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管理 > 正文
 

誰在謀殺企業家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11月09日 10:15 經濟視點報

  經濟視點報記者 桑燕

  10月31日,因不堪承受“欣弗”事件帶來的壓力,華源生物藥業公司總經理裘祖貽自縊身亡。

  裘祖貽的自殺并非個案。據媒體報道,自1980年以來,僅有記錄的,中國便有1200多
位企業家自殺。

  一連串發生在企業家中間的自殺事件,再度引發關于企業家與社會環境的激烈討論。究竟是誰在“謀殺”企業家?

  企業家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裘祖貽自殺了。

  作為總經理,他所領導的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欣弗”藥因質量問題致使全國范圍內11名用藥者死亡,但他以死謝罪的還債方式還是讓很多人感到遺憾——裘祖貽罪不致死。

  不可否認,對于“欣弗”事件,裘祖貽負有無法推卸的責任。但是,在藥品質量監管制度、藥品流通體制等并不完善的情況下,所有的責任能讓裘祖貽一個人扛嗎?

  如果沒有出現“欣弗”事件,裘祖貽是一位將瀕臨倒閉企業起死回生的英雄。而一次的質量疏忽,使他為千人所指,身敗名裂,以至于付出生命的代價。

  裘祖貽的經歷并非個案,他之前的成功及其后來的結果,恰恰是所有企業家目前生態環境的映射。而裘祖貽,也不是唯一選擇自殺的企業家。

  不堪重負的企業家們

  人們對企業家自殺的最深記憶,恐怕來自2005年的1月。

  當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個早晨7點,山西鑫龍稀土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恩龍在辦公室跳樓自殺。3天后,陜西金花集團副總裁、上市公司金花股份(600080)副董事長徐凱被發現在西安某酒店自己的房間內自縊身亡。1月13日,黑龍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慶斌跳樓自殺。

  新年伊始,3位企業家幾乎不分先后的自殺案,給2005年的商界蒙上一層陰霾,也在人們心中蒙上一層迷霧——身家上億的富豪,不用為生計而斤斤計較,為何要選擇自殺?

  在山西,趙恩龍是個頗有名氣的企業家。他一手打拼下來的山西鑫龍稀土磁業(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到2002年組建集團公司,總資產達4.5億余元,下屬四個控股公司、四個關聯公司。按照其公司網頁上的介紹,“是一個跨行業、跨區域、多品種、既立足于基礎產業,又涵蓋高新技術產業的科、工、貿一體化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

  而作為擁有金花集團20%股份的副總裁,徐凱的身價也不可小覷。成立于1991年的金花企業集團,涉足投資、開發、制藥、商貿、交通、房地產、酒店及高爾夫等數十個領域,擁有國內及香港兩家上市公司,總資產80億元(凈資產48億元)人民幣。

  作為富豪一族,趙恩龍、徐凱并不是最早選擇自殺的人。

  近的來說,有還未曾淡出人們視野的黃河集團董事長喬金嶺,喬于2003年9月7日上吊身亡。遠的有1993年3月9日跳樓自殺的上海大眾老總方宏,1997年7月28日舉槍自殺的貴州習酒老總陳星國。

  這僅僅是引起關注的全國知名企業家中的個案,還有更多沒有進入全國視野的案例。據媒體報道,自1980年以來,僅有記錄的,中國便有1200多位企業家自殺。

  這樣一個數字,說明企業家的自殺絕對不是一種偶然,更不是一種自然生態。

  在普通百姓眼中,他們是人上人,抑或身價上億,抑或權傾整個公司,他們不用為養家糊口發愁。在普通人生病后傾家蕩產還想活下去時候,他們為什么選擇死亡?

  不能承受的生存壓力

  法國哲學家加繆說:“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自殺。”

  也許,從方宏到裘祖貽,每一個選擇自殺的企業家們在自殺前都進行了一番生死價值的比較和人生哲學的思考。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做了什么樣的掙扎和衡量,但可以確定的是,最終他們都認為死比生更好。

  是什么樣的壓力讓他們看不到生存的希望?

  裘祖貽是無法接受“欣弗”事件后的社會角色。“欣弗”事件發生后,裘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成了沒有社會責任、喪失良知、利欲熏心的壞蛋。有人說他的死是他良知的覺醒,這一死,也讓大家對他產生些許尊敬。

  似乎裘祖貽只有選擇死亡,才能贏得別人的再次尊重。沒有人記得“欣弗”事件以前的裘祖貽了,那個以6年時間把瀕臨倒閉的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起死回生的裘祖貽,那個嘴邊常常掛著“以產品質量贏得市場,質量第一,質量至上,把質量作為市場制勝的法寶”的裘祖貽,那個作為一任總經理租住著每月200元房租小屋的裘祖貽。

  如果沒有“欣弗”事件,裘祖貽是一個壞人嗎?會有人說他沒有良知嗎?他以企業的良好效益提高了幾千名職工的待遇,他曾經是很多眼中的英雄。

  而一次失誤,卻讓他成了萬人唾棄、一無是處的罪人,并要以生命的代價換取人們對他良知的認可。

  與裘祖貽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很多人,他們因種種原因觸犯法律,或是身陷囹圄,或是逃往異國。

  從某種意義上說,裘祖貽的選擇是可以理解的。

  那是面對11條生命指控的自我譴責及聲譽掃地的心理落差,也許還有看著他一手扶起的企業走向沒落的絕望。在事業、名利全部坍塌的時候,他崩潰了。

  趙恩龍的死是被債務所逼。按他遺書的說法,政策變化快,負擔過重,銀行的貸款和朋友的借款無法如期歸還,上門討債的人很多,等等。

  2004年,國家進行宏觀調控,鑫龍集團涉及電解鋁和房地產兩大行業,全部觸到了國家緊縮銀根的風頭之上,其貸款總額已超過其總資產。據悉,在趙恩龍自殺后,鑫龍集團以及下屬公司已涉及債務訴訟11起,涉案標的超過兩億元。其中最大的一筆訴訟原告方為工商銀行運城分行,涉案標的1.8億元。

  而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趙恩龍還借了朋友好多錢。結果連利息都還不起,這讓講義氣的趙恩龍無法面對自己的朋友。

  喬金嶺自殺的原因雖然傳言眾多,但不管是債務糾紛、投資失利,或是不可抗拒的壓力,喬因做企業而死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而徐凱卻宣告了企業家自殺的另一種原因——生活不順,加上疾病纏身所帶來的健康壓力。徐凱生前除了已知的高血壓、前列腺炎,還查出糖尿病Ⅱ型、乙型肝炎和嚴重的抑郁癥等。

  自殺的背后,是企業家的生存壓力。

  殘酷的生態圈

  在中國現有的體制下,多數企業還沒有成熟完善的運營機制,所以,一些在并不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中進行著無秩序、無規則的游戲,惡性競爭不可避免。這不但增加了企業的風險,也為企業家對企業的管理徒增了煩惱。

  另外,目前中國民營企業的規模一般較小,需要資金積累。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把盈利當作第一目的,相對其他方面就不太關注了。

  為了生存,只有永無止境地前進。因為冠軍只有一個,掉隊就等于淘汰。所以,企業家永遠不敢松懈,并且沒有盡頭。

  正如1993年在家中用水果刀割腕自殺的茂名永豐面粉廠老板馮永明的遺書中寫到的:“現實太殘酷,競爭和追逐永遠沒有盡頭……我將到另一個世界尋找我的安寧和幸福。”那年,他年僅29歲。

  “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發展水平的不協調也是為企業家帶來壓力的一個原因。”MBA導師、鄭州金冊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光明說。

  在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沒有完全融合的情況下,他們面對各個管理部門的卑弱心態,成為商務應酬的一大累事。“細微的人際關系就可以把人累得心力交瘁。”一位企業家如是說。

  另外,企業自身的生存、競爭、發展、戰略決策都成為壓在企業家身上的大山。一旦達到一定的高度,他們就開始害怕失敗,對未來的決策也開始猶豫不決。爬得越高,倒下來砸得越重。

  “人一旦爬到山頂,連退路都沒有。”有企業家說。

  而企業家一旦爬到山頂,成功之后,就會越來越寂寞。所謂“高處不勝寒”,他們找不到人傾訴,一切都扛在肩上、埋在心里,終有一日,不堪重負而倒下。

  后來驗證,方宏、徐凱都是抑郁癥導致自殺。帶給他們風光的財富,也成為他們死亡的導火索。

  外表風光的企業家們,其實生存在一個更加殘酷的生態圈內,而且,這種生態從來就沒有和諧過。生活在這個生態圈中,會遇到比常人更多的風險變數。

  面對這樣一個強勢又弱勢的群體,社會可以給予什么樣的救助呢?

  【事 件】

  裘祖貽的死亡救贖

  11月1日,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發出了公司原總經理裘祖貽積勞成疾、突發疾病去世的訃告。然而,警察證實,裘是自縊身亡。在裘祖貽生前留下的字條中寫著:“心里難過極了”,“對不起那么多的員工”,“只有以死謝罪”。

  以死謝罪

  如果不是3個月前的“欣弗”事件,裘祖貽還不會走入全國人民的視野,而正是這次的“揚名”,把他逼入了死胡同。

  2006年8月3日,衛生部連夜發出緊急通知,青海、廣西、浙江、黑龍江和山東等省、自治區陸續有部分患者使用欣弗后,出現胸悶、心悸、心慌、寒戰、腎區疼痛、過敏性休克、肝腎功能損害等臨床癥狀,要求各地停用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藥品欣弗。

  隨后,如非典時期一樣,“某某地方出現‘欣弗’疑似癥狀、某某地方沒有發現類似癥狀”的新聞開始在全國流行。隨著受害者的不斷增加,全國開始大規模追殺“欣弗”。從這一天起,作為安徽華源藥業的總經理,裘一直處在各種矛盾的風口浪尖。

  10月16日,安徽省政府通報了國家藥監局對“欣弗”事件的處理意見,并以“質量安全意識淡薄,疏于對企業管理,對欣弗事件負有主要責任”為由,撤銷了裘祖貽的總經理職務。

  “他一直很自責,說對不起那么多的員工。”一位和他共事的領導說,

  在裘祖貽自殺當天,有來自黑龍江的“欣弗”問題藥受害者家屬到華源藥業要求賠償,并且點名要裘祖貽出面解決問題。但是裘祖貽一直沒有露面,后來再撥打他的手機,便一直處于關機狀態。10月31日晚間,裘在家中上吊自殺。

  裘祖貽的身邊有一封寫給妻子的遺書,內容是“欣弗”風波以來,他的壓力巨大,感覺對不起大家,因此萌生死意。

  盡管如此,對于裘祖貽自殺的原因,還是出現了無數版本。

  善后工作的壓力

  傳言最多的,是裘祖貽被逼入死角的原因是欣弗事件善后工作的難題。

  處理意見出臺后,擺在安徽華源面前最大的兩項工作就是處理善后和恢復生產,而善后問題的遲遲難以突破,確是讓裘祖貽備受壓力的原因。

  欣弗事件發生后,安徽華源聘請了北京中濟律師事務所代理負責善后的法律事務,但善后工作的難度,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想。

  關于問題欣弗造成的傷害,國家局認定的大約為百例左右,而從9月至今,來到企業要求賠償并有案在錄的已經超過400例。

  之所以出現受害者家屬不斷到公司索賠的事情,缺乏權威部門協調確定受害人及受害情況是重要的原因。公司方面認為,有的病人是心臟病等其他原因死亡,也被認為使用公司藥物所致。而有一部分受害者家屬漫天要價,甚至有過激行為。

  企業希望索賠者通過起訴來解決,但很多患者明確表示不愿意起訴,而是直接到企業索賠。來自哈爾濱的一些受害者家屬甚至在廠里擺放花圈、燒冥紙,態度強硬。

  裘祖貽被免職后,依然有受害者家屬點名要找他直接索賠,這讓他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

  另一方面,在“欣弗”事件發生后,公司基本處于停產狀態。一位熟悉裘的員工表示,裘6年前一步步努力把企業做大做強,十分不易,企業一夜之間遭遇滅頂之災,他內心十分自責。

  集資內幕

  而有內部人士透露,來自受害人家屬的壓力并不是最大的麻煩,促使裘祖貽自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幾年前的集資款問題。

  6年前,裘祖貽通過競聘擔任了安徽華源的總經理,并通過銀行貸款、職工集資等辦法籌得了大筆資金,公司經過調整改制后,逐步走上了盈利的道路。據有關媒體報道,企業集資涉及金額達8000萬元。

  近兩年來,隨著華源名氣越來越大,很多人都想進華源當工人,公司又制定了“賣工”集資的方案,想進廠當工人必須繳納約15萬元的集資款,該款將在5年內返還工人。目前已有數百人繳納了集資款,成了華源的職工。隨著“欣弗”事件曝光,企業停產2個多月,企業職工大部分停工待崗,資金鏈條已到了崩潰邊緣。內部職工擔心血本無歸,早已人心惶惶。

  其內部人士稱,從一開始被媒體曝光之后,裘祖貽就擔心“賣工”事件會出現問題。

  裘還擔心,職工之前繳納的巨額集資款可能會遭受到損失。

  “這筆集資款問題可能是促使裘自殺的最大原因,因為他認為有負于大家,非常地內疚。”了解裘的人士說。

  裘留下的遺書內容也印證了這一點,遺書中說,“對不起那么多的員工”,“只有以死謝罪”。

  救企英雄

  而在此之前,裘祖貽卻是華源藥業公司的功臣。

  安徽華源的前身,是成立于1970年的安徽省阜陽制藥廠。2000年被華源接手之前一直處于半停產狀態,瀕臨倒閉。當年,裘臨危授命,通過公開招聘加入安徽華源,受任總經理一職。通過6年發展,華源藥業公司不但扭虧為盈,并且效益直線上升。不僅是當地的利稅大戶,而且企業員工工資也在當地排名靠前。

  據介紹,裘祖貽對質量問題是相當重視的。“以產品質量贏得市場,質量第一,質量至上,把質量作為市場制勝的法寶”是他常說的一句話。他還制定了諸如“質量買斷制”、“質量責任追究制”、“產品出廠許可證制”等一系列質量保證措施,要求公司上下對于產品出現的質量問題,要一查到底,一追到頭,不放過蛛絲馬跡。可是言易而行難,最終還是質量問題給了裘祖貽致命一擊。

  出事后,有記者找到裘祖貽的“家”——租住在一棟破舊的居民樓二樓的房間,這位記者對這位總經理的住所如此描述:“樓道里堆放著雜物,許多住戶的房間窗戶明顯是經過翻新的。當地居民介紹,這樣的房子每個月也就200元房租左右。”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證券報》等媒體報道整理)

  【訪 談】

  給企業家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專訪鄭州金冊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光明

  經濟視點報:您如何評價當前的企業家生存環境?

  陳光明:難。無論是國有企業的領導還是民營企業家,都非常艱難。無論是經營環境還是生活環境,都有太大的壓力。

  經濟視點報:在房價迅速攀升、企業家高喊著“為富人建房”、詐騙銀行貸款、侵占國有資產案頻頻發生的現在,百姓對企業家的印象似乎只剩下有錢、為富不仁、利欲熏心了。

  陳光明:企業家留在外面的是風光,其實他們的生活遠不是看到的那樣都是陽光。俗話說:“有錢就沒有閑,有閑就沒有錢。”企業家付出的不僅僅是閑,還有無邊無際的煩惱、痛苦,乃至身體的健康代價。

  這與中國的現狀有關。民營企業一般規模不大,需要資金積累。企業為了生存,把盈利當作第一目的,對其他方面就不太關注了。

  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剛剛建立起來,企業的市場經濟運作模式還不成熟,為了利潤、為了競爭,他們把眼光放在市場上,對于內部管理用心不夠,所以才會出現“欣弗”事件。

  經濟視點報:他們面臨著哪些壓力?

  陳光明:壓力很多。比如,在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領導們想把企業做好,但他們所費的精力和時間的70%都不在企業內,而是在企業主管部門的溝通上。國有企業的領導是最難當的,做得再好,一旦企業內部發生動蕩,一切成績都沒了。所以,很多國企的領導都秉承一個宗旨——只要企業不倒閉,工人不鬧事,就是好企業。

  民營企業家的生存也不易,內地尤其明顯。比如,國家制定了很多優惠政策,但大部分落實不了。另外,市場機制不健全,對專利、知識產權保護不力,人才問題、研發問題,都是困擾企業家的難題。

  經濟視點報:造成這些壓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陳光明:主要在于體制原因。市場經濟發展到現在,國內的環境既受國際市場的影響,也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并沒有達到一致。企業是市場的,而企業的命運又取決于政府的行為,所以,這會對企業有一定的制約。

  經濟視點報:對于這些處于“高壓”狀態下的企業家,社會應給予什么樣的救助?

  陳光明:首先,政府應加快市場化進程,給企業最為輕松的環境。現在一個企業要面對多個管理部門、多個領導,而很多管理部門并不是以服務為目標,也不是以管理為目標,而是以盈利為目標。

  其次,還企業家以平民化,給他們一個常人的心態。

  【鏈 接】

  近年來部分自殺身亡的企業家

  1.1993年3月9日,上海大眾老總方宏跳樓自殺。距他退休時間不過只剩一年之久。

  2.1993年,茂名永豐面粉廠老板馮永明在家中用水果刀割腕自殺,年僅29歲。遺書中寫下:“現實太殘酷,競爭和追逐永遠沒有盡頭……我將到另一個世界尋找我的安寧和幸福。”

  3.1997年7月28日,在習酒廠被茅臺酒廠兼并前夕,貴州習酒老總陳星國舉槍自殺。陳于1982年出任習酒廠廠長,15年間把一個年產值只有300多萬元的縣辦企業,逐步擴展為年銷售額達2億多元的大型企業,但后來企業營運出現問題。

  4.2003年9月7日,黃河集團老總喬金嶺上吊身亡。

  5.2005年1月1日,山西鑫龍稀土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恩龍選擇在新年第一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6.同一天傍晚,陜西金花集團副總裁、上市公司金花股份(600080)副董事長徐凱進入西安某酒店自己的房間,此后再也沒有出來。直到1月4日警方強行進入,發現他已自縊身亡。

  7.2005年1月13日,黑龍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慶斌跳樓自殺。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