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銳(廣東)
美國經濟一枝獨秀,俄羅斯盧布一瀉千里,中國A股一騎絕塵……,2014年的世界經濟上空飛出了太多的“黑天鵝”。面對著許許多多的詭譎與不測,國際社會既有欣喜,也有詫異;既有興奮,也有忐忑;既有期待,也有迷茫。
經濟增勢——少熱多冷
完全告別了金融危機遺留下的不安與焦慮,也結束了后危機時代的躑躅與彷徨,雖然少數國家出現增長萎縮,但并不影響2014年全球經濟一路上行的軌跡。聯合國[微博]研究報告預測,2014年世界經濟將增長2.6%,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微博])則認為將增長3.3%,其中發達經濟體增速為1.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為4.4%。
美國經濟是2014年全球經濟中最為閃耀奪目的板塊。僅在第一季度做了短暫的下蹲之后,接下來的兩個季度美國經濟分別出現了4.6%和5.0%的強勁反彈,尤其是第三季的增速更是創下了過去11年的經濟增長之最。按照IMF的最新預期,美國2014年的GDP增速可能達到2.8%,而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美國失業率降低到了5.9%這一近6年來的最低水平。
與美國相比,同為發達經濟體的歐元區經濟的確有些自慚形穢。2014年前三季度,歐元區分別增長0.9%、0.4%與0.2%,而按照IMF的預計,歐元區經濟2014年將增長0.8%,相比以前一次預計下調了0.3個百分點。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歐盟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元區的最大的核心國,德國經濟在2014年的第二季度竟然出現了負增長,而且接下來的一個季度也僅增長0.1個百分點,據此,IMF將2014年的德國經濟預計下調至1.4%。
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日本經濟在2014年第一季度僅僅作了1.5%的小幅上竄之后,第二季度7.3%的劇烈萎縮震動整個日本朝野。不僅如此,由于受到提高國內消費稅率的影響,日本第三季度實際GDP折合成年率再次萎縮1.6%。連續兩個季度的萎縮表明日本經濟再度陷入衰退。
除了印度可能收到6.4%的不錯成績外,其他金磚國家經濟增長都在過去一年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放緩或者下滑,其中中國前三季度GDP增長為7.4 %,而且匯豐12月制造業PMI初值為49.5,7個月來首次跌破枯榮線,全年實現7. 5%的增長目標有些難度。與中國相比,由于受到油價持續重挫以及西方國家制裁的雙重影響,俄羅斯經濟更為慘淡,按照俄羅斯央行[微博]的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只能達到0.3%的目標。更有甚者,巴西經濟在2014年前三個季度出現了連續的萎縮,季均萎縮達0.4%,表明該國自金融危機來首次陷入衰退。另外,雖然南非2014年可以拿到1.4%的經濟增長收成,但同比卻大幅萎縮了50%。
通脹通縮——烏云壓頂
按照經濟學理論,經濟過熱往往會引起物價的上漲,甚至會產生通貨膨脹的惡果。然而,掃描2014年世界諸國,飽受通脹煎熬與威脅的大都是那些經濟不景氣的國家,而且經濟下滑愈嚴重,通脹率就越高。“滯漲”成為了不少國家決策者心頭的一個沉重負荷。
用惡性通脹來形容拉美部分國家的物價生態一點也不為過。對比年初,作為產油大國的委內瑞拉不僅經濟萎縮了3%,同時通脹率大幅飆升了64%,物價升幅居全球各國之首;無獨有偶,全年經濟增長為-0.2%的阿根廷通脹率也達到了41%左右。同樣,經濟每況愈下的巴西全年12個月的物價步步走高,累計上漲幅度達到6.56%,并一直徘徊在政府制定的6.50%的既定最高目標之上。與拉美一樣,歐洲地區少數國家的通脹也格外兇猛,其中土耳其2014年11月通脹率為9.15%,全年通脹將至少突破8%。與此同時,在去年物價上漲幅度已經達到6%的基礎上,2014年俄羅斯的通脹率將突破11%。
通脹肆虐的同時,通貨緊縮也不期而至。數據顯示,美國2014年10月份的CPI為1.7%,核心CPI年率1.8%,而且全年都沒有突破2%的官方通脹目標;在歐元區,2014年11月通脹水平回落到0.3%,創下5年來的新低,同時遠低于歐洲央行2%的目標,并且至今已在1%以下的危險區域維持了1年之久。據歐洲央行預計,歐元區2014年平均通貨膨脹率為0.5%。在日本,該國2014年10月份核心CPI降至七個月來的最低點,全年日本通脹率定格在1%以下沒有懸念。在英國,2014年11月的通脹水平僅1%,跌至了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新興市場經濟體同樣受到了通貨緊縮的侵擾。數據顯示,2014年10月,印度CPI回落至5.5%,降低到印度央行6%的通脹目標區間之下;與此同時,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已連續33個月負增長,11月份的CPI漲幅回落至1.4%,不僅創下五年新低,而且遠遠低于政府3.5%的調控目標;同樣,整個2014年尤其下半年以來,韓國通脹下沉的壓力持續不減,其 11月核心CPI增幅放緩至1.6%,創下近4年來的的新低。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即便是昔日通脹火冒的非洲津巴布韋,2014年所收獲到的通脹率可能為-0.06%。
貨幣政策——春暖花開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雖然后危機時代的貨幣政策一直扮演著經濟戰場中的主要角色,但由于各國經濟增長結果冷暖不一,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交叉出現,因此,無論是發達國家陣營,還是新興市場經濟體,2014年貨幣政策分道揚鑣態勢非常明顯。
在量化寬松(QE)道路上加碼快行了6年的美聯儲終于在2014年10按下了QE3(每月不限制地購買長期證券)的停止鍵。資料顯示,三輪QE下來,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容至3.938萬億美元,其對支持美國經濟擺脫金融危機并且迅速復蘇和康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目前美聯儲依然維持著0-0.25%的超低利率政策,但在2014年年底的最后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上,美聯儲結束了保持零利率的說辭,標志著美國貨幣政策將由寬松轉向中性。
與美聯儲的貨幣操作手法完全相反,歐洲中央銀行則開啟了歐洲歷史上少有的“QE時代”。在2014年6月將隔夜存款利率則由0.00%調降至-0.1%,從而首次開啟全球貨幣負利率格局之后,歐洲央行于10月份再次降息,使歐元區存款利率下沉至-0.20%。不僅如此,歐洲央行宣布將從2014年10月開始啟動購買資產擔保債券(ABS)計劃,承諾將歐洲央行現有的資產負債表擴大1萬億歐元。
同歐洲央行驚人地相似,日本央行將QE運用了極致。按照“安倍經濟學”的QQE(質化寬松)計劃,日本央行在以每年60萬億~70萬億日元的速度采購日本國債或者增加基礎貨幣,但至2014年10月,日本央行再度加碼,將QQE增大到了80萬億日元,同時將將所持日債的平均存續期延長至7-10年左右;同時日銀決定,將上市交易基金和日本房地產投資信托的年度購買規模擴大兩倍。
為了打壓日漸惡化的通貨膨脹,處于新興市場經濟體的俄羅斯不斷加大貨幣收縮的力度。整個2014年,俄羅斯央行先后6次上調基準利率,使銀行存款利率攀高到了目前的17%。同樣,巴西央行也加息四次,使該國銀行基礎利率抵達11.75%。統計表明,2014年中全球至少有14個國家實施不同程度的升息與提高準備金動作。
中國和韓國是新興市場經濟體中貨幣政策放松較為明顯的國家。由于通脹率始終處于2%以下,韓國在2014年先后兩次降低利率,中國央行也在11月份進行了一次降息行動,而且是兩年來的首次降息。不僅如此,中國央行還通過常備借貸便利工具(SLF)以及債券質押工具(PSL)向商業銀行定向注入流動性,全年注入的資金至少5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另外,年底中國央行還將原屬于同業存款項下的存款納入各項存款范圍,相當于釋放出了5.5萬億的信貸空間。
財政政策——云霧繚繞
IMF的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的赤字規模預估值分別為18504億美元和6309億美元,相對應的赤字率預估值分別為3.93%和2.07%,全球赤字率為3.2%,依舊處于3%的國際警戒線以上。IMF指出,雖然發達國家赤字率絕對水平較高,但處于下降態勢,表明以緊縮為主線的歐美國家財政政策已經起到作用。
壓縮財政支出本是奧巴馬政府與共和黨達成的協議,但出于政府可能關門的無奈,美國國會不得不在2014年年底再次同意增發國債以緩解公共開支的壓力。這樣,至2014年底,美國公共債務總額突破了18萬億美元的天量大關,占比高達103%。所幸的是,經濟高速增長能夠有效減輕政府的還債壓力,這樣,美國財政赤字在2014財年大幅降低到了4833.36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只有2.9%,恢復至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由于德國的堅持,歐元區債務危機國在2014年中被要求繼續貫徹財政緊縮政策,而法國、荷蘭由于財政赤字超過了歐委會3%的規定,也被要求執行財政緊縮政策。令人欣慰的是,經過節衣縮食,債務危機國家財政狀況的確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總體來看,整個歐元區2014的財政赤字可以維持在2.7%左右。不過,財政緊縮導致經濟疲軟不振也愈來愈遭到國際社會和歐元區不少國家的詬病,于是,在結構性改革呼聲越來越強烈的情況下,法國宣布放棄了2014年度財政赤字4%的目標,意大利在實施實施緊縮政策的同時,也啟動了一攬子規模約1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不僅如此,歐委會也在年底宣布即將啟動規模達3150億歐元的新計劃。
就像毫無顧忌地推動QQE那樣,安倍內閣2014年4月也草率地將消費稅稅率由5%上調至8%,結果引來了日本經濟的急劇塌陷。為了扭轉時局,日本政府在年底宣布擬推出29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這些措施可能包括向低收入家庭發放優惠購物券或提供燃油補貼,同時,政府還尋求通過降低政府房貸機構的抵押貸款利率為樓市提供支撐。
與貨幣政策明顯分化一樣,新興市場國家的財政政策也各取所需,涇渭分明,其中印度為了實現降低赤字目標,在2014年財年共削減了120億美元的支出,而且這些被削減的支出大部分來自公路建設、鐵路建設以及電力項目建設;同印度相似,因經濟下滑而手頭吃緊的俄羅斯政府也對許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支出進行了裁減,裁減數額約在160億美元左右。不過,在承諾不增加財政赤字的同時,中國政府一直貫徹著積極財政政策,其中國家發改委2014年審批的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項目資金至少達到1.5萬億元左右,另外,中國財政部還專門成立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中心,以吸收民間投資進入基礎設施領域。
金融市場——冰火輝映
股票市場的波瀾壯闊,貨幣市場的詭異叢生,2014年的國際金融市場劃出了一條特定的曲線。全面地觀測,絕大多數國家的普通投資者對過往一年股市的行情能夠打上滿意之分,而對于匯市的冰火兩重天,在絕大多數國家政府的眼中最多只能是差強人意。
作為經濟的“晴雨表”,歐美股市在2014年進一步得到應證。資料顯示,美國三大股指(道瓊斯、納斯達克[微博]和標普500)全年分別累計上漲了8.34%、14.47%、12.28%,而且標普500指數與道指分別第52次和第38次創造最高收盤紀錄;與此同時,衡量歐洲股市整體表現的斯托克斯歐洲600指數創近7年新高,其中英國富時100指數年內累計下挫0.09%,法國CAC40累計上漲2.88%,德國DAX共計上漲5.60%。沒有出人意料,俄羅斯股市RTS指數全年下跌54%,“熊”冠全球。
亞太市場方面,日股不斷刷新7年多的新高,逼近18000點大關,但年內漲幅僅10%,泰國綜指年內漲幅累計超23%,雅加達綜指年內累計漲21.38%,臺灣加權指數年內累計漲7%,香港恒生指數年內漲幅3%,韓國綜指年內累計下挫1.23%。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在熊市之中苦熬了七年的中國A股成為了全球資本市場上跑出的最大一匹“黑馬”,全年累計上漲51%,“牛”冠全球。受到影響,中國股市的市值達到了4.48萬億美元,超過日本的4.478萬億美元,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
受到美國經濟高舉高打以及美聯儲結束QE政策的強力支撐,美元成為了國際外匯市場上唯一一個可圈可點的貨幣。資料顯示,從2014年7月的79.74的位置持續上行,直至沖破90的整數關口,美元全年累計上漲了12.3%,創下了近8年來的新高。與美元相比,歐元年內跌幅達12%,創下兩年以來的新低;日元年內下跌12.5%,創7年半新低;風光不到半年的英鎊也在年底首次跌破了1.55美元的價位,并沉到近5年的低點。
反擊壟斷——風聲鶴唳
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在整肅金融市場的同時,全球各主要國家也展開了對消費品市場的撥亂反正,其在2014年針對跨國公司所揚起的反壟斷之劍異常地锃亮與鋒利,而且所及之處令違規者膽顫心驚。
來自歐盟的反壟斷之壓歷來十分強大。因涉嫌高壓電纜價格聯盟,歐盟委員會在2014年上半年對日本精工、古河電工等4家日本企業開出了高達3.66億歐元的巨額罰單。之后不久,歐洲第二高等法院以濫用市場優勢為由,對英特爾[微博]處以11億歐元的罰款。緊接著,因合謀操縱智能卡芯片價格,歐盟委員會對德國英飛凌、荷蘭飛利浦、韓國三星[微博]和日本瑞薩等4家電子公司作出了處以1.38億歐元罰款的決定。基于存在對家居清潔產品串謀定價的行為,法國政府反壟斷機構對聯合利華、寶潔、歐萊雅等多家個人護理及家用產品企業開出了總計9.5億歐元的罰單。
開出巨額罰金的同時,歐盟2014年還啟動了多起反壟斷的正式調查。在對谷歌[微博]進行了近6年的跟蹤調查基礎上,歐洲議會取得了谷歌在搜索結果中傾向于自主服務從而影響競爭對手盈利以及侵害用戶隱私的相關證據,并高票通過了對谷歌進行調查并強制谷歌業務拆分的決議。也就在年底,歐委會向美國高通[微博]公司發出通知,對該公司濫用市場權力或采取限制性商業措施展開反壟斷調查。如果事實成立,高通可能面臨最高達25億美元的罰金。
來自北美地區的反壟斷聲浪也此起彼伏。2014年年初,美國司法部宣布,普利司通輪胎因參與汽車橡膠產品價格同盟被罰4.25億美元。同月,加拿大渥太華省高級法院以零部件串通投標為由,向松下開出470萬加元罰單。兩個月后,美國司法部指控日本汽車零部件廠商SHOWA涉嫌價格操縱和不當投標,罰款1990萬美元。緊接著,日本特殊陶業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協議,認罰5210萬美元。與此同時,加拿大對日本電裝公司作出了處以245萬加元罰金的判決。作為一個懸案,加拿大競爭局正準備對蘋果加拿大子公司在與當地無線運營商的合同中使用反競爭條款提起控訴。
在亞洲,除了新加坡競爭委員會對日本通運、日郵物流等10家日企因實施價格壟斷行為而開出了715萬新加坡元的反壟斷罰單外,中國政府反壟斷的力度也空前加碼,其中因涉嫌進行價格壟斷,12家日本汽車零部件和軸承生產企業吃進了中國國家發改委開出的12.354億元的罰單,創下中國反壟斷調查以來罰金之最;不僅如此,中國官方對實施捆綁許可、反向許可等一系列違反中國反壟斷法行為的高通公司所展開的調查已經結束,高通可能面臨這最高74億元人民幣的罰款。另外,中國監管機構還啟動了對微軟[微博]以及國外醫療器械公司是否涉嫌壟斷的調查。
國際貿易——撥云見日
由于受到全球絕大多數經濟體經濟不景氣從而抑制各國進出口的影響,世界貿易組織[微博]作出最新預測,2014年全球貿易額增長約3.1%,低于前期4.7%的數值;其中2014年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出口將分別增長2.5%和4%,進口將分別增長3.4%和2.6%,漲幅均低于此前預期。
抑制全球貿易增長除了經濟增長放緩之外,還有烏拉圭回合至今談判未果,以及2014年世貿組織[微博]關于削減數百種IT產品貿易關稅的談判流產。更有甚者,世界范圍內各種貿易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烽火也侵擾不斷。尤其是自2014年3月開始的美歐因烏克蘭問題聯合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制裁以及俄羅斯的反制裁均令雙方體無完膚,如由于對俄制裁,歐盟2014年減少了400億歐元收入,占歐盟國內生產總值的0.3%,而普京政府的強勢反擊,更令俄羅斯一年損失300億美元。不僅如此,美國、歐盟、印尼等國還針對中國、韓國等發起了數額不等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涉及鋼鐵、太陽能電池等眾多產品。資料顯示,全球諸國在2014年發生的貿易摩擦達30余起。
令人欣慰的是,合作依然是全球貿易的主流。作為2014年全球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的重要成果,由美國牽頭、亞太地區12個國家參與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先后經歷了兩輪談判,同時,由東盟10國主導、中國、韓國等六國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也進行了4輪談判,而在中國努力下,第22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正式發布了《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路線圖》,多年來的宏大愿景終由淺層務虛轉為求真務實。
在多邊FTA推進的同時,雙邊FTA也蔚然而行。其中美歐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完成了第六輪談判,歐盟與新加坡、歐盟與加拿大、韓國與加拿大、秘魯與危地馬拉、秘魯與土耳其、中國與韓國、中國與澳大利亞等自貿協定談判先后在2014年成功收官,同時,日本與歐盟經濟伙伴關系協定(EPA)、中國與斯里蘭卡最新發起了新的FTA談判,而東盟與歐盟、東南非洲大自貿區等區域FTA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作為投資貿易的顯著成果,2014年7月中國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共同發起成立了金磚國家開發銀行,3個月后,由中國倡導發起,包括印度、新加坡等在內22個創始成員國共同組建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兩大區域性銀行的建立對推動未來相關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資本并購——艷陽高照
得益于全球主要國家寬松貨幣政策所產生的大量流動性,加之經濟復蘇時期資產價格欲提不振,以及大宗商品市場的下拉性影響與活躍資本市場的驅動,國際范圍內的并購活動在2014年持續飆升,全年完成并購額3.24萬億美元,同比激增48%。全球性并購活動已顯著恢復到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和中國成為了全球并購最為活躍的國家。湯森路透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市場2014年并購額達到了1.41萬億美元,較上年增加58%,居世界各國之首。同時,中國企業參與的并購交易金額創下最高紀錄達到3962億美元,較去年增長44.0%。
能源、醫療是并購活動最活躍的行業,其中石油服務企業哈利伯頓對貝克休斯高達的385億美元的收購創下了本行業2014年并購規模之最,拜耳公司出資142億美元吃進默沙東公司健康消費品業務創下醫療行業年度收購規模之最。另外,如果加上被收購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債務,2014年還有3筆交易位列過去10年十大并購案,其中包括有線電視運營商康卡斯特以710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有線,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以672億美元收購DirecTV。值得關注的是,從并購案的數量看,湯森路透的數據表明并購活動同比僅上升5%,意味著中小型企業并購熱情還沒有得到激發。
為全球并購活動提供顧問支持的投資銀行也賺得盆滿缽盈。其中高盛錄得了總計近1萬億美元的并購傭金,位居全球投行之首。緊跟其后,摩根大通獲得了6510億美元的收入,花旗集團進賬6330億,而摩根斯丹利則從去年季軍的位置下滑至第五。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財經官方微信(微信號sinacaijing)。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