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劃/本刊編輯部?
□ 執行/本刊記者?樊?力?劉?醒?糜?豐?孫?鋒?
□ 智慧支持/商界企業研究院首席顧問?穆勝博士
當傳統的科層管理結構只會讓企業越來越效率低下;當曾經經典的營銷理論在新經濟面前力有不逮;當供應鏈管理出現新的可能……這期特別策劃,讓我們一覽這些年正在過時的商業思想。
土豪泡妞全靠錢來砸——這已經是上個世紀的故事。
就讀于某商學院的傻根(化名),其目標是同班的Rose:超級美女,官二代,氣質出眾,需求多維。雖然傻根財大氣粗,但無奈不高不帥,所從事的事業還是煤礦——Rose壓根沒有注意到他這個人。怎么辦?
首先,傻根運用“終端思維”拿下Rose身邊的閨蜜,讓自己的信息源源不斷地出現在Rose身邊。接著,他分析遍了Rose的微博、微信朋友圈、QQ簽名以及她閨蜜社交軟件中關于Rose的一切信息,然后揣測出Rose喜歡的男士類型,對癥下藥。最后,傻根運用“云端”資源,即借鑒同班其他有著豐富泡妞經歷的男同學們的經驗,對自己的求愛策略和方法進行不斷地路演和修正。
最終,傻根讓Rose對自己愛得死去活來。
故事講完了——先別急著吐槽,讓我們進一步設想:進步的傻根難道不像今天身處巨大變化時代的企業主?Rose代表著新一代的客戶群體,如果依舊用老套的思想甚至常規路徑試圖征服她,可能嗎?
必須指出的是,在工業經濟體系下衍生出的商業思想,已經難以對新經濟時代的各種市場現象進行指導和解釋。放眼今天市場上活躍著的、最年輕的經濟學理論或者商業思想,也有至少10年歷史了,而其余大部分也要追溯到至少30年前。10年前,中國第一代互聯網創業者正步入黃金時代;10年后,當中國進入全民創業時代時,面對當下小鮮肉般的中國消費者,我們顯然不能再采用類似土豪砸錢泡妞的路數。
當“商業模式畫布”中的客戶、渠道、客戶關系、核心資源、成本架構等發生了質的變化;當傳統的科層管理結構只會讓企業越來越效率低下;當曾經經典的營銷理論在新經濟面前力有不逮;當供應鏈管理出現新的可能……這期特別策劃,讓我們一覽這些年已經過時了的商業思想,并管窺那些最新的——“泡妞神技”。
商業模式:畫布的性感迭代
商業模式并非虛無縹緲,運用合理的工具即可對其進行描述。當下流行的“商業模式畫布”可以描述一般的商業形態,但對于模式較輕的互聯網經濟,必須對其經過一番改造才可適用。
舊理論:商業模式畫布
過時指數:★★☆☆☆
描述
“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說:“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和服務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盡管隨著創業熱潮持續高漲,人們從未像現在這樣頻繁地提及這個詞語,但是卻很少有人能清晰地描繪出它的定義。有人將它簡單地理解成盈利,有人認為它是產品、技術、流程、策略、渠道,或者上述某些元素的組合。
直到“商業模式畫布”的出現,混亂的局面才得以稍許緩解,它第一次給出“商業模式”的清晰描繪,并用簡單的表格展示其豐富的構成元素,其表現方式是如此的生動,以至于AppStore中甚至有專門為其制作的App。
“商業模式畫布”由9個方格構成,代表著構成商業模式的9種元素,每一個方格都代表著成千上萬種可能性和替代方案,你要做的僅僅是按圖索驥,找到最佳的組合。這9種元素分別是:
客戶細分,找出你的目標用戶;價值定位,你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用戶獲取渠道,分銷路徑及商鋪;客戶關系,你想同目標用戶建立怎樣的關系;收益流;核心資源,資金、人才;催生價值的核心活動,市場推廣、軟件編程;重要合伙人;成本架構。
“畫布”的使用者只需按照一定的順序填充即可:首先要了解目標用戶群,再確定他們的需求(價值定位),想好如何接觸到他們(渠道),怎么盈利(收益流),憑借什么籌碼實現盈利(核心資源),能向你伸出援手的人(合伙人),以及根據綜合成本定價。
變量X
互聯網時代,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畫布”中的客戶、渠道、客戶關系、核心資源、成本架構等發生了質的變化。具體表現為:
第一,客戶細分沒有必要。用戶的精力是有限的,賣房子的潘石屹[微博]可能和賣套子的杜蕾斯是競爭對手,他們都在搶流量,關注了你,就可能沒有時間關注他。
第二,渠道通路會被殺死。互聯網經濟的邏輯是商家繞過渠道直連用戶,不再需要層層的渠道將貨品分布到各個終端,只要在網絡上架設一個銷售終端即可。
第三,客戶關系會被吸收。未來沒有所謂的客戶關系,產品都是人格化的,買小米是和雷軍[微博]在交互,買錘子是和羅永浩在交互,用戶愿意做的永遠是和一個活生生的人在交互。
第四,關鍵業務走向趨同。以前我們的關鍵業務是各做各的,現在所有的模式都是在和用戶交互以后獲得需求,再推送產品。要么是交互以后直接聽取用戶吐槽,要么是交互以后累積大數據進行分析。
第五,成本結構不被考慮。貝佐斯和劉強東等人都說過,不要給我說賺錢,但資本還追逐他們。為什么這么有底氣?是因為資本知道擁有了流量之后,商業模式存在太大的想象空間。
因此,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微博]工商管理博士后、管理學博士穆勝,在其最新出版的《疊加體驗:用互聯網思維設計商業模式》一書中提出了“商業模式畫布”的升級版理論:商業模式四要素模型、三重產品體驗模型。
新思想:新商業模式畫布
顛覆指數:★★★★☆
描述
在穆勝的“新商業模式畫布”中,所謂的四元素指的是:內部資源能力、外部合作生態、價值創造、收益獲取。
企業要講述自己的商業模式,要說清楚兩個故事:第一個,怎么通過內部資源能力吸引外部的合作生態,為用戶創造出價值。這里面要說清楚你們一群小伙伴誰做什么,才能創造那種用戶體驗。第二個,怎么通過內部資源能力吸引外部合作生態,為自己獲取收益。這里面要說清楚你們一群小伙伴誰分多少錢,才能維持、強化那種生態。
由此,商業模式九元素就簡化成了四元素。其中,不難看出,四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價值創造”,這是整個商業模式得以構建的基礎。穆勝認為,“價值創造”錯了,商業模式再對也是錯,這一點對了,商業模式遲早走上正軌。因此,如何構建“價值創造”是個關鍵。穆勝順勢提出了“三重產品體驗模型”理論來解決這一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互聯網思維指導下的四大商業模式。
所謂三重產品體驗模型,指的是:
完美終端——產品要“有用”。有用就是功能出色,你給我一個手機,它的功能得好我才會用它。
價值群落——產品要“有愛”。羅永浩用反對主流的方式生存,粉絲們用購買來為這種非主流的價值觀點贊,他們說:“你只負責認真,我們幫你贏!”
云端服務——產品一定有趣。云端是資源的集合,通過終端釋放無限的功能,有了云端,產品就能有趣!
由這三種產品體驗,可得到七種商業模式:終端、群落、云端、終端+群落、終端+云端、群落+云端、終端+群落+云端。其中,后四種就是具有互聯網思維的商業模式了。
案例
聚美優品:云端有花癡
聚美優品的商業實踐,堪稱“三層疊加體驗”的典范。
為打造“完美終端”,聚美優品在交易終端、用戶體驗、口碑等方面用力頗深,其App堪稱革命性。它的特賣、團購式選品模式,雖然單日所提供的商品數量有限,但變化快。這種有選品、有推薦、商品種類不斷更新的模式,天生適合用戶使用移動設備來“逛”,甚至搶。目前,聚美移動端的交易量占比為49%,唯品會的相應數字則是23%。
在“價值群落”上,聚美優品打造的是“花癡群落”。它通過一系列宣傳,把創始人陳歐包裝成“男神”;通過廣告視頻和網絡劇,將青年女演員趙奕歡打造成“勵志女神”。憑借“男神”和“女神”的形象,聚美優品建立了一種價值觀的傳遞,不管是膚淺的花癡,還是被感動到的文青,都自發地利用Web3.0賦予的便利,形成價值群落。
通過完美終端和價值群落導流,聚美掌握了一批優質用戶。2010~2013年度,其注冊用戶分別為130萬人、480萬人和1050萬人;其中,活躍用戶占注冊用戶比例分別是53.8%、56.3%、62%。掌握了這樣一批優質用戶,聚美開始深耕其需求。
首先,它通過廉價的二三線美妝品牌,吸引了基礎用戶群。然后,通過自營業務來提升用戶體驗,進一步擴大用戶群。與此同時,通過平臺業務擴張產品品類提升重復購買率,并且引入中高端品牌來提高客單價。多管齊下,聚美的人氣和交易額不斷提升。最高超的是,在這一過程中還能夠不斷增加用戶量和用戶黏性,并沒有因為品類的擴張而造成服務體驗下降、用戶流失。
科層結構:管理鴉片吸了200年
現代科學管理思想和科層式組織結構的影響是如此深遠,以至于在創業型移動互聯網公司中仍占主流。這意味著,我們用以考核創造型腦力勞動者的,仍然是作用于體力勞動者的組織結構和考核機制。
舊理論1:科學管理思想
過時指數:★★★☆☆
描述
不得不說,當今活躍著的主流管理思想仍可追溯至19世紀,那是現代管理理論的黃金年代: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和馬克思韋伯的科層制都誕生于這一時期。
泰勒思想的根本目的是謀求最高勞動生產率,用科學化的、標準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經驗管理。馬克斯韋伯的科層制、彼得·德魯克的管理學等紅得發紫的理論都是科學管理思想衍生的產物。尤其是科層制,幾乎成為所有現代組織的必備體系。
科學管理思想誕生于工業時代,針對的對象是體力勞動者,它通過對任務的分解將工人的勞動簡化為一套標準的動作,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但問題是,當今企業的員工已經不再是一個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而是一個“知識工作者”。
舊理論2:KPI
過時指數:★★★☆☆
描述
KPI即關鍵績效指標,是通過對組織內部流程的關鍵參數進行設置、取樣、計算、分析。衡量流程績效的是一種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操作的工作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的基礎。
我們現行的應試教育體系,把升學率、達標率當作評估教師工作的指標,使得原本應該極具創造性和個性化的教師工作變得機械化和程式化,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也大大地被抑制。施行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的企業也同樣如此,如果你是一家生產型企業還好,如果是一家研發、服務和創新驅動的企業,那就“杯具”了。
變量X
要提高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我們只需要告訴他們如何干活就可以,而對于一個知識工作者而言,你首先沒有辦法回答一個基本的問題:任務是什么?其次,也沒有辦法回答他們的工作的質量是什么。因為雖然你可以給程序員設定一個籠統的目標,但你沒有辦法將這個目標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任務和動作,你可以明確他的責任,卻不能代替他對自我進行管理。
這也是科學管理思想在現時代企業管理中最大的尷尬。工業化時代,企業主雇傭的是工人的手;后工業化時代,員工的價值在于他的創新能力。工業化時代,工人是企業的成本;在后工業化時代,員工是企業的資產。
新思想1:云組織
顛覆指數:★★★☆☆
描述
云組織是互聯網時代的一種企業組織和合作形態。這些企業沒有固定的組織模式、組織結構、業務流程甚至崗位,系統完全柔性化。企業內的部門、員工呈現一種看似“混亂不堪”的網絡化協作,“虛擬團隊”好像更加活躍,人人依靠能力來定義自己的活動范圍,但卻不斷產出高績效。
新思想2:數據化人力資源管理
過時指數:★★★★☆
描述
在對員工績效考核的時候,老板心中有個潛臺詞:“你告訴我,我花了這么多的人工成本,我買到了什么!”因此,HR們就應該用大家的語言來溝通——從財務報表的角度來呈現人均營收、人均成本、人均利潤、人工成本投產比等指標。畢竟,老板最關心的是員工的直接產出與投入之間的關系。
案例
德邦物流的三次組織變革
德邦以垂直化管理打造出零擔物流市場的標準化服務,在行業里殺出一條血路。沒想到,這竟然成了制約其未來發展的短板。
從橫向邊界(專業分工)上看,由于各個系統考核的KPI導向不同,橫向協同成為了大問題。例如,經營部門偏重收入,恨不得全天24小時收貨;但運營部門偏重質量、安全,需要考慮收貨之后能不能及時中轉和運輸的問題,希望限制收貨的時間,因此矛盾時有發生。由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領導也做不了裁判。
從縱向邊界(管理層級)上看,總部決策、基層執行的問題也不小。分解指標之后,總部身上扛著指標,卻無法直接指揮,調動一線部門資源;一線部門身上扛著指標,卻只能執行總部的標準,更別提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應對行動。一線越來越認為總部的標準過于僵化,不適應市場;而總部則開始認為一線執行不力。雙方指標完不成,都會推諉到對方身上。
無論是組織形態,還是人才發展模式,被堅持了近十年的垂直化管理模式,似乎越來越與德邦的發展不相匹配了。
變革1.0:混合式管理
2011年的德邦,并沒有一個系統來將員工的投入形成合力。為解決這一問題,德邦不僅建立了目標分解、過程監控和結果考核的制度,還搭建了幾個階段的溝通平臺,確保能夠調動各類資源,實現既定戰略目標。這種所謂“混合式管理”,一方面授權基層形成了若干有一定決策權限的業務單元,是在向市場化靠攏;另一方面,并沒有賦予完全的決策權限,依然保留了科層化。
變革2.0:走向無邊界組織
2014年,混合式管理的組織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差異化競爭的需求,于是,德邦開始了新一輪的組織轉型:過渡為無邊界組織的進程。從橫向邊界上看,任何的部門都可以隨時發起協作,資源之間可以隨時互聯,橫向邊界的部門墻已經被打破。從縱向邊界上看,基層既扛指標,又參與決策,呼喚資源補給,責權對等,而完不成指標則變成自己的問題,無處推諉。于是,組織的縱向邊界被打破了。
變革3.0:向云組織進化
原來企業不大時,可以依賴經驗進行資源配置;但當企業越來越大,人腦的容量已經不能處理如此龐大信息的時候,就必須依賴IT——通過先進的算法和海量的數據,計算出最優的資源配置方式。在管理層眼中,整個企業都可以用數據和算法來解構,于是在2014年,德邦成立了兩個部門——流程支撐中心和數據支撐中心,開始向云組織進化。
以前調動各部門的資源是憑借經驗,某個部門發起一個項目,再思考應該加入哪幾個專業部。而現在只需在云臺上觀察,界定自己需要影響哪些數據表現,而這些數據受到哪些上游數據影響,在此基礎上,將決定這些數據表現的部門引入項目即可。如此一來,組織結構進一步被“極致扁平化”,且直連云端,可以隨需被調用,這才是應對客戶長尾需求的最佳組織模式。
定位:互聯網時代最大一棵毒草
以“定位”為代表的營銷理論,從技術上來說并非完全過時。核心在于,“定位”還在推行一種工業時代的、以公司為中心的思想。這在互聯網時代已經行不通了。
舊理論:4P營銷理論、定位
過時指數:★★★☆☆
描述
作為學院派營銷理論代表,4P營銷理論是以產品(Produ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渠道(Place)四要素為中心的傳統營銷理論。而定位,是指在消費者心目中確定企業或產品與眾不同的位置,給消費者留下不可磨滅的獨特印象。
說到4P營銷與定位,第一個從腦洞里爬出來的永遠會是“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的草裙舞大爺或大媽。針對中老年的產品定位、金字塔式的渠道營銷方式和傳統電視媒體令人窒息的廣告轟炸,成就了腦白金曾經的風光無兩。
變量X
在區域信息為主導的前工業時代,產品與生產者、渠道緊密相聯。大規模生產、信息不對稱的價格、病毒式促銷與金字塔式的渠道銷售構成了傳統營銷手段的基石。
但互聯網和它產生的新思維,正在打破信息造成的消費、生產壁壘——產品變得更雷同,價值更透明。搖一搖草裙舞,已經不能勾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舊模式正在被逐步淘汰。
信息的透明,造成產品逐步從大規模生產進化為私人定制。養豬場的豬和農田里的菜,已經完全可以根據消費定制頭數和種類,不會造成生產過剩。
而由信息不對稱塑造的價格競爭,也早已被情懷和人格產生的價值取代。所以,褚時健的橙樹還沒種上,褚橙的價格就已經比普通橙子的價格翻了幾倍。
有別于傳統的促銷模式,互聯網時代的粉絲經濟、話題經濟產生的爆品效益,已經顛覆了以電視、平面媒體為主的傳統促銷模式。北京霧霾一起,不用做廣告,美的的空氣凈化器瞬間就可以賣到幾十萬臺。
而傳統營銷賴以生存的渠道銷售模式,也早已在垂直網購的浪潮中,變得不堪一擊。
與4P營銷理論同時處在岌岌可危地步的是傳統“定位”理論。定位的核心是搶奪用戶心智資源、建立壁壘、強力控制。而互聯網時代的核心是用戶體驗至上的開放和連接。同時,定位的理論基礎是非贏即輸的二元法則,并不適用于互聯網時代的長尾效應。
新思想:新營銷六寶
顛覆指數:★★★★☆
描述
在傳統4P營銷理論和定位理論中,產品、價格、促銷、渠道、企業和產品定位,均是站在企業角度思考市場和競爭對手,并沒有把消費者的行為和態度變化作為主要的市場營銷戰略重點。而互聯網本身就是人脈網、信息網,驅動消費的動力已從產品功能轉移到個性追求上。所以催生出營銷市場的六大新特征:
品牌返祖——人格開始產生價值,產品自身的成本與其售價開始脫鉤。個人、企業形象塑造的價值,將會遠遠大于產品本身具備的功能和材料價值形成品牌溢價。
渠道扁平化——金字塔形渠道銷售模式變成以垂直電商形式為主的扁平化狀態,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價格競爭不復存在。
消失的硬性廣吿——年輕人對商品的認知,不再是通過傳統的單向廣告,而是通過網絡社交軟件口碑傳播。
娛樂至死——信息的暢通和科技的進步,造成商品的日益同質化和品牌過剩,決定消費者購買與否的動力,完全是“看心情”,“誰讓爺高興,就買誰的單”。
定制至上——互聯網帶來的即時互動效果,終會促使產銷合一,甚至產銷倒置——在生產之前,產品就已經完成銷售。形成正向的“計劃經濟”。
粉絲經濟——與性價比、標準產品比較,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更希望通過溝通,根據需求重塑缺陷產品。在互動環節中,商品的性價比被模糊了,消費者與商家之間已經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更希望的是能夠彼此促進。
案例
雷神筆記本:重新發現筆記本爆點
作為海爾集團旗下的小微孵化品牌,雷神筆記本在“新營銷六寶”的營銷策略下,成功引爆了游戲筆記本市場。
引爆點一:“娛樂至死”
在2014年學雷鋒月中,雷神筆記本舉辦了“雷瘋”玩家聚會。現場邀請玩家與“小蒼井空”雪喆和“小林志玲”陳瀟,一起互動、一起瘋鬧。并邀請這兩位女神,為到場的玩家送“手紙”。網站也打出“買雷神筆記本,送高檔手紙”的戲謔口號,成功引爆了宅男和“屌絲”的槽點。
引爆點二:“粉絲經濟”
自雷神上市之初,便放棄了大眾筆記本市場,主打高性能、高性價比游戲筆記本。并與游戲玩家極度認可的硬件代工廠合作,推出多款比同配置品牌筆記本價格低1000余元的游戲筆記本。雖然一代與二代,在上市之后出現許多游戲、硬件兼容問題,但依靠與海爾聯姻的售后體系,與玩家親密互動,依據玩家的意見不斷迭代升級,成功制造了數波營銷奇跡。
引爆點三:“消失的硬廣”
雷神筆記本在傳統媒體,甚至在傳統筆記本賣場是完全隱形的。雷神筆記本只依靠電商銷售渠道,通過粉絲的社群互動效應達到口碑銷售目的。第一款雷神在京東上銷售時,一周之內有18萬人預約,開賣21分鐘,3000臺筆記本就被搶購一空。
條式供應鏈:絞殺生意伙伴
當產業系統主導因素向著知識、網絡、社會資本等高級要素轉變,工藝分工逐漸過渡到功能分工,傳統產業鏈的縱向競合架構必然土崩瓦解。
舊理論:知識共享式供應鏈模型
過時指數:★★★★☆
描述
與雷軍對賭10億元,董明珠的信心從何而來?
用知識共享式供應鏈模型簡單闡釋——你雷軍的模式風險太大,萬一人家生產廠家不給你做了,怎么辦?你能找到一個“完美備胎”嗎?
原來的價值鏈甚至價值網模式中,下游采購方為了明確自己的采購要求,反復向上游生產商闡述自己的技術標準;上游生產商為了滿足對方采購要求,反復向下游采購方解釋自己的技術約束,商議出雙方接受的生產方案。此時,雙方之間的私有知識逐漸變為共享知識,且這個部分越來越多,形成了一種雙邊黏性的關系(誰也離不開誰,否則新的合作者又要經歷這個學習過程)。
更重要的是,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保護自己的知識(除非用專利池,蘋果就是用這個攻擊安卓三劍客,但專利之外也有保護不到的知識)。因此,任何企業都不可能完全以知識來參與競爭,保留生產變為了必要。
新競爭中,我們喜歡談“價值網”,所指的是企業歸核后締結的四通八達的合作關系,指的是小單元更大范圍內的合作。但由于合作需要磨合而形成,一旦形成之后,如果解體,又面臨巨大的沉沒成本和重購成本,這種合作仍然是一種點對點的聯盟,仍然是“鏈條式”的。
變量X
知識共享式供應鏈存在的基礎是知識差,互聯網卻讓信息趨于對等。這意味著,在互聯網時代,處于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之間充分了解,從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合作伙伴。這就是新的競爭規則,亦即模塊化生產。
當產品結構實現了模塊化時,一個企業可以同時向若干上游企業進行采購,因為,采購的模塊是標準化的,采購關系可以實現靈活地締結和解體。因為模塊化,企業歸核后的小單元可以真正實現自由組合,即使是一時發生合作伙伴的選擇錯誤,也可以自由糾錯,而不必擔心浪費巨大的沉沒成本和重購成本。
新思想:模塊化網狀生產結構
顛覆指數:★★★★★
描述
模塊化生產網絡,就是將一個產品切分為若干個產品模塊,而后再由不同的組織、團隊,甚至個人去承接不同的產品模塊生產任務。這樣做的好處是,任何的生產力都可以進入生產結構中,產品創新和生產變成了一個社會化協作模式。
因為產品模塊之間界面很清晰,各股生產力不在一個企業里,但做買賣半成品模塊的生意仍然很方便,交易成本相當低。當模塊化網狀生產結構解決了沉沒成本和重購成本的問題,你就會覺得董明珠的理念很荒謬。雷軍為什么要擔心,他為何不可以代工?他找富士康和英華達代工,難道代工商就這兩家?難道他真的和代工商愛得死去活來(沉沒成本和重購成本)?況且,富士康和英華達為毛要跟錢過不去,如董明珠所說“不給他做了”?難道僅僅因為耍性格?
換個角度來說,模塊化生產模式中,具有知識優勢的企業可以主動推動“腦體分家”,將生產任務切塊后分別進行下沉外包,將自己打造成為“腦袋企業”,也叫系統整合者,而若干的外包企業則成為“軀干企業”,也就是模塊供應商。當然,這種規律下,軀干企業也不愿甘當配角。軀干企業在它所在的層級上再次將生產進行下沉外包,自己成為次級“腦袋企業”。以此類推,模塊化價值網形成了一個以最大的腦袋企業為核心,在其四周輻射若干條此類鏈條的“蛛網”。
你認識了這張蛛網就會明白,沒有生產是常態,生產已經被下沉到最底層的環節。
案例:
零部件企業助推器or終結者
正如100多年前,單一車款、單一型號的“T型福特車”曾主導了全世界。今天,單一品種大量生產的年代已逝去,模塊化時代的大潮徹底終結了亨利·福特的偶像地位。
模塊化簡單來說就是“數線并產”,每條生產線產出不同的模塊,最后將所有模塊拼裝整合,工作效率以數量級方式提升。比如大眾采用的MQB平臺就是將發動機、變速箱加上前軸和前懸掛放在同一模塊內,再和車身等模塊總裝。通過模塊化平臺應用的加深,大量的汽車零部件實現標準化,在不同品牌和不同級別的車型中達到共享,從而實現生產從A00、A0、A到B四個級別車型的共通生產。
隨著模塊化生產概念的不斷深入,現今的分級采購模式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模塊化整體采購。現在各大主機廠采購的是一個個零部件,日常接觸和交易對象可能是大零部件供應商,也可能是小零部件企業。而模塊化采購的交易品是高度集成的各種模塊,對象是模塊集成供應商。因此,模塊化采購使得與主機廠發生直接關系的供應商數量大為削減,并由此改變模塊供應商與其他零部件生產企業的關系。
毫不夸張地說,模塊化生產會將許多規模小、產品類型單一的供應商企業沖擊得七零八落,市場上航母級的零件供應商可以趁機重新劃定市場版圖,吞并無力支撐的中小型供應商,重組企業關系,最終完成“模塊”帝國的最后一塊拼圖。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財經官方微信(微信號sinacaijing)。
文章關鍵詞: 財經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