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冬
《泰坦尼克》12年后,詹姆斯·卡梅隆用《阿凡達》將幻想帶入現實,用3D重新定義電影
2009年12月,來自潘多拉星球的《阿凡達》(Avatar)開始陸續登陸地球。這部“傳說中的”的3D電影巔峰之作為剛剛過去的“3D元年”劃下堪稱完滿的句號:看過此片的人—無論是挑剔惡毒的影評人還是期待被詹姆斯·卡梅隆再震撼一次的普通觀眾—都對其3D特效贊不絕口,至于簡單而老套的故事情節,不好意思,那不是賣點。
《阿凡達》將持續了整整一年的3D電影潮流推向高點,同時在全球106個國家和地區的首映周末實現7700萬美元的北美票房和1.59億美元海外票房。2009年,3D電影全年票房將在13億美元以上,僅一部《飛屋環游記》就與去年全年3D電影票房總和相若。
相比其它票房也算不俗的3D電影,人們對《阿凡達》的寄望更高,所幸導演卡梅隆沒有讓人失望。他的成名作《終結者》把機器人科幻電影帶上新的高度,也開創了真人動作和CGI角色結合的先河,《泰坦尼克號》更創造出至今未能逾越的票房奇跡,現在卡梅隆的使命是用一部完美的電影成為3D全面進攻好萊塢的標志性人物。
對于故事,卡梅隆有足夠的準備時間,但在3D和特效方面,除了個人的執著還必須等待更大范圍的技術和環境成熟。因此,卡梅隆在嘗試拍攝3D水下紀錄片的同時也關注著特效技術的發展,以及其它3D電影對市場帶來的影響—電影院3D屏幕多少和好壞直接決定了3D電影的市場和影響力(詳情請于Gemag.com.cn查詢《世界不是平的》一文)。今年多部3D電影的上映顯然已經讓很多院線提前準備好3D播放設備,而這些電影所缺乏的引領3D電影產業的雄心也將真正的機會留給了準備了14年的卡梅隆。
對觀眾而言,這是一場讓人心滿意足的視覺盛宴;對電影工業而言,這是3D技術突飛猛進、并改寫電影產業格局的真正開始。《阿凡達》沒有把3億美元和3000個特效鏡頭用于炫耀或賣弄讓人大吃一驚甚至感到突兀的立體效果,而是致力于—并且做到了—讓觀眾忘記這是一部充滿3D特效的電影。很多人在走出電影院后感嘆:“未來如此真實,而我們置身其中”。在此之前,電影特效的一個訴求是用夸張的場景刺激觀眾感官,這已是好萊塢大制作的習慣性思路,《2012》等一干大片就是其產物。
對電影特效真實感的強化將成為電影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一旦在潘多拉星球上體驗過真正身臨其境的美妙,沒有人想退回平面世界,更有評論者認為,《阿凡達》才是從今以后所有電影應該被拍成的樣子。卡梅隆無疑為3D電影設立了新的標桿,其對未來電影業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展露。當然,不是所有電影都必須以在觀感上超越《阿凡達》為己任,但以后每個以視覺效果為賣點的電影確實面臨著更嚴苛的評判標準和更挑剔的觀眾。好萊塢大制作的成本可能由此推向更高—想花更少的錢但比卡梅隆做得更好,這個任務即便不是不可能完成,也是對好萊塢的挑戰,而據說《阿凡達》制作成本和營銷成本總計高達5億美元。
卡梅隆的《阿凡達》并不是突如其來的“天神下凡”,而是3D電影漫長進化中的關鍵節點之一。他推開現實與幻想世界之間半掩的窗戶,讓人看到栩栩如生的瑰麗景致并信以為真。在他之后,好萊塢將需要更多懂得如何花掉上億美元預算,讓觀眾如癡如醉、忘乎所以的聰明人。
30年一夢
現在,《阿凡達》普遍被認為是詹姆斯·卡梅隆自1997年《泰坦尼克號》之后暌違影壇12年的作品,而事實上,《阿凡達》是一部卡梅隆30多年前就開始夢想的電影。
1977年,當時還只是卡車司機的卡梅隆和朋友一起觀看了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朋友看得很開心而他卻有些失落。在業余時間酷愛寫科幻小說的卡梅隆覺得電影里的世界正是他想創造的。
盧卡斯的電影激起了卡梅隆自己做電影的想法,他開始自己購買簡單的電影設備,去圖書館查閱所有跟特效有關的書籍,通過實踐和書本知識來試圖探尋盧卡斯拍攝《星球大戰》的方法。他甚至說服了當地的牙醫給他投資了2萬美元拍攝了一段12分鐘的影片,他希望用這段影片說服好萊塢投資他拍攝自己的“星球大戰”。
雖然經過幾個月的嘗試這項計劃宣告失敗,但卻吸引了二流電影導演羅杰·科爾曼(Roger Corman)的注意。于是卡梅隆獲得了自己第一份正式的電影工作,為科爾曼的電影《世紀爭霸戰》(Battle Beyond the Stars)制作微型宇宙飛船。很快,卡梅隆成了電影特效方面的專家,并且執導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食人魚2:繁殖》(Piranha 2: The Spawning)。
盡管《食人魚2:繁殖》的拍攝并不愉快,而卡梅隆也在中途被撤換,但是拍攝期間他做了一個夢,而這個夢就是后來《終結者》的起源。在拍攝完《終結者》之后,卡梅隆已然成了好萊塢最頂尖的導演之一。在接下來的10年里,他又陸續執導了《異型》、《深淵》、《終結者2》、《真實的謊言》等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電影。這些電影帶來了11億美元的票房收入也使得卡梅隆有能力可以重溫自己星際史詩的夢想。
但是在他踏上外星之旅之前,卡梅隆“順便”完成了一部電影史上的傳奇之作《泰坦尼克號》。《泰坦尼克號》的啟航并不順利,這部電影的投資從最初的1億美元翻倍至2億美元,并且錯過了原定的上映日期。但是意外的是,電影上映后獲得巨大成功。作為史上最賺錢的影片,《泰坦尼克號》票房總收入達到了驚人的18.5億美元,而全部音像制品的收入更是高達30億美元。因此盡管在低谷期卡梅隆曾答應片商放棄了自己這部電影的所有收入,但最后制片方還是給了他7500多萬美元。
有錢的好處是,你不必急于工作。在《泰坦尼克號》之后的日子里,卡梅隆并沒有拍攝太多的電影,反而是拍攝了幾部3D水下紀錄片。當然,他并沒有忘記自己最初的夢想。在拍攝3D紀錄片的同時,卡梅隆也在為自己的夢想做準備。
1995年,卡梅隆寫了一個85頁的故事,故事的內容是在地球已經變成荒涼的垃圾場之后一個癱瘓的士兵對于一個遙遠的星球虛幻的追求。那個被稱為潘多拉的外星世界里居住著身高10英尺的納維族人(Na'vi),他們臉型似貓并且有爬行動物的尾巴。潘多拉星球的空氣中含有有毒物質,于是科學家開始從基因里制造納維族人,這些人可以被人的意識遠程遙控,而他們就被稱為“化身”(Avatar)。
但是85頁的故事遠遠不足以打造一個全新的宇宙環境。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前后一共花了30年的時間,在這30年里他打造了一個完整的“星球大戰宇宙”。為了使電影邏輯保持一致,盧卡斯甚至開發出了復雜的分類和跟蹤系統來記錄出現的每一個角色、星球、社會和沖突。而比《星球大戰》歷史更長遠的《星際迷航》在創造新世界方面更加完善。卡梅隆知道,憑空造一個世界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盡管他從22歲就有了要做一部類似電影的想法,盡管他已經寫好了85頁的劇本,但到關鍵時刻,他還是必須借助專家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創建全新的星球和社會體系。
卡梅隆在2005年請來南加州大學的語言學家保羅·弗洛莫(Paul Frommer)為Na'vi族人開發一種特有的語言——包括全新的發音和語法。13個月以后,弗洛莫完成了一本納維語的小冊子,開始教演員學說納維語。卡梅隆要求演員說話時必須“聲情并茂”,但是要說好一種從未被人類使用的語言的確很不容易,有時候演員會反問:“這個單詞從來沒有人說過,你憑什么就說我發音不準?”
在創造新語言的同時,卡梅隆還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植物學家朱迪·霍爾特(Jodie Holt)搭建納維世界的植物系統。最終,在天體物理學家、古生物學家等諸多專家的幫助下,卡梅隆的團隊完成了一部350頁的“潘多拉星球百科全書”,潘多拉星球就建立在這個系統之上。一個有趣的細節是,當一天卡梅隆看到一位專家隨身帶著一本“星球大戰百科全書”時,他瞥了一眼說:“我們會做得更好。”
技術至上
在創造科幻故事的同時,卡梅隆也在等待技術的成熟。就在他拍攝水下紀錄片的時候,他希望將《阿凡達》拍成一部3D電影,他希望觀眾能最真實地欣賞自己創造的另外一個星球。
但是當時的拍攝技術不足以拍出好的3D效果,所以卡梅隆決定自己來做易于操作的數碼高清3D攝像機,并且將自己的攝像師文斯·佩斯(Vince Pace)也拉了進來。他們最終說服了索尼改造自己的專業3D攝像機為他們所用,并且發明了名為Fusion的3D攝像機用來拍攝真實的動作。經過幾次實驗,他們用自己做的攝像機拍出了非常準確的3D畫面,解決了觀看3D影片時間過長會頭暈的問題。
另外,The Foundry公司出品的Ocula軟件則被用來完成3D工作。《阿凡達》 的真實動作戲都是由左右兩部攝像機拍攝的,這樣就能生成一左一右兩個畫面然后形成3D效果。但是有時候兩個攝像機所錄制的內容可能會產生偏差需要進行校準,不然觀看時會讓觀眾產生頭暈的情況。Occula軟件的作用就是制作人可以方便地校準這些圖像。
對于觀眾來說,最明顯的感覺就是3D所帶來的真實效果,但事實上,除了3D效果,卡梅隆在其它計算機特效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他致力要把電影中的計算機圖形(CG)技術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電影《阿凡達》中有60%的鏡頭都是通過計算機制作出來的,而高達3億美元的預算也大部分都花在了特效上。
卡梅隆希望在電影《阿凡達》里,電腦虛擬的鏡頭能和真實拍攝的鏡頭完美結合,以至于讓人們難以分辨真實和虛擬的差別,哪些是真實拍攝的。但他也承認,這是他做過的最復雜的電影。
要讓虛擬看起來真實的最好方法就是將現實轉化成虛擬,那就必須采用動作捕捉技術。雖然這種方法已經在斯皮爾伯格和彼得·杰克遜的電影里被使用過了,但是卡梅隆將它發揮到了極致。他專門搭建了一個稱為“容積”(The Volume)的動作捕捉舞臺,其規模遠勝于常規表演捕捉舞臺6倍。舞臺上的演員身著黑色緊身衣,衣服上布滿白色的小點,而舞臺頂部的攝像機就能捕捉這些小點的運動。卡梅隆的創新是,他用電腦將所有的虛擬信息都實時地轉換成了CGI角色的動作,這樣他就能直接觀看最接近最后電影完成時的效果了。
除了大的打斗動作,真正挑戰的其實是演員表情的捕捉。就像人們所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要讓電影中的角色看起來真實而有感情,對于面部細節尤其是眼睛的把握非常重要。之前人們捕捉表情的做法是在演員臉上安裝感應器,然后由電腦生成人物的表情,比如《指環王》中“咕嚕”(Gollum)的表情就是這樣完成的。但是通過這種方法做出來的CGI人物所作的表情看起來和真人的表情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卡梅隆希望能將真人的表情完全傳輸到CGI人物身上,因此他和他的團隊花了1年半時間制作出了完美的“臉部表情動作捕捉系統”。他讓演員戴上特制的頭罩,上面有攝像頭可以在非常近的距離捕捉演員面部的任何微小變化,就連瞳孔擴張都能被完全捕捉到。最后所有這些表情動作都被收集起來,由新西蘭的威塔數碼工作室(Weta Digital)導入至電影中的人物身上。
為了拍攝這部電影以及制作出最好的特效,卡梅隆不得不在三塊大陸之間奔波,除了美國,英國和新西蘭都是重要的特效制作地點。倫敦的Framestore公司負責電影的CG工作,他們得到的素材就是一個演員在綠色背景前面做動作的影像,而他們要做的則是添加其他所有東西,包括道具和畫面中的其它人。由于要有3D的表現形式,Framestore每次就得做兩個圖像,讓觀眾在看電影時一只眼睛看到一個圖像,但做兩個圖像的工作量就比之前增加了一倍。
不過盡管卡梅隆為《阿凡達》發明了很多先進的拍攝和特效技術,但他并不希望觀眾知道得太多。他甚至認為觀眾對于電影的制作了解得越少越好。對于觀眾來說,他們只要走進電影院欣賞影片就可以了。
現在觀眾已經看走進影院來欣賞這部劃時代的電影巨制了,除了評論界對《阿凡達》的一片好評,票房成績也沒有出乎人們意料之外。不過票房或許并不是卡梅隆需要考慮的問題。《終結者2》曾是成本最高的電影,《泰坦尼克號》曾是成本最高的電影,但是卡梅隆讓這兩部電影都成了最賺錢的電影。所以,當他走進一間工作室說,我想要幾億美元來拍一部突破常規的3D電影,人們相信了他。現在看來,這些人都沒有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