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共享
換個方式賣匯源
企業賣得好,需掌控講故事的話語權
■ 文 / 劉麗娟 *
2009年3月,出售匯源方案被否后,匯源的股價當即大跌20%,此后股價低迷,匯源品牌美譽度隨之下降;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匯源公司利潤率持續下降近20%。
匯源“砸”在手中,公司運營和業績陷入泥潭,或許是朱新禮沒有想到的。因此,當2009年下半年帶著“待重頭收拾舊山河”的心情重整匯源時,朱新禮要賣掉公司的決心或許不變,匯源的新發展階段不得不肩負雙重使命:如何變得更好,如何賣得更好。
“賣豬”需要好故事
2008年9月并購公告發布后,朱新禮解釋,“做企業要像養兒子一樣,現在賣企業像賣豬一樣。”他表示,匯源將退出終端市場向產業鏈上游進軍。
不過,“賣豬的故事”不僅沒能解釋并購案原由,反而使出嫁匯源的計劃更加困難重重。一方面,保護民族品牌和反對壟斷成為公眾反對的重要理由。另一方面,“賣豬論”更增強了“匯源被賤賣的嫌疑”。而“向上游發展”更多地被認為是一種托辭。
事實上,問題的實質不是匯源能不能賣,賣價好不好,而是朱新禮應該講一個怎樣的故事!百u豬”只能體現他賣掉匯源的邏輯和決心,卻不能明晰幾個要素:被賣后長遠的發展戰略是什么?對品牌價值有什么影響?被并購后獲得怎樣的發展機會?對產業有何影響?如果不能將這幾點在故事里說清楚,外界看到的,可能只是為了短期利益的純粹資本運作。
別被資本綁架
支持一個好故事,離不開企業強勁的贏利能力與發展前景,否則,賣企業就有逃離經營管理困境的嫌疑。數年前匯源就開始了眼花繚亂的資本多元化運作(如表格所示),形成匯源果汁三大股東匯源控股、達能、華平基金分別持股41%、22%、6%的格局。
資本運作多元化,擴大了經營規模。“匯源的攤子越大,戰線越長,風險也就越大,擔心也就越多。”但是公司運營能力并未隨經營規模而提升。國內行業分析師的評價是,“匯源果汁營銷和渠道等方面運作仍處于低級水平。”朱新禮是匯源果汁公司全面管理者。從整體戰略選擇,營銷、財務管理、渠道、人事管理全部獨自擔當!拌F打的朱新禮、流水的經理人”,在近10名經理人離職后,朱新禮兒子和女兒并不愿意參與公司管理。這使得“所有事都頂在頭上,做匯源非常辛苦。人累,心累,我感到身心俱疲。”朱新禮的無奈折射出匯源隱藏的困境。
此后,朱新禮與可口可樂60天閃電牽手的背景頗值得玩味。經濟危機時期材料價格上漲,2008年上半年匯源銷售額下滑超過5%,毛利率相應下降,同時危機帶來了頻繁的產業重組機會,似乎給匯源的戰略投資者一個變現退出的好機會。2008年9月3日收購消息報出,達能當天便發表聲明,聲稱將擁有的匯源股權全部轉讓給可口可樂。這時,朱新禮與達能等股東之間早已轉變為共利而非互利關系,以匯源現有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換得利益,匯源的品牌價值和前景則極少被提及。
出售失敗后,投資者用腳對匯源的價值與未來投票。被商務部“拒簽”后,可口可樂公司沒有提出任何收購部分股權的申請,按照外資品牌的運作慣例,這基本暗示從此放棄并購;2009年3月8日,匯源股價大跌20%, 第二天累計跌幅達42%,股價回到收購消息發布前,摩根大通下調了評級,并將之從亞洲關注名單中剔除; 2009年6月9日上午,華平基金宣稱放棄對其所持的匯源果汁6500萬美元可換股債券實施行權,而選擇在債券市場上直接脫手。
對于匯源來說,當治理結構未能匹配時,資本的力量猶如一柄雙刃劍,頻繁的資本多元化運作只能讓匯源越來越廉價。資本多元化并不是公司運營的決定力量,當公司資本結構與治理機構同時實現均衡,公司內部運營能力隨著多元化提升,公司才能逃脫被賤賣的命運。
怎樣賣得更好?
出售匯源“被否”后,融資狀況并不樂觀,朱新禮暫停20億元果汁產業上游投資。事實上,自2008年10月,匯源果汁已變相裁員,只簡單地維持生產計劃。2009年上半年,生產規模縮減使匯源營業額僅有5%的增長,為行業平均增長水平的三分之一,凈利潤為8890萬元,同比下降近九成。同時,在北京的主要經銷商進貨從每個月50萬元降至25萬元以下。
2009年8月,身心疲倦的朱新禮開始重整匯源的行動,在匯源內部推出了“亮劍行動”,并推出新品“檸檬Me”,與娃哈哈、統一、康師傅等國內不斷成長的果汁提供商競爭。與此同時,朱新禮對匯源進行了全新的2010年品牌運營規劃,例如:配合即將實施的果汁上游產業策略推出的“匯源健康果園”等品牌理念。2009年11月,曾被統一派駐匯源的高管李文杰,在由健力寶輾轉而出之后,進入匯源,擔任匯源集團董事長、總裁朱新禮的特別助理,專門負責匯源果汁的整合營銷。
一切跡象表明,雖然錯過了可口可樂的并購機會,但朱新禮開始正視匯源此前的軟肋。他承認,匯源果汁在銷售終端管理、內部運營系統管理方面與國際級飲品公司和國內同類公司存在差距,并開始著手建立強大的終端管理系統、加強以內部經理人團隊為基礎的內部運營能力、建立以品牌認知為主體的營銷體系。以此為基礎,輔以多元化資本運作,積極向產業鏈上游擴張。匯源如果將自己的故事寫好,未來或許會賣得更好。
* 作者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