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利他主義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21:18 《管理學家》
席酉民 二十多年前,新聞媒體曾掀起了一場以“大學生的死換農民的生值不值”為主題的人生價值和行為道德問題的大討論,起因是大學生張華下糞池救農民而壯烈犧牲一事。世界上許多東西是無法用金錢度量的,如健康和生命無法用錢來買,精神也無法用金錢計算。遇人危難敢于沖上去的營救者,當時可能也并未想過其行動的價值,而只是根據已經形成的道德觀和思維定勢,自然而然地伸出了援助之手;當時甚至根本沒有時間在腦中辨清值不值得。 近些年來,偷盜、搶劫、吸毒、見死不救等新聞在媒體中的頻繁出現,人們不禁驚嘆現代雷鋒到哪里去了。似乎人人都只關心自己,私心越來越重,損人利己的事越來越多,所以人們呼喚社會風氣的改善,更加關注社會道德的建設。 實際上我們可以很簡單地將現實中各種各樣的活動和現象分為四類: 損己利人是傳統道德教育所提倡的,如伸出無私援助的手,犧牲自己幫助別人等等。社會中不乏具有這種非常優秀品德的人。損人利己也是社會中經常會遇到的一種現實現象,如偷盜搶劫、占別人小便宜。其實還有另外一種附帶性的損人利己,即在追求自己利益時,給別人卻帶來了一定的損害。如生產時排放廢氣對環境的污染,經濟學家稱此為“外部效應”,專門有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技術上的,當然也涉及利益問題,但與前面那種心理上主動追求的行為不完全相同。損人損己就是人們說的損人不利己,這種人似乎很笨,但現實中不難發現。如破壞公共財物,在潔白的墻上費力地踢上一腳,在馬路邊的小車上劃幾刀等等。后兩種人當然不會受到社會的歡迎,但對絕大多數一般普通老百姓來說,損己利人似乎要求高了點,能不能既利己又利人呢?這實際上是經濟和管理研究都在尋找的一種狀態和機制,如合作,你有錢當股東,我有才當經理,在為你掙錢的同時,也增加了我的收益。實際上這種狀態需要通過一套激勵和監督機制實現的,除非經理人員是沒有私欲的。第一種和第四種可統稱為利他主義。從經濟的定義看,利他主義就是關心他人的福利。曾經研究過利他主義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貝克爾認為,利他主義非常重要,家庭中丈夫與妻子、父母與子女的行為就是很好的例子。只要理解了利他主義的含義,就容易把利他主義與理解經濟行為(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行為)協調起來。當人們根據理性理論盡最大努力使自己的福利最大化時,他們將考慮分析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什么影響。貝克爾還試圖通過社會保障、公債等許多問題說明利他主義與自私行為的差別。 我認為我們應為社會上存在損己利人行為而自豪,但我們無法期待大部分人都能如此。更實際的想法是應承認個人的利益和權利,但人們也應能在考慮自己的利益時想到他人,這樣不僅在滿足自己利益的同時能保證他人的利益,甚至由于保證了他人利益而使自己得到了更多的好處,這就是利他帶來的好處,真正做到了利人利己。假設兩人單干各得1,合作各可得1.5,若不考慮他人的0.5,你也會失去你的0.5。經濟管理研究就是要設法使兩人都有多拿0.5的積極性,同時也保證對方多得0.5,亦即探討一種機制能使生存于其中的人,在追求各人最大利益的同時也能利他。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經濟管理強調的是機制,而不是意識形態的說服和教育。目前討論比較熱鬧的企業社會責任問題與此有相同的邏輯。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