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另一種眼光審視中國機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 16:04 《新營銷》
策劃人語 -文/本刊編輯部 “中國是一個大市場”,沒人不知道,這種聲音我們已經聽了許多年了。然而,在全球目光逐漸向印度、東南亞、巴西和俄羅斯等地轉移時,重新審視中國機會十分必要。 與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相比,中國的比較優勢在于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和各地密集的制造工廠。“我們會錯過這艘龍船嗎?”來自發達國家的強大呼聲催生了全球范圍內的產業大轉移,也使中國成為世界制造車間。跨國公司將工廠甚至研發外包給中國工廠,專注于品牌與營銷,而更多的中國企業則利用成本優勢占領低端市場。這似乎是井水不犯河水,跨國公司與中國企業分別占據著市場的兩極。然而,隨著“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過渡,更多的中國企業躋身于價值鏈的更高端,在中國甚至是全球范圍內,開始與跨國公司直面競爭。 痛并快樂著,這是老一代跨國公司的深刻體驗。中國式潛規則,譬如盜版、假貨和回扣等,成為它們開拓市場的最大障礙。在中國市場上,世界著名品牌被仿冒已成為家常便飯。手機、家電、日化、IT、服裝這些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產業都涌現過大量的仿冒者,屢禁不止,愈演愈烈。微軟將盜版視為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最大的障礙,寶潔每年都要花費數以億計的巨資打假,而華倫天奴更是深受假貨之害,最終不得已退出中國市場,同病相憐的還有除京瓷之外的日系手機以及NEC電腦。即便是在管控嚴格的醫藥行業,一些跨國公司為了打開中國的醫院市場,不得不入鄉隨俗,運用給回扣甚至行賄的規則。 中國企業的集體崛起之勢不可逆轉,“中國威脅論”也日漸抬頭。一方面是中國本土市場長期盛行的潛規則,一方面是中國廉價產品對外埠市場的沖擊,跨國公司對中國市場和中國企業有了更加切膚的體會。中國市場日漸成熟,消費者更加理性,今日的市場格局顯然已不同于往日。幾乎在中國的每一個非壟斷行業,都有成百上千個甚至更多的跨國公司進入,它們無一例外地實力強勁,期盼全球化能給它們帶來大發展。以前,只有一兩個競爭對手在打擂,而現在是成千上百個。充分競爭攤薄了市場機會,也加大了市場風險,重新審視中國市場也成為了必然。 當然,事情遠沒有到令人失望的地步。中國依然是一個最不可限量的新興市場,依然是大多數跨國公司增幅最大的利潤增長源。盡管中國轉型至消費強國的過程中,不少跨國公司錯過了最佳黃金十年,然而未來的十年也極有可能是一個井噴的十年。 機會永遠存在,缺少的只是發現。拋開市場而空談中國機會沒有太大意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市場已從機會投資轉變成價值深耕。在汽車業、零售業、高科技等產業中,跨國公司的掘金從未止步。 然而,面對越來多、越來越強大的競爭者,那些趕了晚集的跨國公司,它們的市場機會在哪里?這個新興市場已硝煙四起,中國留給它們的空間還有多大?在市場瞬息萬變的今天,它們將如何順應中國人的消費習慣而做出變化?它們的策略是什么?它們的期待與疑慮、策略與路徑、改變與創造都值得探究。本期封面報道,我們選取了極具代表性的跨國公司作為樣本,試圖從中尋找具有普遍意義的答案。 主題鏈接: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