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打造綠色“GDP”,一直是中關村核心區追逐的夢想,近年來也切實付諸于行動。
Accelerating "Green GDP" has been the dream of Core area of Z-Park for long time,and it has also become practical action in recent years.
文 特約記者 唐煒 本刊記者 習牧歌
2013年9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題,首次將集體學習“課堂”搬到紅墻外,在中關村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習近平指出,面向未來,中關村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在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一石激起千層浪。作為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核心區,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前,海淀本來就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現在,中央的高度重視引來政策上刮來春風,海淀區不可能不進一步聞風而動。而創新驅動推動的經濟轉型,很多體現在海淀追求的“綠色GDP”上。
霧霾擊破“唯GDP論”
“上海再度深陷霧霾”、“遼寧省環保廳首次給沈陽等城市開出‘霧霾罰單’”……近日,媒體投下一顆顆重磅炸彈譴責資源和生態環境“透支”引起的不良反應,“唯GDP論英雄”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習近平指出,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把民生改善、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GDP增長率來論英雄了。
在去年6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指出必須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多管齊下、科學施策,把調整優化結構、強化創新驅動和保護環境生態結合起來,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確保防治工作早見成效。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減少污染物排放,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對此,專家們表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不僅是環境保護的一大進步,更是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大轉折。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必須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下工夫,用法律、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綠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國扣除自然資產損失后新創造的真實國民財富的總量核算指標。簡單地講,就是從現行統計的GDP中,扣除由于環境污染、自然資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數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經濟損失成本,從而得出的真實的國民財富總量。現在,不管是形勢所逼還是為子孫后代著想,我們都必須在以往追求的GDP前面加上“綠色”二字。
而打造“綠色GDP”,一直是海淀追逐的夢想。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看似一對很棘手的矛盾,但海淀堅持“經濟生態化”的先進理念,堅持綠色崛起、高端發展。正在通過創新驅動,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減少物質資源消耗;推進北部生態科技新區建設,宜居宜業生態先行;社會管理創新,打造服務型節約型政府,提升服務效率,追求實實在在含金量高的綠色GDP。
切實行動要綠色不要污染
與黨中央強調“創新驅動”相映成趣的是,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其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清華大學教授、著名國情專家胡鞍鋼認為,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綠色發展,是未來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其實不管是“生態”還是“綠色”,中關村和海淀區的科技企業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中關村在產業形態、增長模式,還是生態環境等諸方面都多有建樹。早在2010年,中關村新能源產業規模就已達到千億元級。在新材料領域,中關村企業在金屬材料、光電材料、納米材料、高溫超導材料等領域表現活躍。在節能環保領域,中關村企業充分發揮技術及研發優勢,領跑國內高效節能、合同能源管理(EMC)、煙氣脫硫、水處理、廢棄物處理、智能電網等領域。
作為中關村核心區的海淀區,很多“綠色”企業都在國內各個領域嶄露頭角。仁創科技秦升益沉浸在廣闊的“沙世界”中,致力于點“沙”成金,造福人類;創世奇科技致力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開發與研究,發明了液壓混合動力無級變速器;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微生物技術致力于城市有機廢棄物的治理,同時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
除此之外,“綠色”企業的概念還可包括計算機、網絡甚至文化創意產業,這些企業基本都是無污染企業。在中關村核心區,這樣的企業更是不甚枚舉,百度[微博]、新浪、網易、搜狐、優視科技等都名聞遐邇。
與綠色企業的興起相互映襯的,是海淀的高污染企業正在退出歷史舞臺。
2013年12月16日,海淀區區長孫文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海淀區2014年將淘汰并退出8家以家具、印刷企業為主的高污染企業,到2017年,所有高污染企業將全部被清退出海淀。
孫文鍇還介紹,海淀區將從10個方面采取45項措施清潔空氣,制定年度分解目標任務,力爭到2017年海淀區空氣中的PM2.5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達到每立方米60微克。2012年海淀區PM2.5的年均濃度是每立方米97.6微克。
目前,海淀區已明確2017年前壓減替換65萬噸燃煤、淘汰更新16.48萬輛老舊車輛、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減排50%等重點目標。
創新、發展與節能降耗并舉
2013年, 《進一步加快核心區科技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13-2015)》的出臺為海淀打了一劑強心針,根據《實施方案》,經過未來三年的創新發展,海淀區將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格局,高新技術產業總收入將達1.6萬億元,占示范區總收入超過40%。
2013年是方案實施的第一年,海淀區充分發揮科技與創新的強大引擎作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據海淀園相關負責人介紹,1至10月,海淀園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收入8394.49億元,同比增長19.7%,占中關村示范區的38.4%。1至9月,海淀區科技創新成果顯著,專利授權16860件,占全市35.6%,同比增長15.4%。
而同時,能耗明顯降低。海淀區水務局副局長劉素芳告訴記者,今年海淀區萬元GDP水耗為8.6立方米,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另據海淀區發改委介紹,全年預計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6%左右,超額完成市下達3.19%的任務指標,被北京市評為節能先進區縣。
這一增一降之間,從深層次反映海淀區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綠色“GDP”發展已頗具成效。
早在2008年2月,時任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的夏穎奇就曾參加在聯合國[微博]總部召開的以“致力解決氣候變化:聯合國與世界在行動”為主題的聯大專題會議,并向與會代表詳細介紹過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研究機構以及各種技術合作、產業聯盟開展清潔技術研究以及推行節能環保產業等方面的情況。他的發言引起了國際組織和各界人士的關注和贊賞。
彈指四年已過,中關村核心區在創新、發展和節能環保領域的實際行動,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呼應了四年前夏穎奇在聯合國專題會議上做出的宣示。
海淀北部“綠色經濟”崛起
海淀北部地區是海淀正在努力開發的新區域。它位于百望山以北,總面積216平方公里,占海淀區總面積的53%,由西北旺、溫泉、蘇家坨、上莊四鎮組成。在2013年年初,海淀區區長孫文鍇曾表示,海淀北部將加快土地整理,同步開展基礎設施、配套服務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中關村軟件園、永豐產業園等4個園區以及蘇家坨、上莊、西北旺和溫泉四鎮,將在2015年以前建成北京市規劃中最大的低碳生態區。
按照海淀區北部地區總體規劃,海淀北部將推進一批再生水廠、能源中心、文化、教育等配套市政設施。通過合理配比職住空間,嚴格控制人口規模,結合人才公租房、定向商品房等多種形式,實現區域內職住平衡,減小交通壓力。并努力構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綠色交通出行體系。力爭通過5到10年建設,把這一區域建設成在全國有引領示范作用的綠色、節能低碳和生態型科技園區,實現宜居宜業的新區建設目標。規劃堅持生態環境優先原則,海淀北部約68%的空間規劃為綠地、濕地、農地、生態廊道等綠色空間。
作為海淀生態綠心,海淀北部地區將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驅動的引領作用,促進綠色環保技術在建設過程中的集成應用。
2013年10月,翠湖科技園內東埠頭溝開工建設,該工程打破傳統、創新思維,將河道與兩岸綠化融為一體;稻香湖再生水廠也已開工建設,該工程在地下處理污水,聞不見臭味,聽不到噪音……除此之外,集低碳、綠色、節能的北部能源中心鍋爐房已結構封頂,將于2015年實現供熱。海淀秉承創新發展,先行先試的原則,推動了多個生態建設項目取得了新進展,為綠色“GDP”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2020年,北部地區綠色經濟年產值將過萬億。”海淀區北部辦政策研究部部長徐春財告訴記者。2013年9月,海淀區委常委會研究了《海淀北部地區生態建設實施綱要》,實施期限為2013~2020年。根據《實施綱要》,到2020年,海淀北部地區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和碳排放控制水平將全國領先,綠色經濟占絕對主導地位,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產值過萬億的科技創新基地。
從2013年開始,海淀北部地區將聚力打造以“綠色低碳、資源高效、協同創新”為特征的綠色新興產業聚集帶,到2020年形成以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為主導的“3+X”戰略性新興產業格局。北部地區還將建設海淀山后線、M16號線2條軌道交通線路;建設2條連接北部地區與海淀中心城區、5條連接北部地區與市中心城區的公交快線等,實現北部地區內外部公共交通高效接合,引導綠色低碳出行方式。
節約型政府助推低碳經濟
“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有了這些資金支持,孩子們的住宿條件將會大大改善!”雨露嘉禾孤殘兒童康復訓練救助中心負責人何女士激動地說。最近,在海淀西三旗街道全國首家街道式社會組織聯盟的“購買服務”中,該救助中心獲得兩萬元資金支持,用于改善孩子們的住宿條件。據介紹,2013年,西三旗加強社會管理創新,地區居民的“難事兒”正一件件被解決,提升了政府辦事效率。
2013年,海淀區積極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成立了綜合行政服務中心,推進政務服務業務下沉,很多手續不用再東跑西跑了,一站式服務提升了政府效率;海淀區還梳理規范了1035項政務服務事項,推進政務服務模塊化改革,營造優質高效、公開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
此外,海淀區響應中央精神,壓縮會議時間,控制會議成本,區級會議、活動比上年有大幅減少;狠抓文風文量,政府公文制發641件,同比減少約5%。
海淀區政府的各項創新舉措都為了一個目的,就是提高效率,服務百姓。在綠色GDP的發展中,政府不僅要制定政策,而且要置身于內,將服務效率提升作為有效抓手,成為推動綠色GDP的領頭雁。
可見,在中關村核心區,打造綠色GDP已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事,它是企業和政府正在共同推動的一項大工程。