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我在廣東順德創立順豐[微博]速運公司,那時我才22歲。記得當時的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背著裝滿合同、信函、樣品和報關資料的大包往返于順德到香港的陸路通道。那時的我根本就沒有想到,順豐會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年銷售額已經突破了200億元,估值320億元,成為可以與中國郵政EMS抗衡的民營企業。
盡管公司取得飛速的發展,但只要三個月沒有創新和變革,我就會有危機四伏的感覺。很多人說,一家快遞公司,需要那么多的創新嗎?
我曾多次在公司的內部發言中強調,具有冒險精神、敢于創新、敢于承擔,這才是順豐文化和順豐精神所推崇的。從1993年成立到現在已經21年了,順豐年年都有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比如,我們敢于打破加盟制的模式,力推直營;再比如,我們從2009年就開始籌建自有貨運航空公司,并在2009年成為首家用自己的飛機運包裹的快遞公司。
2013年,不管是對于我個人還是順豐公司來說,經歷了非常大的變化。在這短短一年的時間內,我們做了好幾件過去二十年順豐從來沒有嘗試過的大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動戰略轉型。
2013年8月19日,順豐與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中信資本簽署協議,后三者總體投資不超過順豐25%的股份,總額80億元。這是順豐20年來第一次引進外部股東,也讓順豐在購置土地擴張中轉場和航空樞紐,以及自動化系統和自動化設備方面有了更豐厚的資金支持。
順豐發展到今天,員工規模已經超過了20萬人,如果沒有這批優秀的管理人員,單靠我個人,是沒有辦法駕馭整個公司的局面的,而要想推動轉型,最關鍵的就是員工思維和整個公司文化層面的改變。
最近兩年,我在公司內部談"轉型"的次數比以往多了不少,而與過去安安心心做快遞相比,在順豐的版圖中,的確多了許多新業務。
2012年6月,主打中高端食品的順豐優選上線了,這標志著順豐大舉向電商領域進軍;2013年,順豐又開始在全國各地布局網購服務社區店"嘿客",而在公司內部,也推出了電子商務、供應鏈等好幾個事業部,并推出快遞物流、電商物流、汽配物流、食品醫藥服務、金融保險服務、國際電商服務等更多綜合服務,為客戶打造一站式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
其實,順豐做合同物流并沒有什么經驗,但我認為這是現在必須做的業務,因為現在一些大的集團客戶的需求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希望把自己所有的物流服務都外包給一家物流公司,打通整個供應鏈。國際四大快遞巨頭今天的組織架構和商業模式,就可以作為順豐未來中長期發展的參考。國內目前那種分散招商,大宗物流給一個供應商,快遞給一個供應商,倉儲、電商配送等又給一個供應商的操作模式,在不久的將來就可能會有所調整,因此,現在就必須投入資源去做好。
我們設想的目標是,5年以后,客戶提起順豐時,要用新的服務概念讓其感受到順豐不完全是做快遞的,改口叫我們"順豐服務"而不是"順豐速運"。
接下來,順豐要打造出一個"物流百貨公司"的概念,客戶有任何物流需求都可以過來找順豐,這里能提供各種解決方案。"客戶帶著需求進來,順豐要讓客戶滿載而歸",這是我們遠期必須要達到的目標。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