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千島湖啤酒董事長鄭曉峰:把千島湖賣得更遠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 01:22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阮加文 近日,一場價值3億元的國際收購案將杭州千島湖啤酒有限公司(下稱千島湖啤酒)董事長鄭曉峰推向了行業的前臺。 3月2日,千島湖啤酒正式對外宣布,該公司已于年前和日本第二大啤酒制造商麒麟啤酒簽訂了引資協議,后者將采用股份轉讓和單向增資的方式注入3.0518億元人民幣收購千島湖啤酒25%的股份。 合資后的千島湖啤酒注冊資本金達到5000萬人民幣,公司總資產為12.14億元人民幣。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千島湖啤酒引入外資,浙江啤酒業喪失了碩果僅存的一個純本土化的啤酒品牌。 成功轉制:機制人才缺一不可 3月的千島湖已經是春意盎然,千島湖啤酒新落成的、年產15萬千升的廠區內一片欣欣向榮。 而在1998年以前,千島湖啤酒還是淳安縣一個老牌企業—淳安縣千島湖啤酒廠,年納稅額僅170余萬元。隨著全縣企業改制的不斷推進和深入,啤酒廠改制被提上議事日程,時任副廠長的鄭曉峰被提名擔任公司董事長。時年33歲的鄭曉峰向親戚東拼西湊,借了數十萬元,在千島湖上揚帆啟航。 喜歡讀書,尤其是喜歡研究經濟類書籍的鄭曉峰從一開始就明白機制和人才對于企業的重要性。所以他在1998年上任伊始,就明確地提出“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董事與經營權分離,引入職業經理人”的公司管理運作機制。 對于專家和學者,鄭曉峰“求才若渴”。為了請到當年上海華光公司的市場部一位姓朱的經理,鄭曉峰可以開出幾倍于當時公司最高水平的工資;1999年,為了請到國家級啤酒專家徐斌做公司的顧問,鄭曉峰從不放過聽徐斌講課的每一次機會,最終,鄭曉峰成為徐斌最虔誠的學生,而他的誠意也打動了徐斌。這位老專家只提出了兩個要求:“一不要給錢,二我怎么說你就怎么做”, 當時十分激動的鄭曉峰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一年下來,連徐斌都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到千島湖達7次之多,而這一年,千島湖啤酒開始了質的飛躍。 “千島湖啤酒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我們擁有一個優秀的顧問團隊。他們把最好的經驗和理念帶到了千島湖。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比別人更好一點,比別人更誠心一點。”鄭曉峰的經驗樸實且實在。 從1998年開始,“職業經理人”的沖擊波已經在千島湖啤酒內部引爆,“競聘”成為公司的熱門詞匯。如今,“能力決定地位”的觀念早已深入公司人心。“只要你有能力、有信心,你都可以到競聘的舞臺上去表現你自己。”鄭曉峰說。 逆向攻略:高端反擊絕地逢生 改制前,千島湖啤酒主要的銷售市場在江西,但是由于產品的檔次低加上大量的賒銷款不能及時收回,使得酒廠每況愈下,虧損越來越大,1998年虧損額達到280多萬元。 意識到危機的鄭曉峰開始靜下心來對面臨的形勢進行全盤分析,而他的最終決策將決定一個工廠和數百號工人的命運。 “除了千島湖的水好以外,我們還有什么優勢?”鄭曉峰在心里問自己。答案很清楚,千島湖所在的淳安縣是杭州下轄的貧困縣,地廣人稀,縱橫100多公里,山多水多就是平地少,交通條件極為不便,僅運輸成本一項就讓千島湖啤酒失去了競爭優勢;裝備落后、技術低下、人才匱乏,“要人沒人,要錢沒錢。”鄭曉峰說。 面對如此境況,鄭曉峰決定“賭”一把:“提升質量!提高價格!走高端路線!到有錢人的地方,賺有錢人的錢。”他當時的決定把公司董事會成員都驚出了一身冷汗。“我們這樣一個破廠怎么能夠與杭州、上海的大企業抗爭?能把1塊錢的啤酒賣好就不錯了,誰會去買10塊錢的啤酒啊?”鋪天蓋地的質疑聲并沒有動搖鄭曉峰的決心,他義無反顧地實施自己的“高端戰略”。 做高端的啤酒,絕不是單純的提價、以次充好,而是要真正做到品質一流。正是因為渴望質量的提升,這才引發了上面提到的“鄭曉峰拜師學藝,徐斌七下千島湖”的美談。2000年,中國最權威的70位國家級啤酒專家聯合推薦千島湖啤酒為“國家級優質產品”。 2006年底,千島湖啤酒更是憑借著“淡而有味”的“綠色環保”品質,成為浙江食品工業的“行業領軍企業”。 有了優質的產品做后盾,鄭曉峰開始對千島湖啤酒實施全面的“形象提升工程”。 “要做就做最好!”鄭曉峰請來當時國內最好的啤酒外包裝設計機構為公司設計整體外觀形象系統,后來,還設計出了當時獨特的千島湖專用酒瓶。隨后,這一做法還被其他廠家廣泛采用。 一流的品質、高檔的包裝、中檔的價位,讓營銷出身的鄭曉峰對未來的銷售前景充滿了信心。面對令人陶醉的湖光山色,鄭曉峰迅速作出了選擇—借助千島湖旅游熱的興起,與多方緊密合作,推出了“飲千島湖啤酒,暢游千島湖”的促銷活動,結果大獲成功,僅在江蘇吳江市就創下當年單一市場銷售60萬箱的最高紀錄。 吳江拓展的成功,大大刺激了千島湖啤酒在浙江的發展,尤其是成功進駐省城杭州,為其迅速成為市場上的主力啤酒消費品牌奠定了基礎。通過兩年的時間,千島湖啤酒又成功地進入安徽、福建、江蘇、上海、河南等省市,成為當地頗受歡迎的啤酒品牌,而千島湖啤酒也由此得以每年30%的增長速度,成為華東地區啤酒市場的一顆新星。 大勢所趨:坦然直面“并購”風暴 正當鄭曉峰雄心勃勃,意欲大展宏圖之時,一股突如其來的國際并購洪流,給浙江啤酒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當時浙江省的啤酒年產量雄踞全國第二,啤酒生產企業多達50家,其中規模在年產10萬千升以上的啤酒企業就有9家。 從1992年,朝日啤酒收購西湖啤酒55%的股份之后,國際著名啤酒品牌在中國實行跨國收購有愈演愈烈之勢,到了2004年,這股風潮顯得尤為強勁。2004年3月,華潤集團進入“錢啤”,以70%的股份控股,并給新公司注入3500萬美元現金,實行合資經營。2004年6月,英博集團出資5320萬美元收購“石梁啤酒”70%的股份。2004年12月,西泠啤酒有限公司加盟“華潤”,新組建的合資公司總投資達2億元人民幣,“華潤”控股占 70%。到了2006年,浙江年產10萬千升以上的生產廠家只剩下千島湖一家,其余地都被國際品牌收購。 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和國內的公司紛至沓來,向千島湖啤酒伸出合作之手。此時的鄭曉峰卻已經有了自己的主張:一是合作伙伴必須是國際知名啤酒企業;二是該公司在華東地區基本沒有獨立的啤酒工廠或合作的啤酒企業;三是該公司在長三角區域擁有一支獨立的市場開發團隊。在這樣一個狀況下,日本麒麟公司進入了鄭曉峰的視線。 作為日本最大的啤酒釀造商,麒麟公司的技術研發能力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鄭曉峰所看到的正是麒麟公司最先進的釀酒工藝,其中包括了不用麥芽釀制的啤酒以及低嘌呤、低熱量的減肥啤酒等。 至此,鄭曉峰心中的天平開始向麒麟公司傾斜。從日本考察歸國后的鄭曉峰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引進這些最先進的技術,提升公司的實力,縮短千島湖啤酒與世界頂級品牌之間的差距。 2005年年底,鄭曉峰禮節性地回訪了麒麟公司中國區總部。在這次訪問中,雙方都表達出了合作的意向。合資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經過雙方多次富有誠意的談判,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 。 直到今天,在談到合資以后千島湖啤酒的發展前景時,鄭曉峰依然堅信:一定可以把千島湖啤酒賣到更遠。因為,千島湖啤酒已經擁有一流的生態水源,一流的機械裝備,匹配一流的工藝技術。同時,也必將鑄造一流的啤酒品牌。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