聞名,龔家龍當時在市場上的名聲也并不來自石油行業,而是以對當地的十余家國企的并購而引起市場的反響,最出名的一個并購案是對“活力28”的并購。在上世紀90年代,“活力28”一度是蜚聲全國的日化企業。2000年,天發集團并購了“活力28”,并將其更名為“天頤科技”,經營范圍為農副產品的加工與銷售,油脂化工、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盡管承接當地困難國企給天發集團后來的發展埋下了某些隱患,但是接近龔家龍的人透露說,龔家龍也因此換取了許多便利,比如當地政府對其向銀行貸款的支持。

  在上市的最初幾年里,天發石油對外的公告顯示其在經營上還有盈余,但是情況很快發生了變化。2004年春季,天發石油在2000年度、2001年度財務報告中的虛假陳述,以及配股資金實際使用情況與信息披露不符等問題逐漸暴露,證監會開始介入調查。

  這大概是天發石油危機的開始。知情人士透露,自那時起,龔家龍開始對身邊人說國內資本市場“已經此路不通了”,并開始轉向尋找其他道路。

  “挑戰壟斷”和“證監會處罰”

  不得不承認,龔家龍本人確實可算是一個“商業奇才”。他在商業方面有著自己的“獨到眼光”:天發石油雖然在上市公司中業績每況愈下,但在多達8萬多家的民營石油企業陣營中,天發石油卻有明顯比較優勢。絕大部分的國內民營石油企業都只是小規模的地方企業,而天發石油卻是全國性的上市公司。

  2003年,天發石油甚至獲得國家商務部頒發的全國成品油和原油進口牌照,成為惟一同時擁有兩個牌照的民營石油企業。

  龔家龍精明地抓住了這個當排頭兵的機會。在逐漸感到資本市場不再是個容易圈錢的地方后,龔家龍開始籌謀成立商會。這個想法在當時是全新的。

  彼時,隨著油價的不斷上升,石油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公眾話題。每一次的

原油價格上升或者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都會引發大眾媒體持續的關注和報道。輿論不斷要求放開市場和打破石油壟斷。龔家龍成立民營石油商會的想法很快得到不少民營企業的呼應,比如,大連實德很快就加入到其旗幟下,國家有關部門也表示了支持。

  2004年11月,石油商會獲得全國工商聯批準,共有50多家企業成為石油商會的首批會員。龔家龍則成為首任會長。他躊躇滿志地表示,希望通過石油商會聚集百億資金進軍海外,獲取更多的油源。由于沒有油源,民營企業擁有的加油站通常是從中石油、中石化手中以更高的價格買油,在油荒的時候,甚至根本就拿不到油。這使民營油企的生存倍加艱難。

  至此,龔家龍成功地登上了民營石油企業舞臺的中央,公眾也迅速為他貼上“挑戰壟斷的斗士”的標簽,但是與此同時,另外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也開始出現。

  商會剛剛成立,就有一些企業表示要退出。黑龍江龍慶石化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友山在2004年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由于不滿龔家龍只是利用商會為自己謀利的做法,他連同其他約20家企業準備退出商會。

  在商會正式成立前一個月,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也悄然下發。這份文件認定天發石油在2000年度、2001年度財務報告中進行了虛假陳述,配股資金實際使用情況與信息披露不符。中國證監會對龔家龍作出了“警告”處罰,實施5年市場禁入并罰款20萬元。

  天發石油的財務報告中顯示,在2000年、2001年兩年中,天發股份虛增主營業務收入9億元,虛增利潤近1.2億元。

  長聯石油登場

  2005年初,石油商會已經成立數月,但是進展得并不順利。商會成立之初,龔家龍曾經高調對外宣布要成立一個石油產業基金,希望能夠借石油產業基金集聚百億資金,到海外尋找油源。管理石油產業基金的合作者甚至都已經找到,是龔家龍的十年故交———崔新生,崔新生也是商會的副會長。

  但是僅僅到了2005年1月份,兩人的矛盾就公開化,龔家龍對外宣布商會不會介入石油產業基金,很快,崔新生離開了石油商會,宣布單獨成立一家石油產業基金。

  重量級的大連實德也早前一步從石油商會退出。

  接近龔家龍的人士透露說,當時龔家龍已經逐漸感到依靠非盈利性的石油商會并不能解決天發集團面臨的問題。

  天發集團2004年的年檢報告書顯示了天發集團當時面臨的危機。截至2004年12月31日,天發集團負債總額達27.75億元,其中短期負債20.79億元,長期負債6.96億元,2004年其償還利息所支付的現金就達1.26億元。當時市場已經廣泛流傳天發集團資金鏈條異常緊張的說法。

  2005年5月深交所對天發石油及包括龔家龍在內的相關人員予以公開譴責。深交所譴責說,天發石油在會計處理中存在重大會計差錯,但公司不但未及時披露會計差錯更正公告,而且還向深交所提供了虛假的補貼款進賬單傳真件。天發石油在資本市場上的形象進一步一落千丈。

  龔家龍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加速運籌另一個計劃,那就是成立盈利性的民營石油企業聯合體———中國

長城聯合石油公司,天發石油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

  2005年6月,在深交所公開譴責后的一個月,長聯石油在京成立,注冊資本為8.7億元人民幣,業務范圍則涵蓋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煉制與銷售等。龔家龍設想,將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民營石油企業聯合起來,打造一個“中國的民營石油航母”,成為中石化、中石油外能夠發出強大聲音的“第三極”。等到時機成熟,還可將長聯石油拿到海外上市。

  客觀地說,這個設想對于打破石油市場的壟斷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在夾縫中求生的民營石油企業立刻熱烈響應。

  但是,長聯石油的運作并不順利。盡管已經拿到了工商執照,但是,石油業經營的四大通行證,即成品油批發許可證、成品油零售許可證、成品油進口許可證以及國內礦產勘探開發許可證這“四證”并沒有順利拿到。

  此外,注冊資本也沒有真實到位。在這樣的情況下,長聯石油的目標“力爭在10-15年時間內,從海外為國家獲取1億噸原油和天然氣資源,成立加油站、勘探開發、倉儲物流、石油煉化、天然氣、瀝青、潤滑油等若干個以石油產業鏈為依托的大型股份制公司,力爭在3-5年后委托管理和經營總資產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的大型跨國石油公司”已經是一個紙上談兵的空想。

  更為關鍵的是,業內開始質疑龔家龍的誠信。長聯的股東分大、中、小三類,各有不同的入股要求:大股東要求擁有最少2億元資產,500萬元現金;中型股東最少需5000萬元資產,百萬元現金;小股東則最少需20萬元現金,資產不限。

  長聯成立之初,要求入股的民營石油企業先繳納“開辦費”,再按自己的選擇補足成為大型、中型或小型股東的錢,或者將實物資產劃入長聯。

  但是一些民營石油企業很快發現,長聯的事務由龔家龍說了算,而他們并不清楚第一部分入股資金的用途。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已經入股的民營油企開始選擇撤資。

  一位民營油企的老板對記者說,當時他感到,長聯石油是“‘聯合’和‘圈錢’亦真亦假”,一方面龔確實是想聯合民營石油企業、壯大民營石油企業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有借長聯石油緩解天發危機的打算。到底哪一種成分更多,他看不清,出于“謹慎”的考慮,他最終選擇了撤出。

  天發危機和產權之謎

  有意思的是,發跡于湖北荊州的龔家龍取得全國性的聲譽的同時,也恰恰是整個天發集團危機顯現的時候。

  前述的2004年天發集團的年檢報告,已經顯示了天發承受的巨大資金壓力。

  天發集團旗下兩大上市公司天發石油、天頤科技也早已相繼進入股市ST行列,面臨退市危險。

  有人認為天發集團陷入困境,至少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作為民營石油企業,天發石油雖然擁有不少加油站,但是一直沒有穩定的油源;二是,天發承接了太多的當地國有企業的包袱,經營范圍過于龐雜,從

房地產到農林牧無所不包,這是天發一直舉步維艱的原因。

  困擾天發集團發展的還有產權問題:天發集團究竟姓“國”還是姓“龔”?

  天發成立之初的定性是“全民所有制”,這為天發的產權不清埋下了陰影。

  雖然有長時間的爭論,但龔家龍一直認為天發就是他自己的企業。龔認為這正是其可以長期樹起民營石油招牌,做其代言人的基礎。

  但是有關方面并不這么認為,知情人士透露,數年來,天發集團究竟是龔家龍控股的私營企業還是國有企業一直爭議不斷。2004年,龔家龍力主成立石油商會,一個隱藏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夠獲得更高層面的政府的支持,從而改善與地方政府的關系。

  爭議了數年,到2006年9月似乎有了結論。有報道稱,天發集團已經完成了股東工商變更注冊登記。天發集團的各個股東已經將其股份的65%轉讓給了天發集團的創始人龔家龍,35%轉讓給了天發集團工會。變革后的天發集團持有ST天頤45.43%股權、間接直接持有ST天發35.39%股權。

  但據知情人士介紹,2006年12月上旬,事情又有了新變化,天發集團又被改成國家所有。(P1195351)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621,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